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docx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197188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语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双语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双语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双语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双语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双语学校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各位老师: 首先代表校长室向大家拜一个晚年!2018 年是平和建校的第二十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回首过去,更要展望未来。在寒假里,我对教育者的战略思维做了一些思考,今天和大家分享。 寒假期间发生了很多事,什么江西男上海女、哈尔滨天价鱼等等,我最关心的是引力波的发现。引力波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结果,爱因斯坦在 1915 年提出广义相对论,1916 年发表。 大家都说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我要说他也是最伟大的战略家。战略家是什么?就是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想想看,100 年前,你提出一个理论,当时几乎没什么人搞得懂,100 年后被验证了,人生最炫酷的事不

2、过如此。 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会说话和走路很晚,即便成年之后也有轻度的阅读障碍,直到他谋得瑞士专利局的小职员位置之前,他的老师都没有想到他们教过的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说到爱因斯坦,我要提人和人在各个方面的差异是极其巨大的。多元智能学说告诉我们,人类有七种以上的智能,以数理逻辑智能来说,爱因斯坦跟普通人的差距相当之大。难怪在他死后他的大脑会被仔细研究,并被发现从体积来说就超过常人。 一位在剑桥读研究生的学生感叹这种智力上的差异,说到本科在清华读物理,清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甚至大于人类平均智商与狗的平均智商之间的差异。他举例说,第一次考试班级平均分不及格下,有大

3、牛考 90。他发奋图强,终于考了一个 85,大牛考 98。这个大牛后来有幸加入引力波团队,成为团队几千上万人中的一个无名之辈,不过是为了验证爱因斯坦 100 年前的一个理论。 普通人和爱因斯坦之间的差距又有多少?数理逻辑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同样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巨大。学科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在某方面有惊人的天赋,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教育,能否帮助学生在他最据优势的领域实现自我,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引力波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电磁波就是很好的例子,两百多年前,人类还不知电磁波为何物,但今天,在移动互联时代,没有网络,没有 wifi,多少人会抓狂?有人说,引力波的发现将使人类对

4、宇宙的认识推进一大步,也许再过若干年,星际旅行就会成为现实。我们访问火星,大概可以朝发夕至。 我在寒假里重读了一本书,美国人亨廷顿写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版,影响非常大,其核心观点就是一个:未来世界的冲突不是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乌克兰与俄罗斯关于克里米亚的冲突问题,穆斯林与西方世界的冲突问题,亨廷顿早就给出了预言。这是真正的大牛人!书中有一段话与儒家文明有关,给大家摘录如下:国际环境的变化使亚洲文明与美国文明之间根本的文化差异显现出来。在最广泛的层面上,盛行于众多亚洲的儒家精神强调这样一些价值观:权威,等级制度,个人权利和利益居次要地位,一致的

5、重要性,避免正面冲突,保全面子,以及总的来说,国家高于社会,社会高于个人。此外,亚洲人倾向于以百年和千年为单位来计算其社会的演进,把扩大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这些态度与美国人信念的首要内容形成了对照,即自由、平等、民主和个人主义,以及美国人倾向于不信任政府,反对权威,赞成制衡,鼓励竞争,崇尚人权,倾向于忘记过去,忽视未来,集中精力尽可能扩大眼前的利益。冲突的根源是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根本差异。 亨廷顿的观点之所有引起极大争议,在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认为西方价值是普世价值,而亨廷顿则说,所谓自由平等民主人权至上,只是西方文明的价值观,而西方文明,只是人类当今至少 7 种文明中的一种罢了。我想特别强

6、调的是,儒家精神以百年为单位来思考问题,这正是教育的节奏,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鼠目寸光何其多哉! 这两年开始,国际课程就特别火,很多家庭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但什么时候送出去,不少家长有困惑。 我最近接待了一位报考平和高中国际课程的家长,他说,让孩子在国内读高中国际课程,再去国外读本科,是一条相对稳妥的路径。他告诉我,由于要孩子比较晚,圈子里朋友的孩子都比他孩子大,许多家庭在孩子初中甚至小学就通过移民等方式把孩子送出去读书,然而许多并不成功。有孩子从小在美国长大,不愿意学中文,出现在家里家长说中文,孩子说英文的情况;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完全是西

7、方思维,强调个人权益,家长无可奈何。他总结说,我那些朋友,很多已经失去或几乎失去了他们的孩子,他们都很后悔。我很幸运,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本来也想早点把孩子送出去的,现在改变主意了。 这位家长讲的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家长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到西方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孩子过于年幼,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接受了西方的文明,文明的冲突在家庭内部上演。文明的冲突最终会导致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即便拿了西方的身份,乃至融入西方的文明,长着中国人的面孔,仍然会被当成华裔看待。 身份认同的混乱会带来很大的冲突,除夕夜香港旺角的骚乱,表面是无证摊贩的问题,其背后是香港的衰落带来年轻一代身份认同的焦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8、,江西男上海女的冲突也同样是文化文明的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 平和走中西融合的教育之路,从战略上看,应当坚持走中国基础教育的改良之路,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教育的精华,但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培养的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有传承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使命。战略思维就是要向前看,预测未来。最近有一篇文章近期比较火,叫中国正在发生的 100 个变化,其观点虽是一家之言,也可供我们参考。其中一些变化我摘录如下: 6、最贵的东西:以前是地段,现在是流量,未来是粉丝 9、自由职业正在大量兴起 10、人的个性被不断释放,兴趣正在成为谋生手段 14、未来人人都是微商、人人都是自媒体 22、未来每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

