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奖评选浅议在我国,报纸规范有效的评报机制起步较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大多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媒体,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意识到在竞争中要争夺市场,必须提高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传统的“老人评报”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报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报社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瓶颈,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报社建立起符合报社自身管理和发展需要的考评机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通过透明、规范、量化的绩效考核系统,体现报社管理的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促进报社人员的办报积极性,作为对报纸质量监督的有效管理手段,最终形成以追求高绩效为核心理念的报社文化,实现报社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共同
2、提升。因此,通过设置专业化的考评部门、规范合理的量化考评标准、独特而有效的评报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成为现代媒体的不二选择。2007 年 7 月开始的北京青年报总编辑新闻奖的评选在全国都市类媒体中独具特色,它具有独立的评选机构、详细的评判标准、固定的评选流程和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评选结果。以下对此逐一说明并简要分析。兼顾中外评报标准 树立北青自身风格评报标准是整个评报机制是否成功的关键。能否秉承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首先要看标准。制定北青评报标准时,我们本着兼顾中外、独树一帜的出发点,在参照中外评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北京特别是北青报自身的发展轨迹和编委会的编采指导思想,我们专门制定了北京青年
3、报总编辑新闻奖(罚)评定程序及标准(讨论稿)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重要性。关系到国计民生,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有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新闻,对全面提高新闻品质大有裨益。权威性。刊载的新闻具有社会公信力,使读者拥有很强的阅读期待。新闻性。这是决定稿件质量的命脉,同时它又是个综合概念,包括针对性,针对报纸目标读者的特定需求去拟定、策划选题,决定编辑取舍;冲突性,战争、体育、法治、灾难等新闻拥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也应该是综合性都市媒体重点关注的报道领域;时效性,报纸是易碎品,时效决定了一切;近缘性,读者总是对发生在与自己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较近的新闻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一个“远观”的
4、新闻“拉近” ,即寻找到一个与读者贴近的落点;显要性,读者总是对“名”人或物更关注,偏重于此是报道的题中之义。另外,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新闻同质化现象,我们着重强调了独家性。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媒体中,独家报道和独家视角是保持报纸优势的重要武器,是报纸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的重要衡量因素。此外,服务性也有所体现。读者本位的具体体现,是对“新闻改善生活”的具体体现。还有策划性。对新闻综合把握和理解判断,以独特视角和编辑手段梳理新闻,从而规避新闻同质化。同样重要的还有可读性,即能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提高口碑、传阅率和阅读指数的写作方式和手法。奖励分八项 奖金有四档根据北京青年报总编辑新闻奖(罚)评定程序及标
5、准(讨论稿) 的规定,奖项主要分为八项,分别是:好新闻奖。符合新闻的重要性、独家性、可读性、服务性、近缘性等诸多因素之一,新闻一般不超过 1000 字,通讯不超过 3000 字,没有事实差错。如 2010 年 11 月 16 日 A5 本市新闻版刊登的黄光裕已正式入狱服刑 ,是本报独家的重要法治类新闻,也符合显要性原则;同年11 月 19 日 A16 本市热线版刊登的陌生人“你好”短信频扰市民 ,虽谈不上选题重大,但贴近性、服务性都很强。同题报道优秀奖。每天报纸上都充斥着大量同质新闻,如何在同题大战中脱颖而出?在重要性、权威性、新闻性、可读性、服务性、编排形式、图片运用、制图、背景资料搜集等方
6、面明显比同城媒体出色就可获得此项奖励。如 2010 年 11 月 20 日 A7 版报道的“上海高楼大火系列报道”中,本报自采的四问高楼防火 ,是同城媒体中归纳总结此次火灾损失惨重原因的最全面的一篇,脉络清晰,对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好选题奖。主要针对编辑的一个奖项。编辑自行策划、组稿,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或服务性,刊登后在读者中引起共鸣继而引起社会关注。如 2010 年 11 月 12 日 C5 健康守望版你今天吃反式脂肪了吗刊发的背景是,前一天食品协会刚刚发布消息称:反式脂肪是人类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编辑迅速行动,约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食品添加剂研制工程师共同对此加以探讨,在最短的时间内
7、尽量还原事实真相,在某种程度上平息了部分读者的恐慌心理,将选题做出时效性、服务性和权威性。好版面(编排)奖。符合新闻性要求、标题制作准确出彩、各篇文章图片搭配协调、处理得当、版面语言清晰、信息量丰富,版式设计有一定冲击力。如 2011 年 1 月 31 日 A4 今日焦点版,虽然稿件是新华社和央视提供,但编辑重新梳理脉络,自己制作小标题,加配编者按,并与美编配合,在重点强调的部分铺网,方便阅读,编辑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好评论奖。本报评论员自行撰写的社评,或记者在财经、文化、体育的版面发表的评论即可参评。要求评论文章有一定的新闻性和思想高度,逻辑性、说服力强,观点鲜明,富于理性和前瞻意识。语言犀
