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073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与促进摘 要 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不佳,这将影响其后期的学校适应。为帮助流动儿童以更好的状态步入小学,应重视入学准备的奠基作用,为其提供尽早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转变养育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并做好相关课程与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关键词 流动儿童 入学准备。到了法定年龄,所有适龄儿童都要走进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但并非所有儿童都做好了入学准备。入学准备状态,是指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学龄前儿童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有言语、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社会性和情感、学习方式、认知以及一般的基础知识

2、。因其对后期学校适应、乃至社会稳定具有深远影响,处境不利儿童入学准备发展及促进问题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我国,流动儿童为处境不利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发现,郑州市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水平与农村儿童的准备发展水平相当,但与城市儿童常模相比,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处于落后状态。北京市流动儿童在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性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准备状态均落后于其他文化背景( 工人和市民子女,企业经理、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子女) 的儿童。我们使用入学准备组成部分( SRC) 这一偏重认知准备的测查工具,对江苏省某市 41 个班级 180 名儿童进行的调查表明: 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不佳,他们在总分上明显

3、落后于非流动儿童,且各领域发展不均衡。这促使我们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并探究其入学准备不足的改进措施。一、高度重视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奠基作用。上述研究得出一致的结论,即与城市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处于不利状态。不同儿童的早期学习机会存在着显著的不平等,入学被认为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幼儿所知道的和所能做的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对他们学习和成就的获得产生重要影响。入学准备对儿童未来学业发展具有高预测性,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不佳将带来更差的学校适应,影响其城市生活与学习质量。已有研究证实,流动儿童在小学适应上处于不利地位,这很可能与其入小学初在各个方面的准备不足相关。流动儿

4、童入学准备状态落后于同伴群体,这意味着在开始进入正规学校学习前,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近些年来,我国政府试图通过为流动儿童提供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来促进其学校适应和城市生活融入,但一直忽略了这些儿童在入学起点上的落后和由此导致的适应不佳。为此,我们应认识和高度重视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奠基作用。二、解决流动儿童“入园难”问题。使用入学准备组成部分测查工具( SRC) ,对不同年龄段流动儿童进行的测查表明: 一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总体发展和分领域发展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现在中班好于小班、大班好于小班、大班好于中班。另一方面,与城市儿童相比,小班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发展上落后

5、于非流动儿童; 中班依然如此,但二者的差距缩小; 到大班离园时,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上稳步发展,且与非流动儿童的发展水平日益接近,除儿童身心成熟的影响外,更源于他们自小班起开始接受系统的托幼机构教育,正规托幼机构教育对其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国外研究发现,即使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是中等甚至偏低的,但仍然对处境不利儿童有着极为显著的积极影响,这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为此,适龄流动儿童应尽早入园接受教育,这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入学准备的发展。在我国,学龄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进入国家政策关注的视野。但可以看出,针对流动

6、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规定和要求仍只停留在指导方针层面和口号式的宣传上,无实质性可操作的内容,这导致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很难摆脱“无政府主义”衍生的“边缘化”乃至“虚置化”困境。所以,必须在权益保障及政府职责的立法构建方面迈出实质步伐,为流动儿童提供早期教育机会。多数城市仍采纳与户籍制度相挂钩的教育体制,这严重削弱甚至剥夺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要保证流动幼儿的平等受教育权,需要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制,将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在其聚集地适当建立公办或者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整体提高他们的入园机会,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问题。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除

7、加大对整个学前教育的投入外,政府更应调整财政投入政策,加强对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投入。公共财政应为更多的弱势儿童“雪中送炭” ,投向处境不利儿童群体( 包括流动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等) ,对其进行弱势补偿。即优先在这些群体中普及学前教育,进而提高其入学准备状态。借助专项投入,扶持流动儿童入园。如针对城市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中央财政设立“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 ,用于解决城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中,针对流动儿童入园这一难题,中央财政按各地接收流动儿童数和幼儿园预算均教育事业费投入水平,确定奖补资金,用于引导和扶持各地解决流动儿童入园难问题。政府还可鼓励幼儿园对经

8、济困难的流动儿童减免收费,或发动社会力量,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帮助他们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三、提升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由于流动家庭的特殊性,其子女所受教育大部分在园中完成。因此,园所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优劣。本次调查发现,尽管流动儿童在家庭生活和教育状况、入园初的发展上明显落后于本园的非流动儿童,但他们与非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水平日益接近,这与他们所接受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这些孩子在读的幼儿园均为市级优质园,处于较成熟社区的农贸市场旁或城乡结合部较繁华的地段,成立时间较久。与合格园和非法举办的“黑园”相比,这些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软硬件配备相对成熟,园所质量

9、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流动儿童进入这些质量相对良好的园所,补偿了他们家庭教育的不足或不利,能帮助其更好地做好入学准备。国内研究发现,流动幼儿不具备当地户口,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多选择就读一些收费相对低的民办幼儿园。由于民办幼儿园追逐利益最大化、投入最小化,这些园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教职工总数差强人意,班额普遍过大;举办者缩减对日常保教、教玩具的支出,教玩具匮乏; 空间狭窄,安全、卫生条件存在不少隐患,保健措施不能落实到位;教师专业化程度和学历偏低,工资待遇不高,流动性大; 多位于工厂附近,交通堵塞,空气、噪声污染严重。若听之任之,将使问题增多,质量变得更加低劣。若流动儿童进入质量过于低劣

