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基于对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的调查论文关键词:端砚作坊 从业人员传承 工作满意度 论文摘要:端砚行业的从业人员是端砚制作技艺作为西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戢体。同时也是“活”的瑞砚文化及其端砚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从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等地端砚制作作坊的从业人员为例,可以探讨影响传统手工作坊的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寻求谈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并提出管理的建议。 一引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冯骥才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 I1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以口头或
2、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 “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言传身教作为传承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 IZl0 端砚制作技艺具有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是端砚制作艺人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无形资产,是通过有形作品呈现的无形财富。端砚制作工艺作为雄庆的传统手工艺,经过无数端砚制作艺人的努力,制作艺术越来越精湛,既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原汁原味,保持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一非物质文化
3、遗产产生于民间,成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具有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点,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006 年 5 月 20 日, “端砚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t310 端砚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手工业,由于其手工作坊的行业背景,形成了制作工艺精湛、生产流程独特以及产品数量有限等特点。如果单一从扩大生产组织规模的角度“发展”传统手工业,有可能丢失其传统文化特色、象征意义和存在价值,导致传统手工艺的湮灭。因此端砚行业作为传统手工业的现状将继续存在,而且因其稀缺的存在形式和产品的独特性而备受瞩目。 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首端砚的发源地
4、,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当地的制砚村民。当地制砚起源于唐武德年间(公元 618 年),距今已有 1 300 多年的历史。端砚制作工艺不但使白石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砚乡,也使其成为一项长盛不衰的文化产业。2003 年广东省科技厅批准黄岗镇为广东省端砚专业镇,肇庆市政府命名黄岗镇所属的白石村为端砚文化村,这里聚集了几百家端砚家庭作坊,其主要设在农户的房前屋后、院落屋内,是国内成熟的大规模生产端砚的作坊区。 二、传统手工作坊工作满意度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工作满意度研究得到了重视。吴宗怡、徐联仓I41 对于 MSQ 量表进行了修订和使用;卢嘉、时勘s研制出了我国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此量
5、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它的测量结果与 MSQ 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该问卷涉及对管理行为的满意度、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对团体合作的满意度、对工作激励的满意度五个方面。一个明显的不足是,这些量表的实证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模式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而对传统手工作坊的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测评,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个空白。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是继承端砚文化的主要力量,是端砚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研究这支特殊的人才队伍,可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对所属组织的期望,从而达成作坊主与从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进而增强这支队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降低传统
6、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流失率。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关注传统手工作坊从业人员的生存状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1.量表的设计。本研究之量表的设计参照了国内 t 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借鉴了多个成型量表的设计要点,形成了量表的初稿。同时邀请多位组织行为学以及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连同端砚行业的资深企业管理人员组成聚焦小组,经过头脑风暴和专家法编制修订而成,力图反映端砚作坊的实际情况。为了评定的科学性,本研究均采用 7 点评定方法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0,1,2,3,4,5,6 分别表示极度不满意、不满意、有些不满意、中立、有些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 2.信度、效
7、度分析。计算工作满意度六个维度的分量表 Cronbacha系数分别为 0.89,0.91,0.94,0.89 , 0.91 和 0.90,说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很高并且内部结构良好,量表具有很高信度。在田野调查的初期,经过了两天的试调研和小规模的数据测算,验证了量表架构以及问项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工作满意度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原构思中分别属于师承关系、工资收人、工作环境、工作本身、作坊福利、职业发展 6个方面的项目都很好地进人了各自因子,各个项目在各自因子上的载荷都在 0.50 以上,而在其它因子上的载荷总体很小,因此 6 个因子也即该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的 6 个维度,即由因子分析推导出的
8、量表具有很高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发现 调查组共发放 215 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间卷 196 份,有效回收率91.16%。受调查人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 1 所示。 统计显示,受访人员总体的工作满意度分值为 4.024,即满意度为67.1%,属于“有些满意” ,与较好的水平 75%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各满意度要素的影响显著性如下: 1.师傅传授意愿对从业人员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师傅传授意愿越明显,传授方式越恰当,从业人员满意度越高。端砚作坊从业人员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白石村工作,在端砚作坊内除了打工挣钱,主要希望在这个端砚之乡跟师傅学习正宗的端砚制作技艺。调查得知,他们在工作中对师承关系感到
9、“满意”和“有些满意”的占 13%,认为关系属于“一般”的占 60%,对师承关系“不满意”或“极度不满意”的占 27%。师承关系的总体满意度直接决定从业人员在本行业内的留职意向,也是作坊主稳定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因素。从业人员对于“如果师傅不愿意传授技艺,就到别处去学”的问项的认同率达到 63;对于“如果师傅愿意传授技艺,工资低一些也无所谓”的问项的认同率达到 71%0 2.绝对收入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但是收人的公平性和准时性对从业人员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一地区、同类工作的报酬相差不大,从业人员对工作报酬的满意程度主要是与在其他行业工作可得收人进行横向比较的结果以及与在
