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析高职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研究论文摘要:项目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界推崇的课程开发方法,是高职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课程改革所运用的工具之一。参考国内具有运输管理实务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高职院校课程网站及有代表性的教材和论著,对四种课程整体设计的思路进行分析,有助于总结优秀经验,改进不足,更好地促进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教学;课程整体设计 运输管理实务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该专业占有重要地位。自从国内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也得到了充分重视,对其大纲、课程结构、框架体例都有比较成熟的研究,其中主要关注的对象包
2、括导论、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是根据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实际,自行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高职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课程改革所运用的工具之一。笔者对国内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整体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总结优秀经验,改进不足,更好地促进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发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内涵分析 高职课程改革的总体理念是:(1)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打破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设置课程、组织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组织内容。 (2)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打破依
3、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围绕着职业能力的培养选择课程内容。 (3)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打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二元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学结合,依据工作情境建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企业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每一个工作过程都有一个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是工作过程的灵魂和主线。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 职业教育的项目课程是指把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
4、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由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规定、工作任务实施、对工作成果的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项目课程是根据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结合我国实际,自行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1)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设置课程。 (2)突出职业能力。 (3)项目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更加关注工作过程与工作经验。 (4)推行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成为实施项目
5、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实施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工人专家访谈会”确定某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并对其进行分析描述。 第二步,学习领域设计。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学习领域,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准确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给出学习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得到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第三步,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对整个专业每个学习领域课程
6、进行开发,将学习领域变成可以教学的课程,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 四种典型的项目课程整体设计模式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设计”是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可见,设计具有预先性和目标指向性的特点,同时设计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理论及模式繁多,诸如内容模式、过程模式、目标模式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在“课程卷”中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组织结构” 。施良方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一书中认为:“课程设计就是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它主要涉及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丛立新在其专著课程论问题一书
7、中认为:“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 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按照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提出的一个教学改革新概念。根据系统理论,一个系统的每个单元都好,其整体不一定就好。对于一门课的教学要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体现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高职教育由于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课程教学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1)职业活动导向;(2)突出能力目标;(3)项目载体;(4)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5)以学生为主体;(6)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目前,国内教学界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典型模式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运输管理
8、实务课程在 2007 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是同类院校中最早成功申请的。课程的整体设计是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邀请物流和交通行业的专家学者与企业技术人员等对物流专业相应运输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以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组织流程、单证流转、费用计算为主线,以运输组织、决策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认知运输、公路货运组织、水路货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航空货运组织、多式联运管理、货运合同管理、货运保险、运输决策等九个任务驱动项目。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 宁波职业
9、技术学院自 2005 年起,在学院全体教师中开展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这项工作历时两年,从根本上改变了全院课程教学的面貌,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影响最深、效果最明显的一次教学改革活动。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是这项教学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它以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为背景,精心设计了一个全课程的贯穿项目,并将其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分别完成这些子任务,就最终完成了这个大的实习项目。课程内容涉及运输企业管理、运输优化选择、运输流程管理、运输软件操作等方面。 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与考证相结合的模式 广东交通职业
10、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是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开展企业调研,组织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教师,运用“头脑风暴”式工作任务分析方法,产生能力目标和标准,构建任务驱动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工作岗位内容一致,将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职业证书课程化。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是以物流运输组织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确定教学内容;以各种运输方式的业务流程组织为主线,按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水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及各种多式联运等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单元;以完成每项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以业务流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从该项运输业务的准备或委托开始,到货物的交付结束。
11、以辽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新框架模式 辽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整体设计是将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转换为工学结合的任务实施过程。课程教学开始,学生就分组成立“运输作业部” ,进行岗位设置、人员分工、经营范围、口号或标识、组织制度、团队精神等的确定(情境 1) 。然后,依托这个虚拟的“运输作业部” (教学平台),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运输合同、流转单据等拿过来,开始“货物运输业务”运作,即陆续地完成课程后续的阶段性学习任务(情境 2 至情境8) ,课程结束时,学生就完成了管理该部门的整个工作过程(总任务) ,使学生全程了解、体验运输部的生产管理全过程。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
12、应的“工作任务” ,并提交阶段性报告,这样就将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演变为能力训练过程。 以上 4 所学院对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设计都遵循了工作过程的原则,通过调研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物流运输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转换成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情境为逻辑线索,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设计,以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四所学院的课程设计都有各自的特点: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在全国较早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课程内容不仅围绕物流企业的职业活动,而且覆盖性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开展得比较深入,以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为背景,精心设计了一个贯穿全课程的项目,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同时为实施“订单式”培养的学院提供了模板;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计将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职业证书课程化;辽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计则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运输作业部门”的组建、运营、评价这三个环节进行实施。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设计方法是世界上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也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所需要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设计模式必定会更加丰富多彩,只要能体现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都具有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