9、它的消费者是谁 26、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句话不再成立 27、所有的经销商都将消失 30、公司将消失,服务和平台永恒 38、人类正在去感情化,只愿意相信数据,变的像机器 39、机器正在加感情化,尝试走近人内心,变的像人 40、创造力成为人的基本素养,不懂创业是最大的文盲 41、没有文化依然可以做企业的年代一去不返 42、要么自我破坏,要么被破坏 46、你的信用比你的能力更值钱 47、当人人都在讲规则,道德自然就会兴起 53、中国的未来早都写在了中国历史里 83、各尽其才、各取所需、和而不同、方为大同 85、当政府开始跟企业抢人才,中国就真的崛起了 有一位蔡同学,很多老师都认识他,在平和读了 1

10、2年,成绩很优秀,高中毕业后去英国留学,读了一个国内大学不常见的体育管理专业。在平和,他是校足球队队长,在读大学期间,坚持踢球,还业余时间去一家华文广播电台做英超解说,并且考出专业足球教练证书。一年前回国,成功应聘进入上海一家中超俱乐部做青年队教练,还兼职在网络媒体解说英超。 我们既佩服他,又羡慕他,因为体育和文化是当今中国的朝阳产业,他数年前做出的选择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我在这里胡乱预测一下,奥数大约还有十年会开始走下坡路,应试学科的补习十到十五年,英语的托福和SAT 等标化考试我看也就十到十五年,因为到了 2030 年,英语和美元的地位究竟如何还真不好说。反之,一些个性

11、化的非应试学科的学习辅导机构会大量兴起。 回到学校教育上来。初中部的李春雷主任在行政圈子里转发了一条微信,主题是学校在 25 年内即将发生的颠覆性变化。我看了一下,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在就业需求方面更看重交际能力; 第二,老师和家长都厌烦一味追求成绩; 第三,人工智能使学生受益个性化学习。 这三个变化我看不需要 25 年,现在正在发生。事实上,上海基础教育的格局,在十三五期间将发生大的改变,走中西融合教育的双语学校将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追捧,一味追求应试的学校将逐渐被家长抛弃。平和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将有机遇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第一选择,这在 20 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影响上海学校教育

12、格局并使其加速变化的主要有三个因素:全球化,中产化,信息化。全球化使得中国迅速融入世界,学生海外求学有了更多途径;中产化使得更多的家庭有经济基础为孩子在全球范围选择更好的教育;信息化则使得家长的择校更加理性,这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化学反应,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巨大挑战。 除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外,信息技术成为一只单独的力量,对传统学校模式构成威胁。未来的学校会不会消亡,教师会不会大量失业,如果学生能够在网上学到所有的课程,并且所有的课程都是最好的老师授课,为什么他们还要到学校去?信息技术能够改变学校教育,这一点已经成为现实。这种改变是在多大程度上,会不会取代实体学校,争论非常激烈。我的观点是谨慎

13、怀疑。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无可争议是王羲之,书法历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是兰亭集序。这篇行书作品是王羲之在一个晚上和一帮朋友搞 party,大家喝了点小酒之后吟诗作赋,然后有人提议说把做的诗编个集子,让王羲之写一个序言,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话说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看到自己的作品大吃一惊,居然写出这么好的字,重写了一遍,不满意,再写一遍,还不满意,自此再也没有创作出达到兰亭集序水平的作品。如果是机器来做这件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工艺品,但是创作不了艺术品,艺术品包含了创作者的生命,作者在创作时的人生状态被注入了作品之中,冰冷的机器能做到吗? 寒假期间还发生另一件事情,也

14、具有里程碑意义,那就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击败了职业二段棋手、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人工智能第一次战胜职业围棋手。早在 1997 年,IBM 开发的计算机深蓝就击败了当时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但围棋比国际象棋要复杂得多,从理论上来说,计算机要考虑的可能性是一个有限的数字,但没有好的算法,这个数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再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处理。职业棋手被人工智能击败震惊了围棋界,大家都很期待三月份韩国棋手李世石和阿尔法的决战。尽管从之前的对局来看,李世石似乎胜算更大,但人类一年最多只能下 1000 盘棋,而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一天就能练习几百万局棋,谁知道这一个多

15、月阿尔法会有多大的进步呢?更何况在击败欧洲冠军的棋局中,光看棋谱,职业棋手竟无法分辨出是人工智能在下棋,这才是最可怕的。如果李世石被击败,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上,这将是一个重大事件。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发展的拐点即将到来,计算机将具备情感、性格、气质等生命特征,会思考甚至具备自我意识,一些科幻作家甚至已经在描绘人类面对人工智能的劫难了。 我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目前状态下,学校教育不能被信息技术取代的价值所在,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而个体不是机器,需要在有文化底蕴、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文环境中成长。未来的学校,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将越来越居于次要地位,交给人工智能就可以了,学生的精神、心理、个性的成长将成为教育者关注的核心。未来教育往什么地方去?寒假期间我在微信圈里读到两篇文章,一篇是上海虹口区教育局长常生龙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六大趋向,分别是:个别化教育,伦理型教师,数字化教育,全民性阅读,社会化融合,体验式校园。还有一篇是我们的教育究竟缺什么,原载于光明日报,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阎光才教授通过对数万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及就业之后的跟踪调查,运用大数据分析,提出我们的教育在给学生的三个能力方面有重大缺失,分别是:人格养成,通识性能力以及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大家可以看到,目前学校教育所缺乏的也正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的本质是什么,我来谈一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