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摘 要:本文在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在把握和分析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要素和普及特点的理论之上,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指标体系,从传播过程的每一个微观环节着手研究影响科学传播效果的因素,从而将加强各类媒体科技传播能力的建设落实到实处。关键词:科技传播;评价体系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术领域,近年来在教育界、科学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众传媒作为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公众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科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与公众科学
2、素质密切相关。大众媒介科技传播,指的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进行的科技传播活动,它涵盖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1。现有的关于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研究大多着重探讨科技传播中遇到的某一方面的问题或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相关要素进行判断,提出相应的措施2,或是从某地区的微观的角度考察当时当地的科技传播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调查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注意到了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现存的问题:没有专门的科学传播设备,采编人员一般不是专职,缺少科技专版和专题;专业采编人员相对不固定,还
3、兼其他线;科技新闻处理相对不突出、不重视;科技新闻获奖的概率很低等等,这些研究指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目光浅显,心态浮躁,负责人和领导机构重视程度不够,科学传播的专业性与可读性、通俗性难兼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在宏观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挖掘,但专门针对微观媒体监测技术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则比较少,而如何针对不同的媒介特点构建一个全面合理并且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更好的监控大众传播特别是科技传播能力的基础,也为如何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提供了事实的依据。一般的传播系统包含以下几个要素3:传播内容的提供者(信源)、传
4、播渠道(大众传媒)、传播内容、受众。科技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各主要行为主体(科技共同体、媒体、公众、政府、公司及非政府组织)之间多向交流的复杂过程,是包括科技知识生产与科技信息的交流、咨询、评价和使用有关的所有过程,对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进行检测,要细化到传播的每一个环节。科技传播内容的提供者,又称科技信息源,主要包括:从事科技研究相关工作的机构和个人,比如大学科学研究团队、科技研发实验室、科技共同体和科学家个人、科学课程教授等。科技传播媒体又称科技传播渠道,是将科技传播过程中的信源和信宿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科技传播媒体包括声音、文字、图片、实物等,如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影、
5、电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还有学术讨论会、访问交流等形式及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但主要依赖的还是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内容即传送的科技信息,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又包括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相应的社会技术、管理技术信息等。科技信宿,又称科技受众,即科技信息的接收者,泛指大众传媒的读者、听众、观众。虽然在现代科技传播系统中,受众与传播者有了更多的双向互动,但就科技传播而言,受众与信源之间仍然存在距离,不能平等的进行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传播的效果。科技传播能力是一家媒体所具有的有效整合科技传播力量、高效配置
6、科学技术信息资源的一种能力,体现为媒介有效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广泛扩散科学技术成果的实际效能。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提升最为直接的反馈在于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只有科学传播得到了良好的互动和反馈,才能更多的把科技知识带给广大的社会公众。而影响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它既与管理机构对科学传播的重视和投入程度、科普信息的采集和制作相关,又受到传播力度及方法、公众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综合考察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设施资源,指的是:科学传播过程中可靠的辅助性资源。科学传播中的设施资源主要是承担着科学传播的大众媒介,比如报社提供的科学传播专版,电台设置的科普节目及频率设置,电视台创办
7、的涉及科学的节目和播出时间档的安排以及开展科技传播相关活动的场所,参与传播活动的媒介人员等。2.内容来源,指的是专门对科技信息进行研究探索,并对科学相关信息具有权威发布权的机构和单位,如科普馆、大学、科研机构等等,他们负责向大众传媒提供科学传播信息,是科技信息的重要源头,他们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对传媒的科技传播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3.政策支持,指国家、政府对促进科技传播发布的相关政策、法规。科技政策控制着科技活动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必要的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保障,也是科学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政策支持中最重要的反映就是对大众传媒科技方面经费的投入量,它是反映一个社会科学技术事业的规模和发展程
8、度的一项重要指标。4.受众质量,作为科技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受众的受教育水平,对大众传播的使用频率,信赖程度等方面也影响到科技传播的质量。5.传播环境,指科技传播媒介及科技传播活动赖以进行的多种条件和状况的总和,是指大众传媒有没有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传播取得预期效果的良好氛围和环境。6.传播效果,指某一特定传播信息作用于受众所产生的效果,反映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质量的指标,包括科技新闻,科技专栏,科技活动和相关产品被受众理解和接受的程度。7.成果转换,指大众传媒对科技成果的推广的速度和效率,也是大众传媒在推动专利申请、转让、转变为生产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共同影响着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发展水平,
9、而且这些方面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构成影响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单纯以单个或部分指标来评价传播能力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鉴于上述因素,本文选取了下列反映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一般指标4,形成了一个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科技传播系统的整体性就在于,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如果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缺失,都将殃及系统本身。科技传播又是一个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结,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动态有序的整体。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只有各司其职,才能达到虽稳定的状态,参考以上微观影响因素,确立层次化、条理化的各项指标,确定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
10、多级评估指标体系,使得评价指标系数合理科学。采用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合理的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参数,以减少失误,保证决策正确,为当前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依据,提高了科技传播中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提高媒介、社会乃至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意义重大。参考文献:1 亢宽盈.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提升科技传播能力C.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2 郑保章,杨理光.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现状及管理J.河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 翟杰全.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 童雯婷.国家科技传播能力评估模型J.成功(教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