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文教学中的双线自主活动式教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学仍在低效甚至无效中徘徊不前。在教学目标上,追求知识的系统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讲授式教学几乎垄断了整个课堂,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评价体系上,依然以一考定终身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扼杀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学养的培养。这不能不让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在这一目标之下,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便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的特质,就
2、让我们选择了“活动”这一支点,实行开放的双线课程结构,将活动课程引进课堂,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又保留课外活动的阵地,让学生参与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扩大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一、对“活动”的认识活动,是一切生命体的本质属性。1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改造现实,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活动是生命本质的体现。所谓活动教学,主要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2。活动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和自主实践,它是落实学
3、生主体地位,进行主体教育和实现主体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其特征通过与接受教学的对比可一目了然(见右表) 。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与个性养成是活动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与新课程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完全吻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它把学习者放在一个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而活动教学则是把教育的对象变成了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把“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变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中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 。1.活动是完成探究性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三者的共同作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启互成。为了表明其内在
4、关系,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曾经绘制了下面这幅三维图3: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任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实现都是在一定教学水平上操作的,内容与方式也是相互依赖的,一定的教学内容要与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起来考虑,两者必须相互匹配;其次,活动教学方式随着探究性教学内容比重的加大,其所占的空间愈加广阔,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下也在其间凸显出来。由此可见,活动教学是完成探究性教学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选择。2.活动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不是已经完成的产物,而是正在进行的活动。 ”4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而语言活动就是一种创造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在
5、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一书中,则提出语言思维训练的理论,并明确指出,学习语言需要活动,需要训练。5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而不是“教” , “实用”是语文教育追求的目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追求实效的社会氛围中,教师就应引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情景里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把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是其生存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它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获得语言和语言规律,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与个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活动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载体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了智力技能五
6、阶段理论,其中明确指出构成能力的因素,有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两种。6知识因素,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是就语言规律而言的。获得语言规律,是建构语文能力的基础。忽视语言规律的讲授和学习,是不可取的。技能因素,一是思维技能,二是操作技能,技能对个体活动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也就是说,技能可以直接控制活动程序的执行。所以,活动的自我调节,包括活动的思路、方法、执行状态和速度,也是构成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活动是实现主体性,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最佳方式。也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体现出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的主导思想。在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还能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建
7、立师生和谐的合作关系。这正是活动教学的优势,它是知识传授模式无法比拟的。二、双线自主活动教学的提出双线自主活动教学,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标,以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改革为核心,实行教材教学线和实践教学线的双线课程结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7教材教学线,又称子线结构,以学习语言和语言规律为主。语言规律包括语法规律和语体规律两个部分。实践教学线,又称午线结构,以学生的语言活动和语言实践为主,即运用语言规律进行语言活动实践。双线课程结构,不管是教材线还是实践线,都以学生的言语活动实践为主。双线课程结构是根据“语文即生活”这一论断而提出的。双线课程结构的机制是:减少教
8、材教学线授课时数,另立实践教学线,即将原来的语文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教材教学,一部分用作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线,一般每周占用一课时。在语文实践线中,又分为两部分,即课上部分和课下部分。课上部分,结合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活动内容,如初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高中的梳理与探究;课下部分,以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主,如阅读报刊,写文摘笔记、日记,办手抄报,开展社会调查和语文社团活动,等等。双线自主活动教学,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灵魂,实现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前者是指,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递、单一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为目的的认知实践变课堂为活动的“场” ;后
9、者是指一切活动都要根据教学的长远目标与短期要求,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使课堂的“活”与学生的“动”更具实践性、实效性。因而,这种活动不是教学的某一环节的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活动课,而是全程教学中师生多元互动的一种存在形式,活动既是师生本身的存在,又是师生通向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双线自主活动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内外互动互补为突破口,着力于活动特性及其功能的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将教学内容有机地内化于多元互动、有序有效的主体活动之中,借助于“活动”这个中介机制,顺其自然地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三、双线自主活动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方式改变的具体策略1.教材教学线变教师只备教材为设计活动设计之
