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19012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26 页)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知识点的认识】所谓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就是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或者相互推导这里的实验操作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和具体实验操作等前者例如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可能会炸裂;后者例如加热氯酸钾或者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要先把导管拿出水面,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否则,会有水倒吸到试管里,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错误的操作,推断产生的后果;或者是给出实验后果,让学生反推之,寻找出产生该后果的错误操作所在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2、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或者相互推导的能力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教材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或制取实验操作方法;然后,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所在,并据此推断其产生的后果;或者是根据正确的操作,结合题中给出的实验后果,反推其产生的原因,找出错误操作所在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在“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中,收集完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B 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 在“配制一定量某溶质质量分数的

3、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 在“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 pH 时先将试纸湿润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 制取 CO2 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 CO2收集 CO2 的集气瓶没盖严B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1/5红磷过量C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 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 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读数 B 倾倒液体第 2 页(共 26 页)C 过滤 D 检查装置气密性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B 用

4、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C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再点燃D 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检验氢气是否集满C 给液体加热 D 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6下列图示表示的是四种实验基本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药品 B 滴加液体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加热液体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 )第 3 页(共 26 页)A 液体取用 B 读取液体体积 C 给液体加热 D 检查气密性8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出液体的体积 B 过滤C 熄灭酒精灯

5、 D 稀释浓硫酸9小强同学进行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第 4 页(共 26 页)A 读取液体体积 B 倾倒液体 C 过滤 D 制取二氧化碳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B 用量筒取 13.37mL 的稀硫酸C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 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2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C 加热液体 D 向试管内倾倒液体13人们的习惯动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科学道理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

6、杯盖子、锅盖、酒瓶和饮料瓶盖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置比较合理( )A 正放 B 倒放 C 侧放 D 随便放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人第 5 页(共 26 页)B 实验要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C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D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15图示“错误操作” 与图下面“ 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标签受损 B 受热仪器破裂C 溶液蒸不干 D 读数不正确1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7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生活常识 取暖防

7、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节约意识用剩药品应放回原瓶取用药品应取少量C 安全常识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 环保意识第 6 页(共 26 页)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18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除去 H2 中 CO2 B 收集氧气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填空题(共 5 小题) (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9请你分析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 为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3)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完成后,立即停止通氢气: 20 (1)请

8、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 a 试管、b 燃烧匙、c 酒精灯、d 集气瓶、e 药匙、f 胶头滴管、g 量筒(10mL ,50mL,100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择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用序号填空)量取 8.5mL 水 (用序号填空)某同学欲用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1.84g/cm3) ,配制 1

9、0%的稀硫酸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取 80mL 的浓硫酸,选用 mL 的量筒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 ,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1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应做到“三不” 不能 ,不要 ,更不能 第 7 页(共 26 页)22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3)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完溶液的酸碱性后想要测定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10、进行如下操作,且进一步探究了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请指处以上操作错误之处是 请写出碳酸氢钠的一条化学性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解答题(共 3 小题) (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4药品的取用“三不准” : 、 、 25化学实验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在横线上填写以下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用量筒量取 20mL 水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会 (填“偏大” 或“偏小”)(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26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

11、后集中加热 ;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第 8 页(共 26 页)A 在“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中,收集完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B 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 在“配制一定量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 在“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 pH 时先将试纸湿润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

12、注意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掌握在“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过滤“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用剩的药品要做到“ 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D、在“探究碳酸钠的性质 ”实验中,测定溶液 pH 时,试纸不能湿润解答: 解:A、在“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中,收集完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操作正确,故 A 正确;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故 B 错误;C、在“配制一定量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

13、药品放回原瓶,操作错误,会污染瓶内药品,故 C 错误;D、在“探究碳酸钠的性质 ”实验中,测定溶液 pH 时先将试纸湿润,操作错误,测量结果不准确,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 制取 CO2 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 CO2收集 CO2 的集气瓶没盖严B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1/5红磷过量C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 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 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考点:

1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始终收集不到气体,可能是由于装置漏气所引起,集气瓶没盖严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收集;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使氧气完全反应,需要加入过量的红磷;而进入水的量少于 则可能是由于红磷量不足所造成;C、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第 9 页(共 26 页)D、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的高温生成物若直接溅落在集气瓶底,瓶底会炸裂;而引燃火柴过长则可能造成铁丝

15、不能燃烧解答: 解:A、制取二氧化碳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可能是由于装置漏气所引起;而收集时集气瓶没盖严并不影响气体的收集,故 A 错误;B、测定氧气的含量时,验证空气中进入水的量不足 ,可能是由于红磷量不足氧气未能完全消耗所造成的,故 B 错误;C、可燃性气体氢气点燃时发生爆炸,可推断氢气不纯、在点燃氢气前没有进行纯度的检查,故 C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直接落在瓶底而使瓶底炸裂,而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故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由于集气瓶底没留水或未铺沙,与引燃火柴过长无关,引燃火柴过长只会造成氧气的大量消耗,造成铁丝不能燃烧,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 常见

16、的实验现象的分析方法:收集与此有关的资料,对能够引起异常现象原因作出假设,然后判断所给的信息是不是可能引起这样异常现象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读数 B 倾倒液体C 过滤 D 检查装置气密性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 10 页(共 26 页)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7、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 D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B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C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

18、,先检验气体纯度,再点燃D 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点燃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前要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以避免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D、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止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A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