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 个职场案例剖析:逃不出困境的原因在这里一、职场中,你是逃兵吗? 从几年前开始咨询至今,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一个类似的困惑,那就是工作干不了几年遇到不如意的境况就想逃离,但问题是,逃离之后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后者比前者更麻烦更复杂,于是这类人的职业生涯像是在走迷宫:他们一直想要找到一个出口或方向,但无奈的是,他们总在原地不停地打转,刚有一丝曙光又退缩了回去。这类人群通常被称为职场逃兵。 我统计了下我做过的职场咨询案例,职场逃兵案例约有 147 例:在他们的咨询记录中我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出生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里。 二、逃离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1、我想逃,逃得越远
2、越好 咨询者阿华(化名)的职业经历是一个典型,翻开他的简历,你会发现每份工作都维持不了太长的时间:最长一年多,最短一个月,短短五年内一共换了二十多份工作,因此他的职业经历特别凌乱,看不出一丝上升的轨迹。 经了解,阿华的父亲是一个木讷的农民,虽然沉默寡言但骨子里异常固执,认准的事情谁也劝不动;阿华的母亲对丈夫颇有怨言,觉得这个男人不顶事儿,性格有些急躁。 在阿华的童年记忆里,自己总是因为各种事情遭到母亲喋喋不休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事情包括:不按时起床、贪玩、学习拖延、成绩不好,等等。 每当母亲对着阿华狠狠责骂的时候,原本沉默寡言的父亲偶尔会帮阿华说话,这一帮腔使得战火升级,母亲开始数落父亲,而父
3、亲被惹急了也当仁不让,甚至父母会大打出手。 你能想象当年阿华的感受吗? 试想一下,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儿路上贪玩回家晚了点,结果被母亲一顿责骂,父亲开始帮腔,后来父母开始相互埋怨甚至大打出手,如果你是躲在角落里的阿华,你此刻最想做什么呢? 是逃跑,对不对? 离开这个硝烟四起、感受不到温暖和爱的家,对不对? 你会不会在寂静的深夜萌发出离家出走的念头? 甚至会在大脑无数次幻想:如果有一个温柔的妈妈该多好;如果我的父母能和同学父母那样温馨和睦该多好. 于是阿华总是处于矛盾而割裂的情绪体验中: 一方面,阿华渴望家庭的温暖,渴望父母能够多关注与理解自己; 另一方面,阿华不得不继续面对来自父母和家庭的攻击和伤
4、害,他恐惧、难过、愧疚、害怕. 心理学上称这种矛盾的内心感受,叫做矛盾型(反抗型)关系模式。 这种模式伴随着阿华长大,将会投射到他的职业发展中,并且毫无疑问的是,未来更会复制到阿华组建的家庭中。 因为渴望关注与认可,感情一片空白的阿华总是试图用工作证明自己;但只要时间一久,当他人(领导及同事)开始给自己一些反馈尤其是负面反馈时,童年记忆中的创伤体验就会再次被唤醒,为了避免那种恐惧与焦灼,他变主动选择逃离。 阿华内心没有说出口的那句话其实是:在他人炒我鱿鱼之前,我先主动放弃那份工作,这样便不会有伤害。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以阿华为代表的职场逃兵们在职场上的种种表现了:在开始工作那会儿异常认真热情,可
5、还没过多久就开始出现焦虑、紧张及不安的情绪,稍微有人对他们做出负面反馈或者他们察觉到周围领导及同事对自己的不满意,就会消极怠工,最后辞职走人。 2、我变得听话了,可没人读懂我内心的绝望 咨询者 Linda(化名)的职业生涯起步很不错,同时她的业绩在公司上下是数一数二的,但奇怪的是,Linda 发现自己在处人方面总是无能为力,她不知道该如何和人相处,所以尽管当年的 Linda 有一次机会被提拔为主管,但没做满一个月就遭到员工各种埋怨,老板无奈之下,只得拿掉 Linda 的头衔,将她降为普通员工。Linda 受不了这口气,就提出辞职。 从那时开始,Linda 的职业发展一路下滑,她再也无法找到和当
6、初实力相当的平台了,而频繁更换公司及岗位让 Linda 也削弱了她的职场竞争力,更谈不上升职加薪了。 随着咨询的深入才发现,原来,Linda 有一个做医生的母亲,她的母亲在事业方面颇有追求,从 Linda 生下来到三岁左右,她的母亲就一直忙于复习备考。 Linda 长大后听外婆念叨过,在 Linda 还是婴儿的时候,有次她在婴儿床上睡得正熟,附近有家酒店刚开业,霹雳巴拉的鞭炮声将 Linda 惊醒,她大哭起来。 此时 Linda 的母亲手里正拿着书本,她听见孩子的哭声过去看了看,发现孩子既不是饿了也不是尿了,便认为这孩子太难带了,便向 Linda 的外婆求助,让老人过来帮忙带段时间。 就这样,
