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初中文言文阅读复习之我见江苏省江都市花荡中学 徐辉 薛粉芳 225214摘要:如何复习才能抓住文言文阅读要领?一、分类梳理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二、因“题”制宜,掌握解题方法,三、练习巩固,提高 阅读能力。只要把握其走向,遵循其规律,练好基本功,善学又善用,文言文 阅读题 就不难突破。文言文阅读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一直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可是,面对几十篇课内考试篇目和漫无边际的课外阅读内容,如何复习才能抓住要领?行之有效显得尤为重要。一、 分类梳理归纳,积累文言知识这一环节主要以教材中 79 年级所有的文言文篇目为主,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文知识,一为提高课内文言文阅读的得分,二为阅读课外
2、文言文打下坚实基础。1、文言实词的积累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古汉语词汇中,实词占绝大多数,所以掌握实词是正确阅读文言文的关键,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文考试中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不少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率上打折扣。以往多采用教师梳理知识,考生识记的办法,花费的时间多,效率低。考生不妨自主尝试,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首先,抓住难点,整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这样整理下来,一是记忆深刻,掌握扎实;二是拓宽思路,提高迁2移能力。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很重要的
3、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1) 、 “通假字”的梳理归纳积累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中的“唱”通“倡” , “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 。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书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时可以集中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2) 、 “古今异义词”的梳理归纳积累文言文中,有一部分词语古今意义差别很大,复习时应特别注意。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无论”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 “无论”在文中指“更不用说” ,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条件关系连词” 。古今词义的变化要注意以下规律:词义的扩大。如“江” “河
4、”,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代泛指较大的河流。现代所表示的意义比古代更广泛;词义的缩小。如“金” ,古代泛指金属或兵器,现代一般仅指黄金;词义的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现代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 ,古义指身份低微出身低下,并非贬义。今义则指(语言,行动)恶劣,十足的贬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所发生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教材中,古今意义的词语大部分有注释,整理课文中出现的即可。 (3) 、 “一词多义” 的梳理归纳积累3在古今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够根
5、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确切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如“有仙则名”中“名”的意思是“出名” , “名之者谁”中“名”的意思是“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 中“名”的意思是“说出” , “卷卷有爷名” 中“名”的意思是“名字” 。每复习一课,注意积累常见文言文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并在阅读中加以运用。(4) 、 “词类活用”的梳理归纳积累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是某种用法的词临时用作另一种用法。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复习时要注意确定其活用的方式,积累
6、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不必死记名词术语,应着眼于应用,能理解词义,解释句意即可。常见的活用方式有:A、名词作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 ,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狗似的” 。B、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处处志之”中的“志” ,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做标志” 。C、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虽乘奔御风” 中的“奔” ,原本是动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思是“奔驰的快马” 。D、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温故而知新”中的“故” 、 “新” ,原本4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思分别是“旧的知识” 、 “新的知识” 。E、使动用法,如“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生” ,解释为“使活
7、” 。F、意动用法,如“渔人甚异之” 中的“异” ,解释为“以为异”。G、被动用法,如“舜发于畎亩之中”中的“发” ,解释为“被起用”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 ,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阅读课外文言文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以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2、文言虚词的积累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有的虚词还可作实词用
8、,如“之” 、 “其”都可作代词用, “之” 、 “为”还可作动词用,因此,应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识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种用法列举几个典型例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掌握:A、把握常用虚词的用法规5律。如“之”一般有四种用法:作代词“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中的“之”代指他,他们,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中的“之”代指这件事;作助词,的,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 ;作动词,到、往,如“辍耕之垄上” 中的“之” ;作助词,不译,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之” (主谓间) , “公将鼓之” 中的“之” (调音节) ,
