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林业在农村发展中定位及对策1 引言安徽省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各占 1/3,是我国 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又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其林业特点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特点,基本能够代表我国林业特点;2011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写明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在安徽省均有适当比例的分布,与全国各区域分布比例相近,其农村区域发展以及林业情况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特殊的典型性。2 安徽林业和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2.1 安徽省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
2、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地形复杂,平原、低山丘陵相间排列,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全省天然得被分割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大地形迥异的自然区域。安徽省 2010 年全省生产总值(GDP)12263.4 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1729 亿元、6391.1 亿元、4143.3 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 2009 年的 14.948.736.4 调整为14.152.133.8(安徽日报,2011-02-24)。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总体格局,但人口分布却与之相反,呈北多南少格局,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总体发展不够均衡。2.2 安徽农村区域发展现状据 2
3、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常住人口达到3391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56.99%。2010 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5 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4013 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0.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32m2。2010 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661.64 万hm2,粮食产量 3080.5 万 t,连续 5 年创新高,分别占全国总量的 6%和5.64%。2.3 安徽林业现状(1)生态建设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备。以“十一五”期间为例,全省共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 61.04 万 hm2,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3.2 万 hm2,占国土总面积的 3
4、1.7%,其中:森林面积 380.4 万 hm2;活立木蓄积量 21710.12 万 m3;森林蓄积量 18074.85 万 m3;森林覆盖率27.53%。(2)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省 2010 年完成林业产业产值 715.4 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 5.8%,比上年净增 201.8 亿元,增长 39.3%。其中木材产量 458.2 万 m3;水果产量 215.9 万 t;森林食品产量99487t;木本油料产量 25910t;林产工业原料产量 12109t,其中,人造板产量达到 730 万 m3,是“十五”末的近 3 倍。(3)安徽林业与农村区域发展关系分析。本文选取安徽省
5、 17 个市19962009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既存在时间维度又存在空间维度,固需用面板数据模型。使用面板数据不仅可以更好地检测和度量单纯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无法观测到的影响,同时增加了变量至今的多变性减少了共线性,提高了自由度和有效性。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Yit=0it+1itX1it+2itX2it+uit(1)其中:i 代不同的横截面,t代表时间。模型假设:对面板数据的估计取决于对截距、斜率和误差项的假定,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截距和斜率都是不变的,斜率不变而截距随时间或个体变化、所有系数均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等多种可能,每种情形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本文目的在于考察变
6、量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因此可以忽略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假定所有系数都不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即 Y=+1X1+2X2+u(2)在该假定下,可以不考虑空间和时间的混合数据,单纯地将每个城市的 14 次观测值逐一堆置得到 233 次观测值,用通常的 OLS 回归进行估计。结果如下:Y=-289522.40+1.04X1+0.15X2+1.50X3+0.75X4(-3.02)(7.75)(6.21)(4.93)(0.61)+146.11X5-65839.06DM+u(3)(8.72)(-2.34)运用常见的准测检查混合回归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系数都具有独立的统计显着性,斜率系数也都具有所期望的正负号
7、。而且 R2 的值相当高,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R2=0.8889F 值=301.4793 其中:Y 代表农林牧渔总产值,X1代表林业总产值,X2 代表乡村人口,X3 代表年末耕地面积,X4 代表造林面积,X5 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DM 表示地形特征,处于皖北平原地区的取 1,皖中丘陵地区取 2,皖南山区取 3.实证意义:(1)林业总产值(X1)、乡村人口(X2)、年末耕地面积(X3)和农民人均纯收入(X5)对被解释变量农林牧渔总产值(Y)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上述各个变量的增加都能促进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加。(2)造林面积(X4)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8、3)地形特征与农林牧渔总产值显着负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农林牧渔总产值会随着地形由平原到山区逐渐下降。(4)安徽林业与农村发展相关度。表 2 相关系数反映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皖南造林面积对农村经济具有显着的影响,其相关度达到 18.7086。鉴于皖南皖西、皖中、皖北在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林业比重和建设情况均有着显着的差异,本文将安徽省分为 3 个部分分别论述。3 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3.1 林业在皖南皖西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地位皖南皖西山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包括大别山区和黄山、九华山区,由黄山、池州、宣城、六安、安庆 5 市组成。区域总面积 536.