7、Linda 和她母亲建立关系的机会慢慢就错过了。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学家克莱因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 TA 婴儿时期就形成了,因为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对成人情绪的感知力很强,他们通过感知成人情绪,从而做出反应或判断。 在 Linda 的例子中,她被鞭炮声惊醒时的哭声是为了让母亲保护自己,没想到母亲不仅没有安抚自己,反而埋怨自己,这让小小的 Linda 很困惑,她察觉到了母亲的烦躁与愤怒,感觉害怕无比,后来又经过几次类似的互动之后,Linda 开始有意无意回避与母亲建立关系了。 随着年岁渐长,Linda 的人格慢慢建立:她自卑、害怕被抛弃、渴求认同等等。 长大后的 Linda 终于变成了母亲眼里乖
8、巧懂事的模样,但没有人能听见她内心的孤独与绝望。 折射到职场中,她表现出拼命三郎的工作状态,然而内心对于人际关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害怕。 三、想结束颠沛流离的职业生涯,从分化开始 在心理治疗领域,分化指的是一个情感上成熟的人,不仅应该能够在感情上和他人接近,而且要做到不被他人意见、批评与需求左右:这更像是一个细胞从原有细胞中分离出来,但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而只有那些分化成功的人才可以真正做自己:既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地思考并感受这个世界,又不用过度考虑他人的喜好和批评,更不用过分讨好或批评他人。 1、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目标指向性的人。 所谓目标指向,指的是一个人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9、,并且能确定什么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 对职场逃兵们来说,他们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职业目标,这样就不太容易被外界评价左右。 因为目标导向的反面是关系导向:缺乏目标导向的人往往把自己的自尊与满足感建立在他人身上,而真正胸怀志向的人,面对外界的指责谩骂甚至侮辱时,都能表现出谈定自若的气概。 目标导向的典型代表有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在他的心中,因为怀揣理想和目标,即便遭到他人恶意对待,也能忍辱负重。 2、学会区分想法和感受。 之所以面对他人指责或评价时倍感痛苦,就是因为我们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当做事实情况的真实反映。 例如前文的阿华告诉我:我觉得领导会解雇我。 但这句话并不是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一种想法
10、。 记住,感受是关于自己的,想法是关于他人的。 因此,如果区分感受和想法,阿华精准的表述应该是:当领导对我不理不睬时,我感到自己就要被遗弃了,所以我很害怕想要逃跑。 再比如前文的 Linda,在他人指责自己时,她告诉我说:我觉得他们都不接受我。 这依然是在表达想法。 如果区分感受和想法,应该是:当别人不认可我的做法时,我感到自己被人狠狠地否定了,这让我很痛苦,我想要逃离这个环境。 瞧啊,让我们产生情绪或行为的,恰恰是我们对于他人言行的解读。 3、接纳感受,分析想法。 1)、对于感受层面,试着去接纳。 比如前文中的 Linda 下次遇到冲突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我听到对方这样说感觉很难受,我允许自己
11、难过。 2)、对于想法层面,试着去分析。 她可以选择在独处的时候分析:对方平时说话就是这样吗?如果平时说话就是这样,我无须挂环,等 TA 平静下来我再去和 TA 沟通;如果平时不是这样,是不是我的做法让 TA 感觉到不舒服了?嗯,等明天找个机会和TA 交换下想法,也许能打开这个结。 如此一来,Linda 就能慢慢地走出之前的人际困扰,形成新的思维模式,进而改变行为。 事实上,当你懂得区分思考与感受时你就不难明白,他人说什么做什么只是一种情境,而自己对于当下情境的解读才是让自己产生各种情绪的根源。 而他人的言行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我们能够改变的是我们对于他人言行的解读,这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 如果你能坚持不懈练习以上三点,你就能习得从原生家庭分化的能力。 正如罗纳德理查森说的那样,我们的个性和情感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家庭对我们产生了影响,但并不能让我们形成特定的信念与感受;这就意味着,我们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和感受。 祝愿每个人都能带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勇敢,走好未来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