1、第五节 内脏神经系统,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神经系统,中枢部,周围部:,脑脊髓,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和控制内脏、心血管、腺体,将内脏、心血管的感觉传入中枢,内脏神经概念和分类,从生物进化角度认识内脏神经,内脏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中医腧穴、经络学说及其治疗方法与内脏神经系统及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关系,神经系统种系发生,神经系统的发展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生物体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使机体构造逐步趋向复杂而发展形成的。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集中,从网状、链状到管状,即由低级到高级。脑化、端脑化和皮质化。新旧结构并存,新结构处于主导地位,旧结
2、构处于从属地位。,神经系统的发生,一、神经系统的种系发生,神经系统种系发生,网状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组成网状结构,中间夹杂神经节细胞;广泛的、弥散的、无方向的,是较低级的反应。,神经系统种系发生,链状神经系统:出现神经链;出现定向活动;体节内和体节间反应。出现原始反射弧,初具中枢神经基本特征。至脊索动物如文昌鱼时,神经中枢进一步集中于脊索背侧,形成管状的神经管,神经系统种系发生,管状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特有,感觉细胞构成感觉神经节;运动细胞和中间神经元构成神经管(中枢神经)。,神经系统种系发生,脑化:感觉器向头部集中。 前脑prosencephalon:嗅器 中脑mesencephalon:视器
3、菱脑rhombencephalon:位听器端脑化:中脑后部先发展,高级中枢逐步向头部转移。,神经系统种系发生,皮质化:基底核(纹状体):内囊旧皮质:梨状叶(嗅叶)古皮质:海马结构新皮质:大脑半球,在种系进化的过程中,神经系统经历了网状、节状、管状等阶段,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的神经系统虽然已发展到最高阶段,但仍然保留着部分原始神经的网状及链状结构,虽然它们处于神经系统较为低级的从属地位,但仍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涉及生命活动的各种调节。如心跳、血压、呼吸、泌尿、生殖、消化、体温、物质代谢等。调节、控制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这些调节活动又受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影响。,内脏
4、神经系统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免疫递质,神经肽,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免疫递质,内分泌激素,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1977年Besedovsky提出“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免疫系统通过 免疫调质(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状态,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及其受体控制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活动。这3个系统之间不仅存在大的回路,而且彼此之间进行着直接的双向交流。用免疫细胞化学三重标记技术证明:免疫、神经、内分泌3种物质可共存于同一神经细胞,从而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
5、”学说由整体水平提高到细胞水平。也使之成为医学生物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中医腧穴、经络学说及其治疗方法与内脏神经系统及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关系,针刺可能通过内脏神经调节内脏的功能活动 针刺可能涉及原始的网状和链状神经系统,从而对内脏的功能活动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涉及腧穴、经络学说的一些治疗方法可能通过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影响到内脏神经的活动。 以往的研究更多地注重在中枢的层面上或单个细胞的层面上,探索“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各种联系,而中医腧穴、经络学说的研究可从针刺的局部组织环境中探索免疫-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并找到研究的着眼点
6、或突破口。,一 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不受意志控制故称自主神经系统;因它主要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不支配动物特有的骨骼肌故也称植物神经系统。内脏感觉神经将来自内脏、心血管等的感觉冲动传入各级中枢,经中枢整合后通过运动神经调节这些器官的活动,节前神经元,位于脑干或脊髓,节后神经元,节前纤维,脊髓或脑干中枢,位于周围神经节,骨骼肌,节后纤维,效应器,(一)交感神经部,脊髓T1(C8)L3(L2)侧角,交通支,白交通支,灰交通支,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周围部,中枢部,椎前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
7、主动脉肾神经节,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每侧1924个,神经节,节前、后纤维,交感干: 上自颅底下至尾骨,两干下端合于单个的尾节。 颈交感干神经节每侧有3个,分别称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 胸部每侧有1012个,第1胸节常与颈下神经节结合,称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 腰部每侧有45个节。 骶部每侧有23个节。 尾部为1个单节(奇神经节)。,2.交通支,(1)白交通支:,(2)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2)上升或下降:,T16 上升,C13,T610 上升或下降,T11L3下降,腰骶部交感神经节,3)穿椎旁神经节,终止于椎前节换神经元,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节,换神经元,起自侧
8、角,随前根出脊髓,进入交感干,是节前纤维。,(3)灰交通支:起自交感神经节,返回脊神经,是节后纤维。,(4)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1)经灰交通支,脊神经,血管、汗腺、竖毛肌,2)形成动脉丛(伴动脉及分支),3)交感神经节,脏器,分支,分支,脏器,交感神经的分布 1、31对脊神经中的交感神经,胸1-腰3节段侧角一部分细胞,节前纤维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相应神经节,颈部神经节,下腰部和骶尾部神经节,上,下,节后纤维灰交通支返回到31对脊神经,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2、 到头颈部分交感神经的分布,胸1.2节段侧角的一部分细胞,交感干相应神经节,颈上神经节,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节后纤维,瞳
9、孔开大肌头面部腺体和血管,3心的交感神经分布-心丛,胸1-4(或5)节段侧角,交感干相应胸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颈上心,颈中心,颈下心,心肌,心丛,胸心神经,迷走神经背核,4.肺的交感神经分布-肺丛,胸2-6节段侧角,颈胸神经节上胸神经节,迷走神经背核,肺丛,支气管平滑肌支气管腺体支气管血管平滑肌,5、到腹腔的分布,胸5-11(或12)节段侧角,节前纤维 脊神经 白交通支,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肝、胰、胆囊、脾、肾、肾上腺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后干,腹腔丛,交感干相应的胸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腰1-3节段侧角,节前纤维 脊