9、9 万 hm2,林地面积 320.1 万 hm2,占 595.64%,森林覆盖率达 53.35%,森林蓄积量为1.17 亿 m3,区域森林资源居安徽省首位,具有山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性。安徽省南部和西部山区不仅是全省林业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构建生态安徽的重点区和核心区。1994 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山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结合山区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快山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010 年南部和西部山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 17047hm2,其中人工造
10、林 7747hm2,占全省荒山荒地造林面积的 35%。全区 2010 年林业产值 367.7 亿元,占全省林业产值的 51.4%;其中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 147.8 亿元、163.3 亿元和 56.6 亿元,各占全部产值的40.2%、44.4%、15.4%,是区域经济中三大产业产值比例最为协调的地区。发展林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起到调整、优化和均衡当地的经济结构的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推手。皖南皖西山区共有 5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 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计2737.22km2,属于 2011 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水土保持类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
11、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需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安徽林业在皖南皖西山区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富、因林而美、因林而广” 。3.1.1 林业开辟了农民收入的主渠道采用上述回归模型中的相关系数法,通过计算农林牧渔产值和林业产值的相关系数,得出南部山区林业产值和农林牧渔平均相关度,见表 3。据表 3 可知,上述各市林业与农村农林牧渔产业存在紧密相关度。另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南部、西部山区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 6276.7 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为 3453.3 元,占全年总收入的 55%;
12、其次是工资性收 2349.7 元,占 37.43%;转移性收入 404.2 元,占 6.4%;财产性收入最低,仅为 0.9%。改善农民收入结构,让更多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需要加速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经营性收入中,人均林业收入为 172.6 元,仅次于农业收入(2034 元)和牧业收入(445 元),为家庭经营性第三大收入来源,是全省林业收入比重和数量最高的地区。然而,相比于农业收入和牧业收入,林业收入仍有不小的差距。3.1.2 林业构造了山区农村的绿色屏障多年来我国走的是粗放型发展路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物质资源的消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仍为存在以巨大的
13、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当前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 53.35%,活立木总蓄积量 1.16 亿 m3,森林资源居皖之首。据安徽省环境状况公告显示,2010 年安徽省 17 个市中,黄山、宣城、池州生态环境质量优,生态系统稳定,安庆、六安与其他七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3.1.3 林业促进了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新转变作为南方集体林权改革的重点区,安徽林业也紧密围绕当地实际深入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林地的生产潜力得到挖掘,价值不断提升,林农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全省多数地区相继开展了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抵押、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林权配套
14、改革,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更加显着、外延不断扩展。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他们自己就是脚下这块土地最真实的主人。在对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调查中,林改后参加社会事务积极性提高很多的有 122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47.3%;略有提高的有 186 人,占 39.3%;没有变化的有 165人,降低的为 0 人。调查数据说明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已经较高,且经过林改后有很大提高,但仍然有不少居民对参与社会事务缺乏主动性,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改进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努力。3.1.4 林业搭建了农村区域发展的大平台丰富的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平台。皖南皖西山区
15、是油茶、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及油桐、乌桕、黄连木等工业原料的主要产区;拥有大量的木本中药材资源,是青檀、香榧、蜜枣、桃形李等水果的主要产地;霍山县、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是中国竹子之乡,具有发展竹笋、竹藤、竹家具、等竹产业的天然优势,例如仅广德、泾县两个县竹林资源就达到 6.7 万hm2,其竹业产值达到 12 亿元。丰富的地形地貌是发展的自然平台。皖南皖西山区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其森林资源居全省之首,本区域最大的特点便是山地多、林木多、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具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拓展林家游乐项目、山地露营等多种适宜的旅游项目的巨大潜力。先进的环境绿化是发展的基
16、础平台。在对乡镇机关相关人员的调查的 30 份有效问卷中,对于绿化状况对当地发展活力的影响:8 人认为影响巨大,21 人认为有一些影响,1 人认为没有影响或完全没有影响,并且在对村委会的调查中,相关人员均表示先进的环境绿化对于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具有巨大的基础性作用和推动作用,是大多数项目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3.1.5 皖南皖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山区林业三大产业产值最为均衡,但仍然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所占比例达到 84.6%,第三产业较弱,仅占 15.4%。第二,山区各市发展不协调。南部山区各市农村人口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相关度最高的六安市达到 0.76,平均相关度