10、的托幼机构,不仅不会产生人们期望的“促进儿童发展”的结果,反而会危害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为此,要保障流动儿童接受达到一定质量要求的学前教育,才能为其做好入学准备起到推动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幼儿园( 尤其是民办幼儿园) 的管理和督导,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办园标准、管理措施,保证其不乱收费和达到一定标准的教育质量。此外,教师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关键。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对于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最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除了鼓励和吸引优秀幼儿园教师到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幼儿园任职外,政府更应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为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幼儿园园长及教师提供多渠道参加培训、学习、进修的机会,如安排观摩

11、、交流或定期举行讲座等。特别应邀请专家开展入学准备方面的讲座,帮助幼儿教师全面理解入学准备的内容、知晓如何为儿童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与幼儿园间、幼儿园内部也应加强相关交流,互通有无。如将本园教师摸索到的开展有效入学准备教育的途径、方法、原则,家园如何合作共促入学准备等方面的经验与他人共享。四、改变教养者的入学准备观和行为。已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各领域的发展上存在不均衡,这表现在与常模相比,他们在“运动技能”领域的准备状态较好, “认知与一般知识” 、 “言语发展”领域的准备状态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但在“学习方式” 、 “情绪与社会性”等领域的准备状态不佳,急需得到改善。我们利用入学

12、准备组成部分测查工具进行的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在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的发展上也存在不均衡。这表现在: 小班儿童对“大小”,如描述一维、两维和三维空间的一些概念,像最小、最长、最深、最宽等的掌握最好,通过率达 59. 17%; 中班儿童在“颜色”领域,如认识 11 种基本颜色、 “数字/计数”领域有飞快的发展,以至于与大班儿童无显著性差异; 大班儿童的入学准备总通过率达 86. 45%,对“数字/计数”的通过率高达 97. 93%,但对“形状”领域,如能否辨别基本的一维、二维或三维的图形,像直线、五角星、圆柱体等的通过率低于 80% 。流动儿童教养者片面的入学准备观及相应的教育行为,促使流动儿童入学

13、准备各领域的发展不均衡。我们发现,流动儿童教师和父母的入学准备观念较为片面,在施教过程中过于强调儿童对拼音、汉字、算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相对忽视开展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为此,应改变教养者的入学准备观。应借助现有的“省级市级区县乡镇各个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管理网络,层层宣传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性,特别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摆脱对入学准备认识的局限性。依靠幼儿园教师对流动儿童养育者开展入学准备教育指导,使其对入学准备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树立起为儿童做好准备的意识。养育者应有意识地利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环境刺激,结合日常生活对儿童开展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做好入学准备所需要掌握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经验

14、。如为让儿童掌握大小顺序,可让其找出各种大小的玩具等物品,并学习根据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为帮助儿童掌握各种形状,教养者在知晓基本的形状类型后,依据儿童发展水平对需掌握的形状概念排序,再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循序渐进地施教。五、加强入学准备课程研发和资源库建设。课程,特别是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中介。流动儿童所在园所教师往往将教材作为开展活动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依据,习惯于将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看作完成教育任务。为此,除对其加强培训外,还应为其提供高质量的课程。用以帮助流动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课程,应包含入学准备所需关键经验和基本概念,应包括多种学科知识的内容,建构在学前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15、,旨在促进儿童在体能、智力、情感和社会性、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参考教育部最近颁发的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不同年龄段幼儿在身体、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将学前儿童应掌握的关键经验提取出来。之后,由专家引领,组织经验丰富的一线幼儿园教师为掌握这些关键经验设计教学活动,并进行多次试教和修改,将教学内容编写成幼儿指导用书。配套的资源库应包括教师用书、儿童学习材料、必要的挂图、常用的教育资源等。教师用书应符合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支持性策略与活动部分”的要求。针对当前学前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一些能够有效促进流动儿童学

16、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特别是提供部分具体的教学过程供教师作为执行指南,提供一些如何挖掘和利用日常教育资源的案例供教师作为参考,以此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多,流动人员家庭化现象造就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其发展与教育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与学龄儿童相比,学龄前流动儿童规模更加庞大,达到 628. 13 万人,他们大都与父母一起居住。关于流动幼儿这一弱势群体,官方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其早期发展与教育问题刚刚被纳入政府的视线范围。由于入学准备状态关乎后期学校适应,乃至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为此,流动儿童准备状态不佳的现状急需得到改善。为

17、使他们与非流动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政府、幼儿园、家庭等应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其做好入学准备。注释:盖笑松: 儿童入学准备研究与实践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 年,217 页。魏彩: 学龄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年,27 页、71 页。冯晓霞: 学前儿童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入学准备 ,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8 年第 7 8 期。杰克肖可夫等: 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 早期儿童发展的科学 ,方俊明、李亚伟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334 页。孙晓莉: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 , 现代教育科学 ,2006 年第 6 期。韩世强: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权利保障研究 ,法律出版社,2012 年,103 页。顾微微: 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 教育评论,2012 年第 4 期。齐明珠: 我国学龄前流动儿童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 , 人口与经济 ,2009 年第 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