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快速把握文学作品主题的技巧方法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作品阅读一直都是一道必考题,且分值不断提高,已达到 25分!对这样一道重要的阅读题,学生的阅读和答题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对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加工和整合,同时需要具备思维、感悟、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呢?怎样才能做到定位准确、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呢?如何才能笔定乾坤、精确答题、有所收获呢?一、抓题目我高高在上我们常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它是明显的;“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 ,它居于最上端,实为文章之首,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文章的题目常常先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或显或隐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抓住明显的文题,常可以读题析文,从而快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透过这双“眼睛” ,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提高阅读速度和得分率。例如,2007 年安徽卷乡村的风 。从题目上看,考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风,并在此基础上先行一步,从总体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中心:风是“乡村”的风,而非城市的风。这样一来, “风”便与“乡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考生可以紧接着思考“风”与“乡村”的关系,再联系农村生活生产的实际,可以很容易地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极有可能是要表现“风”对“乡村”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作品的灵魂
3、,即农村的人、物、事都离不开风,与风息息相关:风给乡村带来生命与活力,给平常之物带来诗意,让我感受到乡村的温情,表达作者对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解答下面的题目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从而方向明,答题准。附题目:第一题, “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 ,第三题, “第段写歪脖子黄栌有什么用意” ,第五题, “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第段举出一句加以赏析” 。又如:2007 年辽宁卷炉火 。题目“炉火” ,能驱散冬日的寒冷,象征着温暖、活力、热情、蓬勃、希望等。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再解答下面的第五题,就简单、快速、高效得多了。附
4、题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答案:不是。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抓关键句我鹤立鸡群除文章题目外,正文中有很多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助于简单而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从表达方式看,多是议论句和抒情句;从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看,多是段落或全文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句子。因为作品的主 lunwen.1KEJIAN.com 代写论文题常常在议论和抒情时便明显地表现出来;开头常总领全文,结尾常总结全文,中间常勾连上下文。抓住这些,对于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整体内容意
5、义重大,作用非凡。同时,这些关键句相对其他句子而言,都是比较明显的,有利于视觉快速捕捉。例如前面所举乡村的风一文,文章一开篇便是一个非常吸引目光的句子:“风是乡村的魂。 ”此句处于文章开头处,且兼具议论性和抒情性。此句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此句,就抓住了全文的灵魂。 “灵魂”之重要,人尽皆知。无魂则无生命、无精神、无情感、无生活、无生命的灵动、无生活的幸福。而“风”是“乡村”的魂,非言其对乡村之重要而为何?是为议论。对如此重要之物,非爱之惜之思之念之而何为?是为抒情。 “风是乡村的魂” ,此句实乃文章的魂。抓住了这一显眼的句子,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魂,大大提高了整体把握全文核心内容的效率。又如:2
6、009 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 。文章结尾处四个字单独成句“他很快乐” 。此句是个总结句。既是作者对主人公的描述,又是对主人公的评价。此句要抓,因为根据写作逻辑,上文必然要通过具体内容说明“他很快乐”的原因。抓住这一明显的句子,就很容易抓住文章的灵魂,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各局部内容的作用必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表现“董师傅” “很快乐”的原因。此句一抓,勾连各处,如此,岂能方向不明、思维不清、效率不高呢?附题目:“文末说他很快乐 。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三、抓“复现”信息我一唱三叹“复现”信息即反复出现的信息,或为词,或为句,或为某一意思。某一信息反复出现,乃至贯穿全文,当然是明显的,
7、也必然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是所涉范围或大或小的内容的核心。抓住它们,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局部内容或全文内容的灵魂作用极大。如教材中蜀道难一文,由道路之艰险,写到行路之艰难,最后结于世事之凶险,核心是一个“难”字,其间包蕴着李白对现实环境深切的体味。而文中出现三次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可谓是对这一核心的非常明晰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反复体会,抓住李白这一名篇的灵魂。又如冰心谈生命中“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不要寄希望于未来或来生,那么怎么做?当然是把握今生,善待生命,从而表现主题。例如 2005年全国卷一日的春光反复出现“我不信了春天” 。之所以“不信了” ,是
8、因为作者苦苦等待,春天却迟迟不来;越不信,期待、喜爱之情越强烈。这便抓住了主旨。附题目:“我不信了春天” ,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005年全国卷春天的梦 。 “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文中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附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 ,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再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反复说着担心他所养的几只动物的话,意在强调老人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及反对战争的
9、主题。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重复了三次,表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浓的爱国之情。这些反复出现的信息,可谓显而易见的线索,线索把相关内容串联成了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化、简约化。抓住文章的线索,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能大大提高理解文章和解答题目的效率。四、抓前后内容我手足情深这种方法,是从前后文间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无论差别多大,都是有机的整体,总有着某种联系。而有弱种情形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前后文内容在某一方面或从某个角度看极为相似,属于“同类” ;二是前后文内容紧挨在一起,从表面看却差别很大(前后差别很大,自然也容易吸引目光) ,属于“异类” 。阅读
10、时,学生可以抓住这种明显的“同”或“异” ,前后勾连,加以聚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前后文内容属于“同类”的,可以化散为整,即把相同的加以概括;前后文内容属于“异类”的,可以化异为同,即把不同的加以联系。在此基础上,抓住“核” “灵魂”就简单得多了。例如教材中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前文谈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后文谈他作为革命家对人类的贡献,前后勾连,属于“同类” ,加以概括,都是谈其对人类的贡献。这其实就是全文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如,2011 年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中的大阅读转身一文中,作者分别写了四个人(年轻人,小女孩,中年乞丐,老年乞丐)的四个“转身”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构成了文
11、章的主体,是容易吸引读者注意的。四个画面的诸多共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与他们都是偶遇;都表现着人性的真善美;都“转身”从“我”视线中消失了。对这四个画面加以聚合概括,能够快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即美好易逝,抓住眼前,倍加珍惜。这样再来解答文后的第三、四两题,就快速准确多了。这是勾连前后文,化散为整。同是转身一文,文章第四自然段,前面描写秦岭深处的自然环境(尤其细写小河水) ,后面则转而写一个小女孩前写景,后写人,可谓差别很大,容易吸引读者目光。如果学生习惯于将前后文不同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则不难发现小河水与小女孩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作者就是要用小河水的自然纯净之美引出
12、小女孩的自然纯净之美。抓住美,基本上也就抓住了这一层次的灵魂,文后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也就自然形成了。这是勾连前后文,化异为同。五、抓“常情常理”我四海皆准这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题材,联系阅读经验,大胆推断文章主题的一种方法。作品的写作对象或题材,是很明显的。而某种写作对象或题材,常常表现相对特定的主题这可谓是“常情常理” 。因其“常” ,故为“显” 。抓住这些“常情常理” ,有时也能快速把握整体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如上文所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属于战争题材,而这类题材的作品常表现反对战争和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的主题,联系作者海明威反战思想的知识背景,作品的主题是不难快速抓住的。又如 2006年全国卷绵绵土 。只看题目,一股“故土”之风便扑面而来。由此可以猜测,文章内容极有可能与“故乡”有关。那么,再进一步猜测出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的核心主题便顺理成章了。当然,上述几种方法实际上是相互联系、互为辅助的,运用时综合考虑,可以对理解作进一步的验证,从而增强分析解答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