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能源供求形势与战略选择摘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国家能源战略。 关键词:能源;供求形势;生产;消费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有效供给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仍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的能源供求走势和能源战略不仅关系
2、本国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且对世界能源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一、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990 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一次性能源由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转变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且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1992 年首次出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10.73 亿吨(标准煤,下同),消费量 10.92 亿吨,消费量超过生产量 1914 万吨。19902000 年,中国能源年生产量净增 2506 万吨,而同期能源消费量净增 3985 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快
3、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2007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26.5 亿吨,比 2000 年增长 91.6。(详见表 1、图 1) (二)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原煤和水电生产与消费比重均走过一个马鞍型,核电从无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 1992 年中国原煤产量达 13.73 亿吨高峰后,一直持续减少,2000 年不足 10 亿吨(低于 1990 年的产量),以后快速上升,2006 年达 23.6 亿吨。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74.2下降为 2000 年的72.0,2006 年上升到 76.7;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 1
4、990 年的 76.2下降为 2000 年的 67.8,2007 年又上升到 69.5(详见表 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4.8上升为 2001年的 8.2高峰后,2006 年下降为 7.9;水电生产 19902006 年增长率为 8.0,低于火力发电 10.3的增长率,同期水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 20.4下降为 15.2。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 1995 年为1.27,2000 年为 1.23,2006 年上升到 1.9。 (三)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原油生产量在 20 世纪末期达到巅峰后,增长后劲不足,但消费量持续上升 1997 年中国原油产量达 1
5、.6 亿吨后,一直在 1.61.7 亿吨之间徘徊,原油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23.8下降为 1990 年的19.0,2000 年下降为 18.1,2006 年下降为 11.9。1990 年中国原油消费量 11845 万吨,2000 年达 22439 万吨,2006 年达 3.5 亿吨,16 年的平均增长率达 7.2;1990 年中国原油生产量高出消费量 2345 万吨,2000 年低于消费量 6139 万吨,2006 年低于消费量近 1.6 亿吨,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20.7下降为 1990 年的 16.6,以后一直持续上升,1997 年超过 20,
6、2002 年上升到 23.4的峰值,2007 年下降为 18.3(见表 2)。 (四)原煤中间消费比重上升,原油中间消费比重下降,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 1990 年中国原煤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39.1,2006 年上升为 74.2。其中,发电用煤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由 25.8上升为49.6。19902006 年中国生活用煤和交通仓储通讯业用煤分别减少50和 66.5;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下降 12.3 个百分点和 1.7 个百分点。1990 年全国原油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14.2,2006 年下降为 8.8。同期中国各行各业原油消费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生活消费和交通仓储
7、通讯消费量分别增长 6.0 倍和 5.5 倍,占原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 3.2 个百分点和 16.8 个百分点;工业消费量虽由 7322 万吨上升到 1.5 亿吨,但占原油消费量的比重由 63.75下降为42.9。1990 年中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 67.2,2006 年上升为71.24,其中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效率由 37.34上升为 39.87。 二、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未来走势 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 (一)能源消费将持续增加 21 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处于完成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
8、将持续增加,将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可逆转趋势。1990 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 9.93,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为 2.82,10 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 0.28。其中,1990 年一 1996 年为 0.51;1997200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7.97,而能源消费量基本没有变化。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虽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速下降有关,但也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节约的结果有关。这种态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2002 年以后能源消费超速增加,也是阶段性的,只是与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适应,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2003 年下半年以来的煤油电价格全面上涨,20
9、04 年全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达 1.59,既表明中国能源供给的相对紧缺,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以往数年持续能源消费超低速增加的某种恢复性增长。(详见表 3、图 2)。 2006 年中国能源消费 24.6 亿吨标准煤,据潘家华等计算,同年出口制成品折合出口能源 6.3 亿吨,人均能源消费 1.87 吨,比 2000 年增长 74。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0、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0.40.5 推算,2020 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 40 亿吨(标准煤)左右。届时单位 GDP 能耗将为 2006 年的一半左右;人均能源消费 3 吨左右,比 2006 年增长 60。其中若原煤占65,则中国原煤消费将
10、达 38 亿吨;若原油消费占 20,则中国原油消费量将达 6 亿吨,为 2006 年消费量的 170。 (二)能源增加生产将受到多方面制约 一是能源资源禀赋的制约。原油是未来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优质能源,但资源禀赋并不丰厚,已有的主力油田已进入衰退期,新的主力油田勘探、开发尚需时间,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距离较远。中国的化学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产地远离能源消费地的格局将增加能源运销成本和风险。三是丰裕能源资源开发受到资本、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制约。中国煤炭、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资源相对丰裕,但大规模开发既受技
11、术、资金短缺的制约,又受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约束。如,中国原煤消费占世界的 27,是世界唯一以原煤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枯竭、地表沉陷、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等,又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又如,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国水电资源可开发量达 3.9 亿千瓦,按开发利用率达 50计,每年相当于 5.0 亿吨煤的发电量,但水电建设又面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水库移民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四是能源开发的体制约束。能源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国家与开发地区之间、开发地区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能源生产企业与能源使用企业之
12、间的多重利益关系。中国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转型及民营企业投资能力弱小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等因素,对中国加快能源开发建设构成体制性障碍。五是国际竞争的压力。能源的稳定供给关系到国家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竞争增加了中国从外部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 三、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 中国是一个有 13 亿人口且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不仅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
13、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能源战略。 (一)节能优先战略 中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必须节能优先。一是建立节能型的消费方式,以较少的能源消费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既于中国资源支撑能力所不允许,也有害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国的私人轿车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将是生态灾难。二是建立节能型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 GDP 降低能耗 20、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 10的目标。目前生产用能占中国能源消费的近 85左右。能源供给不足将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作为世界工厂(车间)的瓶颈。淘汰高耗能产业、发展节能型产业,发展循环
14、经济,努力降低产业能耗水平,提高单位能耗效率是中国节能战略的主要方向。 (二)技术替代战略 技术替代是未来中国能源供需平衡的战略支点。目前中国多数产业部门耗能水平较高,在建材、建筑、冶金、电力、采掘、化工、汽车制造等主要耗能行业采用先进工艺装备和新型节能材料,可以大大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污染。能源的综合利用、单位能耗效率的提高及新的能源资源的勘察、开采水平的提高及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所以,技术替代战略的实质就是以更多的科技创新投入换取能源的节省和高效利用。 (三)能源来源多元化战略 从能源资源禀赋出发,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根本改变,但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又不
15、可能是无限的;原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比重的提高将受到资源储量的严重制约。因此,中国的能源来源必须实现多元化,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既要努力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又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 (四)国际合作战略 能源资源禀赋和国际分工决定中国大规模进口原油具有不可逆性。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能源开采和能源利用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同时以制成品国际贸易形式出口能源,是中国实现能源供求平衡的必然选择。 (五)改革先行战略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时期,要顺利实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改革先行。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体制,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快能源资源税收、能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反映能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的关系以及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生物质能源等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能源资源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