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必须充分运用和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强化效益意识,考虑风险和资源使用效率,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两个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健全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首先,在国家宏观管理下,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取得了办学自主权。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在社会生活中需承担相应地民事责任。其次,高校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所有制上突破了单一的国家
2、公办形式,出现股份制的民办高校、公私合办高校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再次,办学机制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最后,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取消,使得高校毕业生成为“产品” ,需要接受市场的挑选。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高校必须考虑经营效益,争取在竞争中胜出。然而,目前,我国公办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 一、公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日常管理环节薄弱。高校不断筹措资金以购置资产,增加仪器设备和扩大教学办公用房,却不重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存在一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实际使用时间不多,使用率不高,浪费较大的情况。有些高校尚未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已设立机构
3、的,也只局限于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而对高校具有极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却很少问津。 2、资产流失较为严重。高校的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和划拨,既不提资产折旧。也不需计算盈亏,这使不少高校没有牢固树立使用国有资产要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意识。资产管理和基建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相关手续不完备,甚至存在国有资产被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使用的情况;收入、支出和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计成本经营,不讲科学管理的现象。 3、投资和筹资缺乏理性。在筹资和投资过程中,高校往往由于缺乏时间价值意识、资金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和社会效益意识,导致严重影响高校财务安全或投资失败,进而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4、内部
4、控制体制不健全。上下级权限划分不明确,容易出现“权力真空”现象,妨碍高等学校资金运动、资金循环的正常进行。高校中各部门各自为阵,资金分散。这些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高校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主要原因分析 1、高校所有者缺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高校可以通过自由交易转让产权,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兴办实业或参股股份制高校。但现时高校的产权制度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 ,高校所拥有和控制的资产缺乏有效的专门的管理和监督。 “所有者缺位”问题的出现,降低了高校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被损害浪费,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影响高校整体
5、发展,甚至成为贪污、腐败、经济犯罪人温床。 2、财务管理理念缺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市场因素已经介入高校事业,缴费上学也使得“买” “卖”市场行为已成为现实。高校作为法人实体,必须对市场因素有正确的认识,对高校经营效益有充分的考虑。然而,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到位,或者存在偏差,片面强调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 3、缺乏系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和统一的衡量指标。财务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明显不足,这与理论界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研究不足有一定关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一致的指标系统,既无法通过动态对比反映高校在不同的实践上经营投资效益的变化程度,也无法运
6、用经营投资效益指标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教育产出比较特殊,几乎不便定量化计算。因而高校的办学效益研究与评价也始终停留在半量化,不全面的状态。 三、加强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1、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财务管理职能 (1)建立理论研究平台。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相关课题的立项研究,探索论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理论。在高校间开展调研工作,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统一的高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2)完善高校系统财务管理评价制度。在原有的检验评估基础上,建立财务管理指标体系,健全高校各级经济责任制。通过高校投资效益指标,反映高校投资的效益状况,以便看到成绩,发现管理工作的
7、薄弱环节,从而促使高校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通过资产使用效益指标,反映高校资产使用情况,以便评价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促使高校努力提高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对高校领导班子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使高校各级干部重视财务指标,树立适应高校发展的管理理念。 (3)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财政、教育、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工作,开展定期或经常性审计监督,行使所有者权力,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与责任,使得“经营者”感到充分的约束,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本身不能阻止“经营者”以权谋私行
8、为的发生,但在严格有效的监管机制下,激励机制增加了短期行为可能付出的代价,促使管理者的眼光不是停留在短期效益上,而是对高校发展进行全盘规划,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2、高校自身强化财务管理工作 (1)高校管理者及财务工作人员要树立理财观念。要善于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对高校经营、投资、筹资及利益分配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既要善于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先进成果,也要善于引进企业的某些成功管理模式,并加快培养一支有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队伍。 (2)构建以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高校财务决策委员会。由于政府任命的方式无法保证高校领导班子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因而通过发挥专业人员集体的作用,充分协调,
9、全面论证,以弥补领导班子的能力缺陷,同时可以防止因个别领导“拍脑袋”决策而导致投资失误的现象。例如,对大规模举债,必须由该委员会做出科学决策,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既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又能保证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在投资决策阶段,也应由该委员会选择最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3)贯彻全员参与的思想,提高高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全员参加是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直接或间接地参加高校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过程(如投资办分校、参股办企业等),为更好地实施财务管理献计献策,从而有利于做出改善高校管理的决策。同时可以减少学校的管理层和其他教职工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负面
10、影响,有利于全校上下统一思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一方面,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内部制衡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相互监督、互不扯皮推诿。在积极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基建工程审计、专项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基础上,增加效益审计的内容。另一方面,强化财务管理职能,把管钱、管物、管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发挥财务网络的实时报告、在线管理的功能,及时对资金进行追踪、分析,实施有效的监督,对资金投入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资产购置实行责任制,提高资产利用率,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在加强对有形资产管理的同时,必须重视对知识产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真正发挥其潜在经济效益;重视投资项目的事中的过程控制和投资后收益的评价和信息反馈,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并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为优化投资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