10、神经 白交通支,交感干相应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腰内脏神经,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部,6、 结肠左曲以下和直肠上部,迷走神经背核,肠系膜下丛,腹主动脉丛,交感神经的分布大致如下:自脊髓胸15节段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交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自脊髓第512胸节段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交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和腹腔内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自脊髓腰节段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纤维交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二)副交感(神经)部,1.组成,(1)中枢部,脑干副交感神经核:,脊
11、髓骶部:,(2)周围部,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骶24节段的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动眼神经副核,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节前纤维,动眼神经,1)颅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迷走神经vagus nerve,迷走神经背核,器官旁节器官内节,颈、胸、腹脏器平滑肌、心肌、腺体,颈、胸、腹腔脏器(除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3) 面神经facial nerve,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面神经核上泌涎核孤束核,表情肌,泪腺、腭 鼻粘膜腺,下颌下腺 舌下腺, 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膝神经节,舌前
12、2/3味蕾,(4)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孤束核疑核,舌后1/3味觉和一般感觉,软腭、咽、咽鼓管和鼓室,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下节,颈动脉窦支,咽肌,副交感纤维:,下泌涎核,耳神经节,腮腺,经耳颞神经,行程:,纤维成分:,舌咽神经延髓橄榄背侧出脑颈静脉孔出颅沿颈内动、静脉间下降舌根,上神经节下神经节,3.骶部副交感神经,骶24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节前纤维),盆丛,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结肠左曲以下肠管和盆腔脏器,节后纤维,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3.分布范围不同,(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4.节前神经元与节后
13、神经元的比例不同,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当机体运动增强时,为适应机体的需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瞳也开大、消化活动受抑制等;而机体安静或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相对抑制,因而可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消化活动增强等上述相反的现象,以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能量的储存。,胸1-4(或5)节段侧角,交感干相应胸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颈上心,颈中心,颈下心,心肌,心丛,胸心神经,迷走神经背核,(1)心丛,(四)内脏神经丛,(2)肺丛,(3)腹腔神经丛,胸5-11(或12)节段侧角,节前纤维 脊
14、神经 白交通支,交感干相应的胸神经节,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肝、胰、胆囊、脾、肾、肾上腺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后干,腹腔丛,肠系膜上神经节,(4)腹主动脉丛,腹主动脉丛位于腹主动脉两侧及其前面,在肠系膜上、下动脉起始处之间,是腹腔丛在腹主动脉表面向下的延续部分,并接受第1、2腰交感干神经节的分支。此从分出肠系膜下丛,沿同名动脉分支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至直肠上段的消化管。还发出纤维下行入盆腔,参加腹下丛。,(5)腹下丛 上腹下丛位于第五腰椎前面、腹主动脉末端及两侧髂总动脉之间,是腹主动脉丛向下的延续部分,丛两侧接受下位二腰神经节发出的腰内脏神经,在肠
15、系膜下神经节换元。 下腹下丛即盆丛为上腹下丛延续到盆腔的部分,位于直肠的两侧,并接受腰骶部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和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此丛伴随髂内动脉分支组成直肠丛、精索丛、输尿管丛、前列腺丛、子宫阴道丛分布于盆腔各脏器,3.骶部副交感神经,骶24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节前纤维),盆丛,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结肠左曲以下肠管和盆腔脏器,节后纤维,二、内脏感觉神经,中枢部 脑干孤束核脊髓灰质后角周围部感觉神经元的胞体脑神经节内: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突起 周围突: 中枢突:,交感内脏传入纤维副交感内脏传入纤维,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神经节迷走神经下神经节,将内脏感觉传入脊骨灰质后角 或脑干孤束核,管
16、理一般内脏感觉和特殊内脏感觉,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的主要区别,痛阈较高: 对手术挤压、切割或烧灼无痛感;脏器活动较强时可产生内脏感 觉。内脏过度膨涨受牵张、平滑肌痉挛以及缺血和代谢产物集聚时,皆可刺激神经末稍产生内脏痛。疼痛弥散、定位不准:内脏感觉传入途径比较分散,一个脏器的感觉纤维经多个节段的脊神经进入中枢,而一条脊神经又包含来自几个脏器的感觉纤维。牵涉性痛海德带(Head Zooes) 临床上将内脏患病时体表发生感觉过敏以及骨骼肌反射、汗腺分泌异常等障碍部位称为海德带,内脏感觉传导路,(一)一般内脏感觉传导路1、经脑神经节传导的一般内脏感觉 2、经脊神经节传导的一般内脏感 觉,膝神经
17、节舌咽神经下神经节迷走神经下神经节,内脏感受器,孤束核,臂旁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区,大脑皮质岛叶,内脏感受器,脊神经节,后连合核,位于脊髓中央管背外侧,臂旁核,大脑皮质,(二)内脏痛觉传导通路,1、传导快 痛的通路,脊神经节,后角灰质,脊髓丘脑束,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大脑外侧沟上部皮质,内脏感受器,周围突伴交感或副交感纤维,2、传导慢 痛的通路,脊神经节,脊髓固有束,内脏感受器,脊髓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背侧丘脑背内侧核,大脑边缘叶皮质,查阅文献并思考1、中医一些治疗方法(如刮痧、火针、埋线、拔火罐、梅花针)能在人体局部组织产生哪些炎性或代谢产物,这些炎性或代谢产物作用于局部组织神经末稍,对神经元代谢及其功能有何影响?2、针刺对器官的调整,可影响其交感或副交感功能活动,请查阅文献,针对某一器官(自选)哪些腧穴或手法可刺激其产生交感性活动,哪些使其产生副交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