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身养生观——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91081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健身养生观——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健身养生观——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健身养生观——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健身养生观——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健身养生观——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健身养生观中医养生与学校体育摘 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学、养生学、人体科学、体育科学及现代教育思想等方面入手,论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人体的影响,旨在推进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学校体育要想达到使学生科学地健身和保持终身体育的实践过程,有必要了解一些传统医学理论,学会一些传统的养生手段,以适合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健身要求。关键词:养生 学校体育我国的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传统养生理论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并用

2、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一、中医健身养生观的种类1、天人合一的融合观天人合一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皇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 ”就说明了自然界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人体和整个生物界。同时还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类不仅可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能动的适应自然,而且还能逐渐地掌握和利用某些规律,主动地改造自然,从而保持健康,免患疾病.2、神形兼养的整体观中国养生观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神形兼养的整体观,主张神形兼养,心身同育.范缜在神灭论中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阴阳对立的统一观古代把阴阳对立

3、统一的规律,看作是天地万物生息繁衍的根本所在我国古代把阴阳矛盾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阴阳平衡和阴阳转化作为基本规律广泛应用到防病、医疗和养生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动静谐和的平衡观在漫长的实践经历中,养生思想的发展,从动以养形和静以养神各自分离的状况,逐渐发展到动静结合以养生,而且与推拿按摩和日常有规律的饮食、作息、睡眠、日光和空气等环境条件结合,以及对症施术的导引和行气、 “八段锦” 、 “太极拳”等整套术式,互相吸收补充,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养生保健的思想体系。二、中医养生理论对学校体育的启示1、以和养生综观古代养生观,发现他们对传统养生学中的“和”都有阐发,他们把养生学上的动静合宜、

4、劳逸适度、阴阳平衡、形神统一所形成的最佳状态称之为“和” ,都主张“以和养生” ,我们认为“以和养生”就是我国传统养生的基本理论。孔子讲过:“过犹不及” , 内经提出“不妄做劳” 。因此我们在学校体育领域内选择教学内容时,大多应当选择低能运动项目。在有氧运动项目锻炼中,重点要考虑强度和时间的组合问题。如“有效价值阈”理论指出:只要当运动时的平均心率在最佳负荷价值阈内(120140 次/分之间) ,并达到锻炼时间的 2/3 左右,可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还有学者以运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中的强度,根据不同的对象分为轻、中、强 3 种强度:对于大学生来讲,以最大吸氧量的 40%进行 60 分钟的运动

5、,心率大约 110 次/分左右(适合于不经常运动的人) ;心率在 110/分以下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 160)170/分之间时,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然而也未能呈现出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选择有氧锻炼项目为主对大多数学生健身来说是适宜的,当然“唯主”不等于“唯一” ,适当选择一些无氧锻炼的项目也是必要的。2、动静结合“动”与“静”是相对的,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实:在体育教学中尽量多加入传统保健内容,力求做到用偏于练静!练柔的传统法来“练内” ,用体育运动项目“练外” ,使学校体育教学做到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使学生掌握祖国传统保健养生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终身受益

6、.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养生观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视天人为一体。自然界和人类是紧密相联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人整体的和谐和圆满。这一思想给我们以启迪:(1)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永远是相关相连的,它们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保护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探讨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营养结构、卫生条件、保健方式等。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达到免患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三、养生理论对指导学生了解运动意义的作用1、养生理论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从本质上看最终目的将越来越多地反映在对人非智力

7、因素的培养上,特别是意志品质的培养,并通过健康教育从深层次上对人体有所了解,为终身体育和个体社会化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既要保持身体外部经常运动的习惯,还应注意了解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达到身心并炼,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2、养生理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从中医学角度看,人体脏腑之间五行匹配、阴阳协调是健康长寿的关键。身体锻炼也同样存在阴与阳的协调问题。高氧运动和低氧运动体现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互补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身体锻炼的形与神也是一种阴阳关系。人的生理功能主宰人的精神活动。同时,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又说明健康的标准必须是形神俱健!身心都得到发展。此外,身体锻炼的开与

8、阖(阳主开,阴主阖)影响着人体与外界环境气机升降出入之交换,是学校体育运动方式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四、结语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综合医学模式转变,健康也必然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中医医学中的“气者惊之、忧者恐之”等和六神各有其主的说法,对现代人调节情绪非常重要。为此,传统中医养生的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校体育的各个领域。参考文献:1张恩勤.中医养生康复学M.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1092115.2肖国强.浅谈运动处方的实施J.体育学刊,2001(6):32235.3蒋力生.章德林.孙思邈精神养生思想论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15(3):254蒋力生.5 鬼谷子 6 养生智慧阐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3):205蒋力生.药王千金方#千金方道教医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6蓝晟.在刚柔之间把握生命的力量太极拳,中国养生文化的写照J.中华养生健,2002, (04)7田麦久.徐伟军,胡晓飞,刘柏,梁承谋.中华锦缓健身运动导论J.体育科学,1998, (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