17、为 0.54,最低的宣城只有 0.11,差距较大。第三,森林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共有自然保护区 9 处,森林公园 17 处,但充分开发利用的却不多,游客数量参差不齐,是森林旅游资源的浪费。3.2 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安徽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扩、因林而活、因林而丰” 。皖中地区位于全省地形升降之间的过渡区,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地形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包括芜湖、铜陵、马鞍山、巢湖、合肥、滁州等 6 市。据统计,2010 年,皖中生产总值(GDP)达到 6409.3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484.99 亿元,第二产业 3732
18、.98 亿元,第三产业 2191.42 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 8:58:34。人均 GDP 为 35874.8元。2010 年“皖中丘陵地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 3.42 万 hm2,林业总产值 171 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 23.9%,占地区总产值的 2.7%,其中:第一产业 68.1 亿元,第二产业 84.5 亿元,第三产业 18.4 亿元,三大产业占全区林业总产值分别为 39.8%,49.4%和 10.8%,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针对皖中丘陵地区的作用,林业在区域发展中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 400 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 392 份;对乡镇机关林业相关人员发放问卷 30
19、份,收回有效问卷 28 份。3.2.1 林业拓展了农村增收渠道这是支撑的点。皖中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大量的滩涂和丘陵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林业成为当地农民经营的重要载体,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范围的扩大,直接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结构的调整,当地农业的生产能力、竞争能力显着提高,现代农业的步伐加快。林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为当地农地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也搭建了载体。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中部丘陵地区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 7377.7元,其中经营性收入 3987.3 元,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全部收入的 54%;其次为工资性收入 2802 元,占 38%;财产性收入 136.5
20、元和转移性收入441.3 元,两项仅占总收入的 8%。如何让更多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下一步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集体林权改革也只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林业收入仅仅为 41.7 元,所占比重仅为 1%,远低于农业、牧业等产业收入。从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经济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加强林业建设,提高林农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是皖中地区林业建设的目标和归宿。3.2.2 林业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这是支撑的线。农村发展,活力是关键。皖中地区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区域,社会经济相对发达。林业直接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宜居,宜商,成为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的重要筹码,投资的溢
21、出效应直接促使本地城乡交流更加频繁,进城务工从商、出城休闲游览成为本地区双向互动的亮丽风景,一大批农家乐、观光园、垂钓池兴起,农村的发展活力增加。3.2.3 林业提振了社会参与信心这是支撑的源。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用强制型和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在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的权属意识和参与意愿的同时,让农户通过参与民主决定成为不同权属分配模式的直接选择者,通过林业产权的一系列改革,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热情也逐渐提高。皖中丘陵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于 2007 年,历时 3 年,已累计核发(换发)林权证 14.76 万本,发证面积 65 万 hm2,占应发证面积的 98.38%,林权流
22、转面积 12.8 万 hm2,经调查,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林改表示非常认同的有 89 人,占22.7%;,表示认同的有 297 人,占 75.8%;表示无所谓的有 6 人,皖中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同。因此,当前的林权改革是比较科学可行的,但仍需注意的是,有 6 人认为这项改革是无所谓的,也即改革虽然没有给他们带来损失,却也没有带来利益,因此,林业产权、林业制度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和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林权改革带来的好处。3.2.4 林业促进了农村区域科学发展这是支撑的面。皖中地区是安徽经济政治中心所在,是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域及合肥经济圈发展区域,是安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所在,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受损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发展皖中丘陵林业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加强郊区绿化、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皖中丘陵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抓住发展方式转型期快速占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契机。在对乡镇机关人员的调查中,共有 25 人,占 83%,认为林业对农村区域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全面推动农村区域的科学、低碳发展,必须加大林业工程建设力度。3.2.5 皖中林业存在的问题第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皖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受农村人口影响较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