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玻璃体切割术前后护理体会【关键词】 玻璃体 切割 护理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眼内炎、玻璃体病变 、糖网和其他疾病(如晶体脱位到玻璃体;黄斑皱褶、黄斑前膜及黄斑干孔;玻璃体内猪囊尾蚴)等眼科疾病的一种手术方法。随着现代眼科的发展及手术设备的更新,玻璃体切割手术使一些眼科不治之症成为可能1 。玻璃体切割术为眼后节手术,它与其他眼部手术相比,具有手术难度大、眼内操作时间长、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手术成功除了有先进的设备、熟练高超的技术外,手术前后护士的精心护理也十分重要。2007 年 7 月至 2008 年 7 月我科通过对玻璃体切割手术 150 例患者精心护理,收到了良
2、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150 例,男 97 例,女 53 例,年龄178 岁,玻璃体积血 22 例、眼外伤 15 例、眼内炎 3 例、视网膜脱离73 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9 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13 例、黄斑前膜 1 例、 白塞病 2 例、葡萄膜炎 2 例。1.2 手术方法 术前患者充分散瞳,常规局麻+强化下采用标准三通道,全部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对晶状体完全浑浊和虹膜完全后黏连的患者采取联合晶状体切除术,其中玻璃体腔注入全氟丙烷(C3F8)36 例,硅油 116 例。此外根据病情分别进行了气液交换、眼内光凝、冷凝、重水置换等处理。1.3
3、 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 132 例,占 88%;保持术前视力者 10 例,占 6.6%;术后视力下降者 3 例;占 2%。3 例眼内炎症均控制。2 例眼球萎缩。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心肝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2)检查角膜及晶体的透明度;(3)观察虹膜及瞳孔情况;(4)散瞳三面镜及直接的间接检眼镜详细检查;(5)检查视力、光定辨色力、ERG、VEP 检查;(6)眼部超声检查;(7)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是否要全身麻醉等。2.1.2 术前准备 (1)合并全身疾病患者的准备: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全身病的稳定,通过各科室会诊处理全身疾病。 (2)眼部准
4、备:抗生素使用,术前 3 天滴抗生素眼药水;术前眼压控制;葡萄膜炎患者术前糖皮质激素应用;手术前剪睫毛常规冲洗泪道、结膜囊;术前散瞳、打止血敏。2.1.3 心理护理 许多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思想负担很重,担心预后,故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首选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有目的地同患者进行交谈,认真介绍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其次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说服解释,想方设法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及忧虑心理,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医、护、患及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2.1.4 术前宣教 患者术前应卧床休息,除了必要的检查外应
5、避免过多活动,向患者讲解强迫体位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并锻炼患者俯卧位休息。嘱患者在病情允许下进食清淡、营养、易消化易咀嚼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嘱患者术前不宜进食过饱并注意防寒保暖,以免感冒,影响手术进行。2.2 术后护理2.2.1 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全麻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术后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肌注胃复胺,在患者呕吐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有头痛、眼痛的患者如是一般术后疼痛,可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痛药,若是眼压升高引起的头痛,应给予降压药物和密切观察眼压变化,以防术后高眼压导致视力损害。2.2.2 术后体位 如果玻璃
6、体腔内填充气体或硅油,术后要求患者俯卧位,使气泡和硅油顶压视网膜及裂孔复位。俯卧位时胸腹部置软垫,额部和下颌部垫软枕,不能压迫术眼。有时取坐位或侧卧位,坐位时双前臂和额部放在软枕上,因术后强迫体位时间较长可嘱患者适当变换姿势,坐卧交替,并向其强调俯卧位的重要性。2.2.3 饮食指导 生活起居要规律,术后进半流质,3 天后可进软食及水果,避免过硬、辛辣和难以咀嚼等食物,忌烟、酒。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预防感冒。2.2.4 预防感染 及时遵医嘱给予全身使用抗生素,观察术眼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术眼分泌物的多少及性质,遵医嘱按时点眼液、换药,做到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2.2.5 出院指导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嘱其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半年内不得从事重体力活动。并嘱患者 1 周后门诊复查,3 个月内每周复查一次,以后每月复查至半年。3 护理体会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术前、后护理虽然比较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精心护理就会给患者减轻痛苦,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给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因此,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术期的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1 黎晓新,王景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