10、家务农的收人进行纵向比较。调查结果显示:收人适中、按时足额发放、不随意克扣,这是端砚作坊从业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居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从工资构成的角度看,目前城镇职工工资大多数包含必要的社会保障基金,但端砚作坊从业人员普遍没有。据实地调查了解,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因流动性强,他们更多看重眼前的实际利益,普遍希望全部收入以现金支付。因此如果把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从收人中扣除,他们实际到手的工资就更低了。许多端砚作坊从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只能维持跟前的简单生活,难以养老和防病。他们之所以有小额积累,是因为他们把日常生活费用压缩在温饱水平。 3.工作环境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从业人员对于工
11、作环境中的“噪音”和“粉尘”没有太大的反感,认为“一般、习惯了、无所谓”的占到 76%;只有 5.6%的人认为“有害身体,不满意”;还有 18.4%的人认为“比较原来的工作环境,已经很好了” 。 4.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是工作本身的两个重要评价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时间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端砚作坊没有固定的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从业人员的工作自由度比较大,只有当接到批量订单时,才需要加班。由于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自外地(外村、外镇或广西等地),他们吃、住都在作坊附近统一租用的房屋内,对于计件工来说,他们既有时间加班,也有意愿加班,目的是多挣钱。 劳动强
12、度对从业人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虽然工人的劳动时间普遍很长,但在工人对劳动强度的感受上矛盾不大,有 79%的从业人员认为劳动强度在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对比其在家乡干农活的经历,端砚作坊的工作俨然要轻松一些。虽然从业人员上班和加班都是自愿的,但是超长时间劳动必然加速劳动力的损耗,损害从业人员身心健康。从从业人员对问卷最后一题“自由表达想法和建议”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中不少人建议“希望每次任务完成后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 5.调查显示,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在住宿和膳食方面的满意度居中。由于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外地,他们的住宿和膳食都由作坊主安排。大多数端砚作坊在伙食方面的做法是:从业人员一天的工
13、作餐都由作坊主统一供应,主要保证从业人员吃饱。作坊主、师傅和徒弟一起用餐,没有分别对待。满意度居中的原因主要是作坊主没有偏见,全体从业人员一视同仁,同甘共苦。 6.获奖、晋升和创业机会对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即学习与成长机制越完善,从业人员的满意度越高。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多次联合举办的端砚评奖活动、 “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 “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称号、职称的评选、晋升活动以及攀庆市人事局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职称资格培训,向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展示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对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同时,端砚行业
14、近年来呈现的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肇庆成为“中国砚都” 、 “端砚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振奋人心的大事,使得从业人员有更强的信心投身端砚行业,寻求创业发展的机会。因此行业发展前景成为影响从业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管理建议 1.保障传承。传承的实现形式大体有两种:一是自然性传承;一是社会干预性传承。自然性传承是指在无社会干预性力量的前提下,完全依赖个体行为的某种自然性的传承延续(如肇庆民间诸多的“端砚世家”)。这种自生自灭的自然传承方式往往因为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体的变迁而受到极大的制约。社会干预性传承是指在某些社会力量干预
15、下的传承。这包括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社会团体的各种行政干预和支持。通过行政、立法所产生的某种强制性干预力量尤为重要。端砚制作技艺的社会干预性传承主要有两方面:其一,通过政府干预性力量支持或保障端砚制作技艺自然传承活动的实现,包括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保障和激励制度,促进端砚文化遗产的传承;其二,将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活动纳人教育途径中,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社会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强化师承。端砚作坊的从业人员从一个普通的雕刻工匠成长为著名的国家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成长过程,通常需要 1020 年的时间。师承制度在端砚行业有着悠
16、久的历史传统,也是符合这个行业特点的人才培育制度,实践检验证明师承制度是适合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通过强化端砚作坊师承关系建设,充分发挥端砚大师、师傅、老艺人的作用,以老带新,言传身教,把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良好的艺德,娴熟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3.提升素质。聚才、育才、留才是端砚行业的头等大事。只有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不断提升端砚行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人才辈出、事业兴旺的大好局面。端砚行业的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文化、艺术知识暇乏,限制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自我创新能力。因此,当地政府文化教育部门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从业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提高
17、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行业协会还可以发挥协会的优势,引导作坊主关注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这对端砚制作技艺的发扬光大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稳定队伍。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作坊通过延长工作日来提高经济效益,是典型的粗放经济型增长方式。虽然这种粗放型增长能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但是长此以往必然引发工人不满,难以挽留和招募合适的从业人员,这一点已由工人的连续工龄较短、流动频繁得到证实。虽然端砚作坊从业人员对噪音和粉尘的抱怨不是很明显,但是噪音和粉尘对健康危害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职业健康问题。端砚作坊的泌业人员从事与噪音和粉尘接触的工作,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危害,作坊主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薪酬作为企业基本的激励手段和动力机制,关系到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体现公平性与竞争性的基础上,端砚作坊应适当增加员工的福利保障,切实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这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行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