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英语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传记研究论文关键词:个人实践知识 传记研究 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教师的经验密切相关,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土壤。在传统的教师教育中,通常向教师传授外部的教育理论与知识,却忽视了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育经验及知识。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来源于教师过去的教学经验,存在当前的教学中,并暗示未来可能的教学。文章采用传记研究的方法,以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为个案,对其经历及经验进行剖析,探究其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以便更好了解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一、引言 加拿大学者克兰迪宁认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反映了个体的先前知识并认同了教师知识的情境性。这
2、是一种由情境形成的知识,是当我们在经历自己的故事、复述和通过反思再经历那故事时而去建构和再建构的知识。 ”1 近几年,陆续有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它是教师所拥有的宝贵资源,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探究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教师,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传记研究,对一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案例分析,以研究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以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二、对李琳老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传记研究 1.学科互涉,教学需要自主钻研。1997 年李琳分配到一所小学任教语文,之后调任中学。五年后进入大学学习英语,毕业后进入一所小学开始了她的英语教学生涯。从小学到
3、中学,从语文到英语,这种多样的教学经历,尤其是跨学科的教学带给她的有些什么呢?李琳是这样说的:“其实这种多学段、多学科的教学经历是我宝贵的财富。刚教英语时,区教研员问我对语文和英语教学有什么见解?当时没有太钻研,后来在教学中发现,语文与英语同为语言学科,语言共性使得两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等方面都可以相互借鉴。例如,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强调让学生多听、多背、多模仿、多写,并且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如少儿版名著名篇,而这些方法同样适合于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反复听,大声地诵读,背诵佳作,模仿语音语调,仿写句子文章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英语教学途径,而让学生多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理解语言
4、整体性、人文性的良策。后来我常常和语文教师聊天,看语文学科的论文,并把适合英语教学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 ” 从李琳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她对母语及二语教学相通性的关注来源于她的教学经历及实践。传统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母语对于外语的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者说,母语“干扰”了外语学习。李琳却因具有两种语言的教学经验,从母语的教学中提炼出对外语教学也适用的方法。这种有益主动地尝试是她对教学工作的自主探索,是用她在教学中感受到的个人化知识与理解去引导她的教学。这种个人化知识与理解形成了她的教学自主意识。Tort-Moloney 认为教师自主是一种自主性职业发展的能力,因为“自主的教师明确何时何地、为何及如何在
5、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教学技能” 。2教师教学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当教师自己愿意发展自己,并且有能力发展时,教师才可能获得发展。 2.教学要务实,不做表面功夫。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李琳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是她个人实践知识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上,她的个人实践知识主要体现在她的务实教学方面。她认为:“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做做游戏,唱唱跳跳,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把这些形式当成了主要的教学内容,以致课堂图热闹,轻实效。要建构有意义的任务型教学,真实具体可操作,任务不宜过多过重,要符合学生的能力,保持学生兴趣的同时,基础知识的掌握也非常重要。小学生的语音语调
6、特别值得重视,要多听录音,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如果老师的语音语调不对,学生跟着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音。语法和拼写也一样,常犯的语法、拼写错误应该指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不能让学生把错误的用法延续下去。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必须堂堂清,下课前几分钟检查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根据情况调整下节课的授课计划。” 李琳务实的教学风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基于她的教学实践。她说她刚开始教英语时也不完全懂得什么是有效教学,上课设计游戏只顾着学生的参与和课堂气氛,却没有关注到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后来校长听了她一堂推门课,对她说:“教学要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不要弄虚的。学生一定要在你的课堂学到知识。 ”据李琳说
7、,这堂课后她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把课堂关注点从课堂氛围慢慢转向有效务实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此外,李琳的教学主张也来源于她个人的英语学习经历。例如,她重视听录音是源于她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初中阶段,她的英语老师是自学转行来教英语的,发音不太准。而当时上课也不用录音,全班同学跟着老师一起齐读,语音特别不规范,这让她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花了好长时间去纠正读音。这促使她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录音,以减少不标准的语音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李琳把自己教与学英语的经历融入到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知识。这种知识是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获得的,可以被叫做隐性的个人知识。它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
