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辑审稿能力与刊物学术质量的思考摘 要:学术期刊编辑的审稿能力是决定稿件质量乃至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编辑的政治敏锐性和依法规范的能力、编辑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编辑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都对编辑的审稿能力有一定影响。所以,编辑要不断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审稿能力,学术能力和甄别能力,为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尽心尽力。关键词:编辑;审稿;学术质量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1。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期刊的论文质量,而论文的质量则有赖于稿件审理时的学术评判。因此审稿是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环节 2。编辑审稿是编辑过程的中心环节,实质上更是编辑工作价值定向
2、的中心点。学术期刊编辑只有严把审稿关,才能有效控制学术期刊的质量。一、编辑审稿的意义编辑的审稿活动是整个编辑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及编辑自身的主体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辑审稿活动的削弱,意味着文化传播质量的下降;编辑审稿能力的丧失,意味着编辑主体价值的失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各学科有愈来愈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不断产生新的具有横断性、交叉性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同一学科的专家,除非在从事同样的科学研究工作,否则,往往也弄不懂同行所从事的研究内容。因此,编辑必须准确遴选审稿专家,使审稿专家与所审稿件的知识领域相吻合。事实表明,对
3、审稿专家的遴选,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相当复杂的事情。选好专家之后,编辑还必须对论文及专家的评审意见加以分析,最终作出判断。由于种种原因(知识的、社会的、情绪的、生理的等等),专家有时也可能出现审稿失误,对同一篇论文,几位专家的审稿意见有时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大相径庭。编辑应当根据专家审稿意见对论文进行分析、鉴别,判断专家审稿意见是否与论文实际价值相一致。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强的审稿能力。实践证明,在审稿活动中,编辑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审稿的基本要求是评价论文达到的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的意见,并提出可否录用的结论性意见。从广泛的文化活动意义上讲,编辑审稿,不仅是对
4、稿件进行价值评判,而且也是对自身的学识及文化素养的价值观照。归根结底,编辑审稿所体现的是编辑的文化介入精神。强烈的文化责任感、高尚的敬业精神,是提高编辑审稿活动质量的精神保障。有了积极的文化介入精神,编辑审稿活动就会充满活力。二、编辑审稿能力对刊物学术质量的影响编辑对稿件的决策与选择,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其思维正是在求同与存异的辩证运动中替社会立言,代表一种社会文化走向。稿件的价值是独立于编辑而存在的。但是,当它被纳入编辑审稿活动之中后,就成为编辑的思维对象,其价值存在将与编辑密切相关。当稿件被编辑否定后,其价值保持不变。而当它被编辑所肯定、并被输入传播渠道后,其价值就会增值。使稿件价值
5、达到最大化,是编辑审稿活动的终极追求。因此,编辑审稿总是努力将那些最有可能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稿件挑选出来,加工整理,进行传播。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 对于贯彻刊物定位, 保证刊物的质量,做好编辑出版其他环节的工作, 都有重要意义。审稿的主要任务,一是对作者的来稿进行全面审读,对稿件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并作出评价,这是编辑审稿工作的基本内容。二是对拟采用的稿件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见。编辑审稿既是从稿件质量方面把关,又是对原稿的优化提升审稿越认真,提出的修改意见越有深度,越有水平,对原稿的提升就越大。因此,可以说编辑的审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三、影响编辑审稿的因素邹韬奋说:“无论何种事业
6、,能干的还要愿干,负责难有责任心;愿干的还要能干,负责难有效率3。 ”因此,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重要前提。曾有人认为,编辑工作不过是“剪刀加浆糊” ,这显然是对编辑工作的误解。文稿由作者完成到最后出版,编辑是必经的中间环节。作者写稿时,一般都在语言文字上作过推敲,但难免百密一疏,常常会在作品中出现一些差错和用字、用词、用语、语法、修辞等方面不规范的问题,这就要求编辑严格把关。在实际审稿过程中,每个编辑主要是依据自己的学识修养、爱好、审美习惯、思维方法、社会阅历,掌握的信息量对稿件的质量做出评判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爱好也不同,再加上客观环境及人的情感成分的制约,其审稿就难免受到影响,出现某
7、些偏差。影响编辑审稿的因素主要有:(一)编辑的政治敏感和依法规范的能力对稿件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并进行评价,是编辑审稿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审读各种稿件时,都应首先从政治性对稿件的内容质量加以衡量和评估,这就要求每一位编辑具有与时俱进的政治眼光,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熟悉时政变化,加强政治修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编辑活动中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遵守政治纪律,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编辑对基本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不熟悉或掌握不够,势必影响其对稿件政治性的判断。编辑要注意文稿中用词的准确性,绝不能出现因用词不当而造成政治性失误。(二)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对稿
