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新闻播音事业的光辉历程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九十周岁的生日。作为舆论宣传的“喉舌” ,我党的新闻播音事业历经了七十一个春秋。沧海桑田,伴随着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岁月,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探索,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党的新闻播音事业走过了光辉的历程,新闻播音的风格也在不断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无到有、艰苦创业;爱憎分明、慷慨激昂1940 年 12 月 30 日,通过无线电波,从革命圣地延安传出了一个明朗响亮、振奋人心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是我国人民广播第一位播音员徐瑞彰(播音名:麦风)发出的
2、第一声呼号。这声音,同当时弥漫在中国天空的反动、虚伪、庸俗、没落的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声音,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的心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定豪迈、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这声音,宣告了中国人民广播的诞生,标志着人民广播播音的开始。1940 年春,党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同志担任主任,负责领导和筹建工作。同年 12 月 30 日,开始播音,呼号为 XNCR(按照当时国际规定,中国无线电台的呼号第一个字为英文字母 X。NCR 代表New China Radio,意为新中华广播电台) 。当时担任播音工作的是徐瑞彰、姚雯、肖岩、孙茜四位女同志。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播音室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窑洞
3、,洞内四周钉着延安生产的粗毛毯,作为隔音用。播音桌上只有一个话筒和一本字典,播音设备还有一台破旧的手摇唱机和二十几张唱片。我党最早的新闻播音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训练,但是他们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勇敢的开拓者的姿态,独立开创了人民广播的一代新风。由于当时没有录音设备,全部节目都是直播,因此如果出错就无法挽回。他们面对这样的艰苦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发扬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们的任务。1943 年春,因为广播发射机发生重大故障,被迫取消播音,直到1945 年 8 月 30 日才得以恢复。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前后,张家口和哈尔滨等人民广播电台也相继建立。194
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在这以后的两年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四迁台址,行程两千多公里,但人民广播的声音,始终坚持不断。当时,陕北艰苦转战中的毛泽东也一直坚持收听新华广播电台的广播。一次,毛泽东听过钱家楣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播音后,称赞说:“这个女同志好厉害,骂起敌人来义正词严!讲到我们的胜利也很能鼓舞人心,真是憎爱分明,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1948 年 5 月,党中央离开陕北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新华广播电台也随新华总社一起迁到平山。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齐越、刘涵、吴影、姚琪等播音员由徐迈进带队接管了位于西长安街的国民党电台。2 月 2 日上午 1
5、1时 40 分,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以聂耳作曲的大路歌为前奏曲开始播音,从此人民的声音响彻这个古老而又新生的城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斗风格的生动体现。新闻播音中包含着时代的风云、人民斗争的烈火、民族解放的巨澜,体现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贯穿着憎爱分明、坚定豪迈的情感,同时又显示出沉着从容、真理在握、稳健大度、朴素平易的气派。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迅速壮大、构建体系;激情澎湃、高调鼓劲1949 年 10 月 1 日,丁一岚和齐越登上天安门城楼,现场广播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是我国人民
6、广播首次对全国进行重大政治庆典的实况广播工作。丁一岚和齐越望着冉冉升起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激动地对听众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现在正由毛主席亲手把她升起” , “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 。从这一天起,人民播音事业也翻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的广播电台已发展到 40 多座,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播音队伍。随着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播音也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时期。1949 年 12 月 5 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全国各地电台抽调来一批优秀播音员,并从青年学生中招收了一批新人。1952 年 1
7、2 月 2 日,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这个座谈会讨论了播音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对播音员的要求和应学习的内容。提出“播音员应是有丰富政治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宣传鼓动家” , “要求每一个播音员都应是人民的喉舌,要使自己的声音真正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魄” 。还要求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例如与编辑的联系制度、试播制度、监听制度和播音员考绩制度等。建国初期,一项重大的宣传报道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报道。中央和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满怀激情地播出了大量的来自朝鲜战场的捷报、书信以及消息和通讯,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对全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
8、育。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播出以后,反响极大,人民播音也日益深入人心。在大规模的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捷报频传,播音员播出大量的生产建设消息,鼓舞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播音员播出的鞍山无缝钢管厂建成 、 长春第一汽车厂动工兴建 、 跑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等一系列新闻报道,组成了新时代的颂歌。这些播音,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这一时期是广播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节目内容较建国前要广泛得多,形式也更为丰富。播音员在播新闻、评论、通讯的同时,也开始参加录音报道、时事对话、广播大会、剧场实况转播的播音。随着播音事业的发展,播音业务和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走向
9、系统化和正规化。1955 年 3 月,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性播音会议,同时这次会议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业务学习会。来自全国的播音员代表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业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认识了播音的重要性,巩固了专业思想,端正了对工作的认识,对以后全国播音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58 年 5 月,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从中央台(广播)播音部调来的沈力成为我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初创时期的电视台没有自己的新闻评论,播出的新闻评论节目就是图片影像资料配以播音员朗读的述评稿,或者干脆就是由播音员口播人民日报 、新华社等发表的评论,节目形式比较单
10、一,而且图片与声音大多匹配不起来。由于报纸评论和广播评论由来已久,所以电视新闻评论样式主要仿照这两者,并把声音和图片结合进行传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了适应广播电视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1954 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培养广播专门人才的学校北京广播学院。1963 年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从此我国有了培养播音专门人才的正规学校。1949 年到 1966 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播音队伍也迅速壮大。正如 1952 年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的“播音员应是有丰富政治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宣传鼓动家” ,“每一个播音员都应是人民的喉舌,要使自己的声音真正