8、利而不乏幽默的调侃。如 2010 年 10 月 18 日社评谁来揭开江津风水门的谜底 ,评论员用诙谐的笔触对当日刚刚披露的一地方官员以繁荣经济为名,大搞封建迷信,最终实现个人政治目的的荒谬做法大加鞭挞,挖掘其产生的土壤和危害,在题材相同的评论中独树一帜。好图片奖。鼓励记者拍摄独立新闻图片,要求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新闻主题突出生动,场景有丰富的画外语言。如荣获 2008 年度中国新闻奖摄影一等奖的本报记者拍摄的金晶护火炬 ,把主人公在奥运火炬遭袭击的瞬间不畏暴力,坚定维护祖国尊严的表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袭击者的猥琐和法国警方的干预一并呈现给世人。像这样同时具备重要性、独家性和艺术性的图片实在
9、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好标题奖。要求准确生动,文字简洁,肩、主、副题搭配协调,相得益彰。好栏目奖。策划有新意,符合版面定位,采写选点独到,并能持续一段时间的栏目。如本报每日评论版的图说天下栏目,已经持续刊发五年以上。图片选取符合新闻性和美感,评论员亲自撰写图片说明,从新闻角度解读图片,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地揭示图片背后蕴涵的潜台词。短短几十个字,能把背景和意义全部交代清楚,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给原本严肃异常的评论版增添了一抹亮色。项目奖。重大集团性报道活动、系列报道活动,策划独到,实施缜密。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举集团之力,从各个编采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报道组。奖励标准:奖励分为四
10、档,即特等奖 1000 元;一等奖 500 元;二等奖 300 元;三等奖 200 元。从三年多的实践来看,每天获奖篇目基本保持在 4 篇左右。处罚分五项 罚金有两档只奖不罚,法不成法。编采差错千差万别,合并同类项后,我们归纳总结了五项重点“打击对象” 。事实性差错。报道与事实出现严重偏差,包括重大政治性差错、重大事实性差错和一般差错。如 2011 年 1 月 10 日 A1 要闻版主打图片美国防长盖茨昨晚抵京文字说明中,错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写为国防部长梁光烈。经查是本版编辑主观认为迎接者应该是梁光烈,并且看到侧面图片非常相似,便信手写来。漏报。 新京报 、 京华时报 、 北京晨报 、
11、北京日报中有三家(含)以上做了报道,且新浪等重要新闻门户网站放置于新闻首页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闻,但本报没有报道的视为漏报。如 2011 年 1 月10 日各报都在一版刊发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逝世的消息,而本报未予刊登。据了解,是编辑疏忽大意,没有看到新华社播发的稿件。重复刊登。同样的稿件或一篇稿件的主要内容,又被刊登的。本项罚则适用“追尾”原则,即由后发重复新闻者负责。同题报道差。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上,本报在新闻判断、编排制作、采访写作上明显处于劣势。如 2011 年 1 月 11 日,朝阳区交通委发布“进一步治理交通拥堵的管理办法” ,本报只在本市新闻版边栏不起眼的位置刊
12、登了不足 300 字的短消息,相比其他媒体明显处理偏弱。标题错误或不准确。标题的内涵或外延不够周严,容易使读者产生歧义;或出现错别字。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编辑排版时把大标题中的伊拉克错写成“伊位克” 。对于具有主观故意的虚假新闻、剽窃、有偿新闻,属个人职业操守和道德缺失范畴,适用报社违反纪律的相关规定,不在业务处罚范围。处罚标准。重大差错分别扣发当事人和其所在版组主编当月奖金1000 元;一般性差错分别扣发 500 元。以上所述奖惩除在当月收入中兑现外,还将纳入编采人员年度绩效考核范畴。按照 2007 年施行的北京青年报编采系统绩效管理办法之规定,总编辑奖在主观绩效考核中占 30的
13、权重,在主客观整体评价体系中占到 16。绩点的高低直接与第二年编辑记者的晋级加薪、评选先进挂钩。评选机构独立 5X 基础广泛总编辑奖(罚)的出台由 5X 组成的评选小组集体评议产生。具体的五方是:总编辑或常务副总编辑、本周值班副总编辑和总编助理、要闻版组主编、新闻研究室、质量监控组。所谓 X,是指各版组均有权利自荐本周优秀稿件,也会轮流邀请某个版组旁听评选会议并发表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质量监控组是在编委会领导下的业务监督部门,以贯彻总编辑的业务思想为主要任务,也是评选小组的执行机构。评选流程透明 申诉机制完备由质量监控组在普遍阅读比较同城媒体和广电、网站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评选意见。对于当日其他
14、媒体值得关注的独家报道进行记录并形成文字,交付本周值班副总编辑酌情处置。每周一上午十点半召开 5X 评选小组会议,集体讨论本周总编辑奖(罚)具体篇目。如有不同意见由总编辑最终权衡决定。当天下午由质量监控主管在报社采编业务会上向各版组主编和主编助理公布并逐条加以点评。质量监控组负责把已经生效的总编辑奖制作成海报样式,在报社公共场所显要位置予以张贴,真正起到激励作用。每月初将上月评选情况加以汇总统计并公布。申诉。采编人员对评选结果有异议,或被处罚人认为处理欠妥,可以版组名义向评选小组提出申诉。申诉意见在下周评选会议上集体讨论,由总编辑或常务副总编辑做出最后决定。标准不易量化 效率有待提高北京青年报
15、从 2007 年 7 月开始正式运行此评选机制,3 年多的实践表明,这套评选办法具有权威性、公正性、规范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获得了编采人员的广泛认同,对业务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问题。评选标准最难把握。新闻制作是主观性很强的工作,很难制定出一套完全客观、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不好量化就容易产生“人治”烙印。评选者不可避免地存在从个人主观判断出发,以个人的从业经历去衡量新闻。有时甚至出现为鼓励记者多跑现场、多去艰苦地方,而把新闻奖变成“辛苦奖”的现象,造成评选标准不统一。报社内部评奖与外部评奖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由于评选角度不同,出现过被新闻阅评大力表扬的稿件落选总编辑奖,或被宣传部门点名批评的稿件获得总编辑奖的事件,搞得评选小组很尴尬,在编辑记者中产生思想混乱。评选机制也有可改进之处。由于过度强调评选的参与性和基础的广泛性,往往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方在评选中意见不统一,最终的结果是妥协和和稀泥,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评选的权威性。因此,兼顾效率和公平是我们今后需要认真总结研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