8、件学术性、创新性的判断,主要依靠编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审稿需要编辑综合调动自身的各种知识和思维活动,对稿件的内容和形式(结构、表达形式、语言文字、逻辑思维)等进行评价和判断,编辑必须严把质量关,从而决定稿件取舍,并能写出具有创见的审稿意见或者审读报告。这无疑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具有相当知识含量的精神劳动,更是编辑主体和稿件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所以说,编辑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越强,其审阅稿件的能力就越强。就编辑自身而言,需要储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编辑学知识,加强业务学习,从“外行”向“内行”转变,全面提高审稿能力,力争当好把关人,保证期刊质量。(三)编辑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
9、神做好审稿工作,除了应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能力之外,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是影响编辑审稿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编辑要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树立一定的职业理想,重视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有“为人作嫁”的奉献精神,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向读者奉献好质量的书刊。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情稿” ,这就需要编辑具有公正严谨的职业精神。编辑在审稿中要尽量克服这种情况,统一审稿标准,严格以质量来评判稿件,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而保证期刊的质量。四、提高编辑审稿能力的途径(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使编辑具备专业审稿特长编辑要做“杂家” ,更要做“专家
10、” 。所谓编辑的“一专多能” ,是指编辑应在具备宽厚基础知识、能处理多学科稿件的同时,也有造诣比较深的编辑业务之外的专业特长。在专业上,编辑具备比较强的理解稿件、判断稿件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编辑审稿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专业特长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编辑需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培养新的专业特长。培养新的专业特长要从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做起,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本学科的有关新知识和发展趋势,不断充实和更新专业知识。只有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标准,才会在编辑审稿中游刃有余,才会独具慧眼。(二)编辑学者化可全方位提高审稿能力编辑学者化或学者型编辑,是相对于编辑知识
11、结构中的“专”以及编辑整体的文化知识修养而言的。在审稿过程中,编辑要对各种各样的文稿进行辨别和鉴定,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成果及时向社会传播,没有眼光和素养是寸步难行的。编辑的学识水平越高,在鉴别稿件和审稿中才能游刃有余。反之,一个缺乏学者精神,没有科研能力的编辑,便难分真伪,甚至制造学术赝品,更不要说出版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了。专业特长是编辑走向学者化的核心内容,所以编辑应有不断加深和优化专业知识,不断进取和拓展的学习精神,努力更新知识结构,防止知识老化,从而提高其审稿能力。(三)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编辑的责任意识提高编辑的审稿能力要求编辑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明确责任定位,对读者负责
12、、对社会负责,必须保持出版物内容的纯洁性;编辑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发扬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精神,有反对学术腐败的意识,防微杜渐,以高尚的人品立足于出版界。(四)必须重视编辑的继续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判断学术论文是否具学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是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由此可见,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学术期刊编辑如果不加强科学文化学习,及时对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更新,就不能准确的对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做出较准确的判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编辑的继续教育。一是学习有关编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如出版法规、编辑学、版面设计、计算机编排技术等;二是参加相关的编辑学术会议;三
13、是同行间可以定期切磋和交流审稿经验,以求共同提高。(五)增强自我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意识学术期刊编辑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这些平台上不仅可以交流经验,互相启迪,而且还有利于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学他人之长,避己之短,学习引进新理论,借鉴好经验。除此之外,编辑还应具有在一定学科知识水平上与专家学者对话的能力,共同探讨,解决编辑上的一些学术问题。参考文献:1 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 汪再非,张向凤.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制的无效性及其有效应对J.出版科学,2007(1).3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