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 2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 40 例加依达拉奉30mg,ivdrip,b.i.d,2w 为 1 疗程,连续 2 个疗程。治疗组 42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 NGF 9000Au ,im, qd,2w 为 1 疗程,连续 2 个疗程。治疗 2w、4w 分别进行 GCS 评分,随访 3 个月行 GOS 评分并选取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rating scale ,DRS)中生活能力项评分,
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 GCS 评分,随访 3 个月 GOS 评分、DRS 评分生活能力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NGF联合依达拉奉可以促进脑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依达拉奉2007 年 1 月2011 年 9 月本科共收治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 82 例,通过分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应用NGF 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42 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 82 例,均经头颅 CT 或 MR 检查证实
3、,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2 例,对照组 40 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GCS 评分 、致伤原因等临床指标(见表 1),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显著性(P 0.05) 。注:两组比较 p0.051. 2 诊断标准1 头部有加速性损伤病史;伤后立即昏迷,躁动不安,持续时间长,少数病人有中间清醒期;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神经体征;CT 扫描和MRI 证实大脑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神经核团和白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有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出血灶(直径2 cm)及脑室内出血、脑弥漫性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1. 3 病例入选条件 入选标准:受伤至入院时间8 h;入院时 GCS8 分。剔除标
4、准:伴有较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及(或)入院时双瞳孔散大、眼球固定、无自主呼吸。1.4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即接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脑水肿、止血,奥美拉唑防治应激性消化道溃疡、肾上腺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尼莫地平防血管痉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并给依达拉奉 30mg(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0280)加生理盐水 100ml,ivdrip,b.i.d,2w 为 1 疗程,连续 2 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NGF 9000Au(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 20060052)im, qd,
5、2w 为 1 疗程,连续 2 个疗程。1.5 观察指标治疗 2w、4w 格拉斯哥评分(GCS) ;伤后 3 个月随访进行 Glagow 预后评分(GOS)和功能障碍评分(DRS)中生活能力项评分。GOS 评分:死亡:1 分;持续植物生存状态:2 分;重残:3 分;中残:4 分;良好:5分。DRS(58 分):生活能力(15 分):完全独立 0 分,特殊条件下独立 1 分,轻度障碍 2 分,中度障碍 3 分,重度障碍 4 分,无生活能力 5分;其它项:睁眼反应 6 分, (4 项,每项 03 分, ) ;语言反应 10 分(5 项,每项 04 分) ;运动功能 15 分(6 项,每项 05 分)
6、 ;饮食排便功能 6 分(4 项,每项 03 分, ) ;工作能力 6 分(4 项,每项 03 分) ;评价:分值越高,脑功能障碍越重。2 结果 2.1 治疗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2.1.1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死亡 9 例(21. 43% ),对照组死亡 8 例(20. 00% ),无统计学意义,死亡原因皆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两组 2w 、4w GCS 评分情况(见表 2) ,治疗组 4w 后 GCS 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 2 两组在治疗期间 GCS 评分情况(分, s)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 P10. 05, P20. 052.2 两组随访情况比较2.2.1 治
7、疗结束后,两组存活病例均随访 3 个月,治疗组随访结束后GOS 评分、DRS 生活能力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 3 两组 3 个月随访 GOS 评分和 DRS 评分情况(分, s)注:P10. 05, P20. 052.3 统计学处理2.3.1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4.0 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求出组内( s)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DAI 系指脑实质内的广泛性神经元轴索损伤,在颅脑损伤中,发生率约为13%。如果损伤的是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神经元轴索,就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改变,多为持续昏迷,GCS 评分多数在 8 分以下2;当头部遭受加速
8、性旋转暴力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神经轴索损伤,是以脑内神经轴索断裂和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预后差,是神经外科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城镇建设的加快,意外伤害致 DAI 病患时有发生。DAI的病理改变主要位于脑的中轴部分,即胼胝体、大脑脚、脑干及小脑上脚等处,多属挫伤、出血及水肿。镜下可见轴索断裂、轴浆溢出3。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对神经元的发育和生存、轴突的生长、突触的重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NGF 受体是存在于其靶细胞膜上的酪氨酸激酶受体 A,酪氨酸激酶
9、受体一般介导“正性”信号,如促进神经元生长、维持其存活;NGF 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取决于它的效应细胞。NGF 与效应细胞上特异性的膜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体,然后沿轴浆逆行转运,经轴突入胞体,再与核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上述作用机制构成了 NGF 保护神经元和促进轴突再生的基础,其他作用机制为直接作用于再生轴突,通过受体介导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激活各种活化分子,发挥其神经趋化作用,引导和加快轴突生长4。DAI 发生后损伤失活脑组织的分解、出血后血浆成分及血液有形成分崩解过程中内容物的释放,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诱导创伤性炎症反应。氧自由基在脑外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和脑水肿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10、脑外伤后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其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早期即已出现。脑损伤时,氧自由基的作用机制为:使神经细胞膜上的脂质依赖酶失活,膜流动性和通透性增加,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破裂,细胞肿胀,发生细胞毒性脑水肿;破坏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致血管平滑肌松弛,管壁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下降,血管扩张,微循环障碍加重;脑创伤后致失控性炎性反应,一方面可堵塞脑微循环,造成脑缺血缺氧加重;另一方面激活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释放大量的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引起过氧化反应,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BBB 破坏,同时自由基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进一步加重脑损伤。依达拉奉是
11、世界首个自由基清除剂,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其关键的作用是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死亡,减轻脑损伤程度。国外临床试验证实,早期应用大剂量依达拉奉能够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依达拉奉静脉给药之后,其血脑屏障穿透率约为 60%,可以清除大脑内的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自由基,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切断连锁反应,减轻脑缺血和脑水肿。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提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5。NGF 能够抑制脑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的升高效应,减少 NO 的释放从而保护了神经细胞,还能增加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
12、氧化物酶等自由基清除剂的活性;对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6。同时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更好地挽救濒死的神经组织,阻断神经细胞凋亡,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和轴索重新恢复正常功能,为神经再生提供了基础,有利于病情的改善。神经生长因子和依达拉奉临床应用已久,疗效确切;两种药物单独应用的文献报道较多,联合应用资料少见。从病程上划分,伤后 2w 刚刚渡过脑水肿期进入过渡期,GC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符合 DAI 的病情衍化过程。而 4w 联合治疗组的 GCS 及伤后 3 月 GOS、DRS 生活能力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P0. 05) ,证实 NGF 联
13、合依达拉奉治疗 DAI 可以更好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脑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参 考 文 献1 江基尧,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9:2202 刘传杰,隗世波等.弥散性轴索损伤(附 97 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6(4):265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264 黄家俊,罗华.神经生长因子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J.医学综述,2008,14(3):330-3315 耿飞,陈迎春. 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02):123-1246 李志坚,王益光等.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急性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 23(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