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矫正疗法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关键词】 行为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女性;行为矫正治疗;康复 长期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本身的因素,加上封闭、半封闭的环境及旧的看管模式,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行为改变行为更迟滞、卧床多、生活懒散、主动活动减少,不主动与人交谈,产生对住院的依赖性。为了促使病人的康复,延缓其衰老,探索改变旧的护理模式,发挥护士在精神康复中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观察总结。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 修订版(CCDM- 2- R)中精神分裂症、分裂样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临床特征为急性症状控制,病情基本稳定,精
2、神症状以阴性为主。 病程多在 6 年以上,无其他并发症。 78 例均为女性,其临床共同特征为:社会兴趣减退、生活懒散、个人卫生差、卧床多,大多数行为(如洗漱、叠被、穿衣等)在督促下才能完成,不主动与人交谈,社会适应能力差。将 78 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 39 例(在观察治疗过程中,因出院治疗组有 3 例脱落、对照组有 6 例脱落) 。其中治疗组平均年龄(37.2810.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6.1211.15)岁,二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 。二组病人在文化程度、婚姻、家庭关系、用药种类及剂量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平均住院次数(4.56
3、0.65)次,平均住院时间(3.471.97)年,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方法 为治疗组病人制定治疗计划。本着循序渐进的方法整个治疗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个人铺床、刷牙、洗脸、保持衣着整洁) 。第二阶段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如打扫卫生,到洗衣房帮助整理衣物,到伙房帮助洗菜等。第三阶段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从事手工制作,修剪花草树木,开展工娱疗活动,具体措施每天 9 点至 11 点,有工娱疗室的护理人员在确定患者的工娱疗项目后,分组组织活动,可将患者分四个组(健身器材训练为一组、棋牌类为一组、听音乐为一组、阅读讲故事为一组) ,每半小时交换。第四阶段
4、是在工作人员带领或家属陪同下外出购物、看电影、逛公园,或假出院回家住一段时间。在治疗期间,护士经常与患者家属及所在单位联系,希望他们协助医院共同参与,在病人住院期间多来探望患者予以心里社会支持。 对病人及家属的要求。主动遵守作息时间,按时服药,搞好个人卫生,户外活动量力而行,遵守纪律,表现好者给予精神及物质鼓励,不守规则者,则予以批评同时降低开放程度,护士指导家属不歧视、轻视患者,在病人回家期间要关心照顾病人,使病人感觉到家庭与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并督促其服药,进行适当的家务劳动。 疗程。每周治疗 2 4 次,疗程 3 个月。 观察并记录。按精神病护士量表( NOSIE)要求进行观察打分1 ,1
5、 次/周。评定效果。病人总估计分 = 96 + 总积极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总消极分(激惹+精神病表现+退缩) ,总估计分在 T 分表上折算出相应的 T 分,增分30%为有效。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原服用药物不变。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增分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增分比较表(略) 经 t 检验表明,治疗组前后的平均记分和增分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治疗组的 T 分增分30%者 28 例(占 77.81%) ,对照组仅有 8 例 T 分增分30%(占 23.5%) ,二组差异有显著性(2=8.12,P0.01) 。说明本组治疗效果明显,它不但可以提高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
6、病人的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劳动就业能力,使迟滞得到改善,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改正和消除那些不符合社会生活规范的行为2 。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正性强化治疗对增强病人的主动性,改善其懒散、孤僻、社会能力差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延缓其衰退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大多数精神病医院在病人管理上采取看管式的护理模式,病人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均有护理人员照料,故易使长期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养成惰性、缺乏主动性以及孤独退缩的行为。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主张精神病人尽可能在社会上监护,即使需要住院的病人也要在控制急性症状后尽快回归社会,但是由于某些病人的特殊性,不得不长期留住在医院。目前我国社区精神康复尚未普及,精神病患者(特别是女性)的住院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有步骤地对长期住院的女性精神病患者实施行为矫正治疗,提高她们的生活兴趣,创建丰富多彩的病房生活,营造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氛围,对防止病人的孤独、冷漠、衰退和人格改变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6219 2.林箐,陈韶.女性精神分裂症行为矫正护理前后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变化.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