10、于课堂教学,犹如枕木之于绵绵铁轨,基石之于巍巍高楼。没有科学、艺术、精到的设计,就不会有优化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共识: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因此,让学生孤立、被动地读书,对学生学好语文是无济于事的。在备课中,如若只备教材,就注定了语文课堂只能是一个知识点的简单传递与接受的过程。只有将学生纳入备课内容中,将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才能使课堂成为思考者的领地、智慧者的天堂。双线自主活动教学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整体性,它既包括物质的、实践的操作,即外部活动;又包括智力的、精神的操作,即内部活动。合起来看,内部活动是融通,是建构,是外部活动的内化与提升
11、。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是“备课”而是“设计” 。其基本原则是:不求多而细,而求精而活。也就是说,在把握学科特点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要针对易引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兴趣的疑问点或关键点设置一个问题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探究问题的症结所在。语文不是线性学科,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语文教材是文选性的,每篇文章都具有全息性,课文的教学目的也不是既定的,教学设计更可以五花八门,这无疑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开发空间。开发教材,设计活动不等于将教材抛掷一边,也不等于知识性的内容就不予以传授,而是应思考如何将教材用得适度、用得适当、用得适合。开发与设计的终极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使他们具有独立的
12、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教材教学线的实践中,我们尝试以活动贯穿课堂,其活动设计是有一定目的性和指向性的。例如,导入新课可以设计“抛砖引玉”的活动,或是视频资料,或是复习旧知,或是事例分析,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再如,解决字词问题,可以设计“查字典”活动,让学生亲历亲为,真正做到“在做中学” 。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时,可以设计“浮光掠影”的活动,学生或是复述文章内容,或是快速梳理出文脉。应该说,教材教学的自主学习摒弃了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追求所谓的“进度”或“速度” ,更反对不顾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而强行灌输,它强调的是找准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明确活动要求,
13、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体验。2.实践教学线变学生“在听中学”为“在思中学”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以往的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总以听客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双线自主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活动主体作用于学习客体的有目的的实践过程,无论是个体活动,还是同桌活动或小组活动,指导、协助可来自他人,但具体操作只能是学生自己,因而主体性是双线自主教学的基本特征,它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双线自主活动教学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而其最高层面应该是在思中学,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融汇于课内外的学习中,以使学
14、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认为批注评点式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批注评点式阅读源自我国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鉴赏和批评方法,古代谓之“评点” 。评,即评论,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要点以及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画龙点睛式地加以评议,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批注评点式阅读不是重走一遍古人的老路,较之古代是一种更为开放、更能展现个性的阅读方式,批注者不仅可以把林林总总的阅读所得、所感、所疑写在书眉页侧,而且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自己喜欢的并能恰当诠释感受体验的方式来评价文章。例如,可以就欣赏的内容来进行仿写,不赞同之处进行
15、改写,喜欢绘画的可以根据情境配一幅简笔素描,喜欢写诗的可以用一首小诗传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广泛联想、比较异同等。这种活动在课堂能够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能够让学生用切中肯綮的词语或短句记录他们的自身感受,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别样的情怀,其教学形式令人耳目一新。目前,课堂教学有一种误区,认为没有学生讨论的课堂就是没有活动的课堂,就是气氛不活跃的课堂。而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恰恰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让学生静下心、沉进去,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而这种精神关怀既有“文以载道”中的“道” ,还应该有知识的建构和习惯的养成。 “
16、批注评点”式的学习方法正是对语文素养养成的最基本的关注。语文课应该让学生获得一些终身受益的阅读方法,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83.自主活动变教师的预设为学生的生成活动式教学的活动是兴奋点,活动的磁力吸附着各种因子凝聚成活动磁场,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产生了一种竞争意识,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活动富有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潜能。因为活动是自主的,是在宽松、宽容、民主、友善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师只在活动中起“导”与“托”的辅助作用
17、,不再是主宰与代庖者。活动越是充分,学生的自主性越强。这样,伴随着教学的活动化,民主、平等、友善的新型师生关系就建构起来了。活动可以是显性的,如课前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新闻播报、讲成语故事、诗词赏析、介绍作家作品、试题透析、即兴演讲等;如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识记活动、朗读活动、批注活动、评点活动、交流活动、拓展活动等。活动还可以是隐性的,即学生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活动尤为重要。自主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前见”逐步达到融合的过程,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变换、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师的心理与学生的心理逐步共融交汇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单纯地讲授与灌输,
18、而必须要积极地、平等地与学生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各自以自己的视角和经验,用自己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和表述方式,通过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实现智慧的生成。例如,有的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开展诗歌朗诵会,由学生自发组织,从主持到策划,从音乐到幻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学生自己完成,这一过程体现了语文活动的综合性特点。面对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有的教师将繁多的文言知识变换成竞赛式活动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如,教学如何运用说明语言时,有的教师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了解学校,让“体验”二字贯穿于活动之中,将活动设计为资料采集、课
19、堂展示和梳理提升三个部分,让学生通过动手去实践,通过动脑去思考,通过表达去运用,将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形成了一种“大语文观” ,使学生更加爱语文、爱生活。当然,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也不是通过一两节课就能得出结论的,它需要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针对近几年的探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双线自主活动式教学与活动课的差异究竟在何处,安排活动势必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如何让活动更切实、更有效,等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总之,双线自主活动教学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中介,是实施新课程语文教学方式变革的支点。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和谐而又充满张力的时空,双线自主活动教学让教师在这个时空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指引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使学生获得了语言和语言规律,获得了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更使学生的才情和性灵得以自由地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