8、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感悟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是教师个人在自我实践基础上的,自我建构的知识。3 李琳对于教学的个人理解也反映出她的个人哲学理念。根据 Connelly 和 Clandinin 的观点,个人哲学是理解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一个重要术语。它包含着教师的信念和价值观, “个人哲学意味着通过经验叙事,教师对自己的行动及其对行动的探索,进行一种意义的重建。 ”4 她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的掌握,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她把从实践和经验中获得的个人化理解贯穿于她的英语教学中,也促进着她的专业成长。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
9、前提。李琳认为她最满意的是她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她说:“对学生的关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走近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喜与悲,尊重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差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宽容对待,尽力发掘他们的优点与特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这份关爱,学生自然与你亲近,对你的课堂也自然认真对待了。而且在学生身上也能收获许多,比如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体会对教师的教学很有启示。 ”良好的师生关系折射到她的英语教学中,英语课堂的纪律总是最好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很积极,师生之间没有权威,而是平等的交流,学生有不同意见时也能向她提出,作业也总是交得最齐的。 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教学系统,师生关
10、系是其中最基础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Lampert 认为, “学习”的本质含义在于学生内部的意思的建构,而且,这种建构过程跟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确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无论是意思建构还是认同感的确立,都是发生在学生精神领域的事情。5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心理放松,师生分享着各自的想法,经验和理解,交流各自的情感和体验,实现共同发展,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成立了。 “把学生当作独特的个体、发展中的人,对每一个发展中学生负责” ,这是李琳的学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而是李琳从自己的教育经历中摸索出来的,是她个人哲学理念的一部
11、分。 4.同伴互助,反思学习助成长。对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李琳来说,其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是与她的教学经历紧密相连的。李琳认为她的成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同伴互助;二是自己反思学习。有学者认为,教师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资源及因素。只要有培训、观摩、讲座等等活动,能腾出时间来,李琳一定前去听课。并且和同事多交流,从中找到可以学习的地方,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在学校“一课两备两上两反思”的活动中,她养成了每节课后反思的习惯。除此之外,她广泛阅读,从教育学到心理学,从英语教学设计到教学理论,她都一一涉猎。 在从事教育之初,教师学到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从师的基本技能,但
12、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更多的是靠教师自己对潜能的充分发挥和持续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6。李琳积极地反思课堂教学,找寻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之后再进行阅读、学习,并把反思后的想法带入教学中,并汲取别人的经验,这是她成长的途径。反思学习是一名教师必须具有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和反思教育过程,才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并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自己的个人实践智慧。 三、结束语 从李琳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成长和她个人的教学经历是分不开的。她的多学科教学经历形成了她个人丰富的经验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成为她教学和发展的出发点及生长点,在不断反思和实践中形成和完善她个人的实践知识。获
13、得一定个人实践知识后,通过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等使这些知识发挥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新的个人实践知识又会不断产生,促使教师专业上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指教师专业规范化和教师专业自主权,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以及教师得以安身立命的条件保障7。从李琳故事的叙述中,或许我们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对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Clandinin, D. J. Narrative and story in teacher education. In T. Russell H. Munby(eds.) Teachers and Teaching: From Clas
14、sroom to Reflec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1992:125. 2Tort-Molony D.Teacher Autonomy:a Vyqotskian Theoretical FrameworkM.Dublin:Centre fo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 dies,1997. 3张立昌.“教师个人知识”涵义、特征及其自我更新的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30-33. 4加康纳利(F.Michael.Connelly),克兰迪宁(D.Jean Clandinin)著.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经
15、验叙事M.刘良华,,邝红军等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9. 5Lampert,M.When the problem is not th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is not the answer: Mathematical knowing and teaching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0,27(1):29-63. 6崔大志.个人实践性知识合法化: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0):87-89. 7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1):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