11、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魄”那样,这一时期的播音风格主要是用激情澎湃的语言和语调去为奋勇向前的解放军战士、为热情似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高调鼓劲,这样的播音风格有着那个时代的烙印,是那个时代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那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播音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播音员被扣以“反动权威” 、 “黑五类” 、 “修正主义”等帽子,受到批判,调离播音岗位。 “文革”初期,各地方台都撤销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台节目。有的台,播音员全部下放劳动。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延安、陕北和新中国成立后播音方面的许多优良传统被抛弃,“高、平、空”的大喊大叫,充斥在电波中。改革开放新
12、时期:大胆创新、科学发展;彰显个性、贴近群众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跨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也步入全面改革振兴的新阶段。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新闻播音事业大胆创新,求真务实,蓬勃发展。1976 年 7 月 1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前身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开始在当时的北京电视台播出,内容主要是各地电视台寄来或专程送来的电视新闻片。当时电视新闻都由胶片拍摄,加上路途遥远,等到胶片送到北京再冲洗出来播出,新闻往往成为旧闻,播音员的背景也只是一块的白底蓝字标牌,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1981 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开
13、播,标志着广播电视中一种新的节目形式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它突破了固有模式,使受众耳目一新,给广播电视节目带来了新的活力。主持人节目很快在全国推广,电台的徐曼、电视台的沈力等成为有较高知名度的主持人。1981 年 8 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播音经验交流会,纠正十年动乱期间的那种“高调门儿” 、 “喊叫式”的播音,提出了“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口号。这次会议使播音业务研究和语言实践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从 1982 年报道中国共产党十二大开始,中央把重大时政新闻的发布时间从 20 点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 19 点,重要新闻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从此,不论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
14、不论中央政令还是地方民生, 新闻联播都是最权威的发布。 新闻联播播音员端庄大方,字正腔圆,音色洪亮,代表国家的形象,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1986 年 12 月 15 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采用主持人串联直播的大板块节目形态,以两三个小时为一节,播出综合性内容,大量播出听众参与的谈话节目,以及群众来信、点播、评论、意见等等,使听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节目中。一年中听众来信超过一百万封,每天打来的听众电话达 300 多次。从此改变了以往广播带有说教色彩的传播模式,这种全新的交流模式“珠江模式”风靡全国。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专业化的节目和频道开始出现。1987年 2 月 1 日,中央电视台播
15、出以经济节目为特色的第二套节目。1995 年3 月,东方广播电台开播了全国首家专业金融台。1995 年 11 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体育(CCTV-5) 、电影(CCTV-6) 、文艺(CCTV-8) 、少儿军事科技农业(CCTV-7)等 4 个卫星电视频道。频道专业化和受众细分化使广播电视的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内容更加充实,直播连线、特邀嘉宾、入户访谈等群众参与、开放交流的方式使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与受众的交流更加直接。这些变化使得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在端庄大方、真诚朴实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贴近群众生活、亲切自然的色彩,对象感更明确,交流感更强烈,与受
16、众的距离更接近,给人以清新流畅之感。从 1993 年 5 月 1 日东方时空的问世、1994 年 4 月 1 日焦点访谈的推出,再到 1996 年 5 月 17 日新闻调查的开播,中央电视台完成了电视新闻报道改革的三部曲。1997 年中央电视台更是大刀阔斧,对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召开、长江三峡胜利实现大江截流等一系列重要新闻进行了直播报道,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 。在直播广泛采用的同时,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新闻节目的播报语速普遍加快,同时语言表达的重点更明确、节奏更明快、逻辑更严谨、语言更流畅、现场报道更直接更鲜活。新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闻事业加速发展,新
17、闻播音事业也进入高速前进、科学发展的时代。同时,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兴起,给新闻播音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03 年 7 月 1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通过卫星覆盖全国,全天 24 小时播出,整点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最新的国内国际新闻资讯,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实现滚动、递进、更新式报道。这给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由此诞生了一批名主播、名主持人。2004 年 1 月 1 日,享誉数十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以“中国之声”的呼号全新登场。全天播音 21 小时 30 分,分八大节目板块,由频率总主持人和栏目分主持人合作全程直播,充分彰
18、显“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的传播理念。2008 年南方冰雪灾害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不间断的特别直播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 ,报道总时长 182 小时。2008年汶川地震,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新闻频道在震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就打破原有节目板块,推出全天候直播的特别节目,采用播报、访谈、连线等多种方式,整合画面、影像、声音等多种传播手段,不间断地向全国和世界报道灾情。此次特别直播节目总时长达 1000 小时 40 分,创电视直播历史纪录。这些重大报道,很好地起到了凝聚民心、引导舆论的作用,真实地反映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在近年来的重大新闻报道中,新闻播音在权威发布的基础上
19、突显个性化,使得新闻播音员不再是一个“播报员” ,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述说国家的变化、远方的故事,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在告知党和国家的决策。新闻播音风格的这种改变与进步,来源于对生活的贴近,对群众的贴近,对实际的贴近,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播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表彰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播音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于 1993 年创立“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1997 年,该奖被纳入广播电视界最高级专家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 ,成为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级的大奖。 “金话筒奖”评选,在面向全国广泛征集参评者和作品之后
20、,历经初评、复评、终评等严格程序,终评由广电业界有关领导、专家及受众代表组成的终评委员会评定,每届有 40 个优秀的作品和人物入选“金话筒奖” 。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和播音作品是“金话筒奖”评选的重点,每届的评奖与颁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对推动我国新闻播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2009 年 12 月 28 日,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上线。同年 12 月 31 日,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开播,于 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在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媒体浪潮的推动下,我党的新闻播音事业也在走上新的征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回顾我党新闻播音事业的光辉历程,记录新闻播音的风格变迁,是为了未来新闻播音能更好地为党的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