9、 “何陋之有” 中的“之” (宾语前置标志) 。B、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理解用法。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往往是确定虚词词性意义及用法的标志,也是理解虚词的第一步。如“然”在句首单用,一般表示转折,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用在形容词词尾,意思相当于“的样子” ,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根据上下文意判断虚词在句中的作用。3、文言句式的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它们和现代汉语差别较大,要重点复习。要明确句式特征、翻译方法,并举出典型的例句。(1)文言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A、 “者也”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B、 “者也” ,如“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10、C、 “也” ,如“夫战,勇气也” 。D、 “为” ,如“项燕为楚将” 。E、 “是” ,如“(问)今是何世” 。有时还用“乃” 、“则” 、 “非”等表肯定或否定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等。若确定了句子是判断句,翻译时应加判断动词“是” 。(2)倒装句常见的形式有:A、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慧” 。6B、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 。 C、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 。D、状语后置,如“战于长勺” 。翻译倒装句时,一般应调整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3)省略句常见的形式有:A、省略主语,如“(毒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B、省略谓语,如“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C
11、、省略宾语,如“与(之)坐谈。 ” D、省略介词,如“坐(于)潭上” 。翻译省略句时,应根据语境,把省略的意思补全,使句子完整通顺。(4)被动句常见的形式有:用“为” 、 “为所”表示被动,如“士卒多为用者”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二、因“题”制宜,掌握解题方法纵观近年来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1、所选语段多以课内的基本篇目和浅显易懂且故事情节简单的课外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课内外兼顾,注重对阅读能力的考查。2、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解释字词(重点实词) 、虚词用法选择、翻译句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及其他一些理解运用方面的开发性试题。3、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感和对文言词语
12、的理解,将文言文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整体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见,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解释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章的倾向性。2、不忽略选文的所有信息,如文题、语段、补充的注释和出示的考7题。特别是考题,很多情况下可借助考题更快捷地读懂语段。3、解释加点的实词,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很关键,联系课内学过的字词解决目前碰到的问题;还可由现代词语、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是客观题,答案是唯一的。选择题是否得分,至关重要,可以联
13、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解决。5、翻译句子,要注意方法。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对” 、 “留” 、 “补” 、 “调” 、 “删” 、 “替” 。“对” ,即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留” ,即凡属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和朝代等专用名词,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补” ,即补出原文的省略部分;“调” ,即根据文言句式的特点,适当合理调整词序;“删” ,有些虚词只起语法作用,并无实义,可删去;“替”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较多,翻译时要尽量译成准确的双音节词。(3)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
14、的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4)涉及有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5)特别强调的是文言文翻译要力求做到“信、达、雅” 。 “信”指的是翻译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指译文的通顺畅达,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8句子通顺,没有语病。 “雅”是要有文采,用词造句比较讲究,优美自然。二是拓展延伸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此外,顺畅朗读、断句停顿,这些高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15、,也渐入中考命题者的视线,值得关注。三、练习巩固,提高阅读能力1、专项训练。在整理文言文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强化训练,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专项集中训练;特殊句式翻译专项训练等。2、综合训练。主要针对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在复习中,对课内文言文进行模拟中考形式的综合性训练,但题量题型要比中考试题多一点,这样复习才能全面一些。练习涉及实词解释、虚词选择,语句翻译(课文中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或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或是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等) ,阅读理解(体会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或体会重点句子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
16、刻哲理;或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写作特色等) 。3、拓展训练。在复习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适当找一些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进行拓展性训练。一般来说,中考试卷中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内容比较浅易。复习时适当找一些相应的课外文言文阅读9材料进行适应性强化训练。中考中课外文言文的考试,考试材料是课外的,但知识点仍然是课内的,主要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训练中要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当然训练要与教师的精讲结合起来,教师可分析典型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也可建议同学们准备一个本子,整理出自己常犯的错误,分析一下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写上对策,这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是十分有效的。纵观近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时俱进:保持稳定性考点、分值稳定,倡导联系性课内、课外兼备,凸显人文性关注感悟、体验。把握其走向,遵循其规律,练好基本功,善学又善用,文言文阅读题就不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