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美术学专业建设成果总结美术学专业自从 2012 年升本成功后,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总结如下: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办学定位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美术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设置本学科设置美术学(师范教育)、美术学(广告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12 级本科学生 60 人,2013 级本科学生71 人,2014 级本科学生 86 人,2015 级本科学生 100 人,共计
2、 317 人,生源质量良好。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美术学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 27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5 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26%;讲师 13 名,比例 48%;助教 7 人,比例 26%。硕士 10 人,在读博士 1 人,比例 37%。年龄结构:5065 岁 2 人,占 7%;3549 岁 11 人,占241%;2535 岁 14 人,占 52%。美术专业教师已形成了老中青递进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附表)现有教师队伍情况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最高学位 专业 学历1 邢秀 男 1954.6 教授 汉语言文学 本科2 张建国 男 1952.6 教授 美术教育
3、 本科3 瞿彦军 男 1967.11 副教授 学士 美术教育 本科4 王春霞 女 1971.3 副教授 美术 本科5 董 茹 女 1967.7 副教授 学士 美术 本科6 乌 兰 女 1968.4 副教授 学士 美术教育 本科7 李亚明 女 1975.9 副教授 学士 美术教育 本科8 石 鑫 男 1974.1 讲师 学士 美术专业 本科9 郝淑宝 男 1977.3 讲师 学士 艺术设计 本科10 张磊 男 1988.11 助教 硕士 设计艺术学 研究生11 杨立志 男 1978.5 讲师 学士 油画 本科12 徐和平 男 1980.12 讲师 学士 室内设计 本科13 任丽娟 女 1979.
4、7 讲师 美术教育 本科14 吴 军 男 1980.6 讲师 学士 美术专业 本科15 郁燕飞 女 1981.9 讲师 学士 艺术设计 本科16 席亚娜 女 1979.5 讲师 硕士 美术学 研究生17 王芬 女 1985.12 讲师 硕士 广告设计 研究生18 苏娜 女 1984.5 助教 学士 美术学 本科19 马奕兰 女 1980.9 讲师 学士 室内设计 本科20 娜仁格 日勒 女 1984.9 助教 学士 美术学 本科21 周 易 男 1976.10 助教 硕士 美术教育 研究生22 王志伟 男 1980.6 助教 硕士 美术学 研究生23 丁诗瑶 女 1982.6 助教 在读博士
5、广告设计 在读24 陈双根 男 1983.8 助教 硕士 国画 研究生25 李烨林 男 1986.12 助教 硕士 艺术文化 研究生26 张同媛 女 1986.8 助教 硕士 视觉传达 研究生27 孙佳 女 1982.5 助教 硕士 美术学 研究生3这只教学团队知识结构合理,教师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近五年来,公开发表论文 30 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和画册 8 余部,多幅绘画作品在各级各类画展中入选或获奖。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对包括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根据我校美术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采用“2+1.5+0.5”分段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对四年制美术学
6、专业学生根据学制采取三段培养。一、二年级为第一段,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方向,统一进行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上学期为第二段,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专业方向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后,根据自身的专业状况及兴趣志向,选择专业方向,接受美术专业方向课程,四年级下学期为第三段,学生进入中小学或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并进行论文答辩和创作展。这种分段培养模式,各环节紧密联系,既保证了学生扎实的美术专业基础,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拓展与提高,对学生的应用型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四、专业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一)构建有特色的社会与教学相联系的教学体系,面
7、向区域经济、文化实践和市场需求建立具有较强应用性4的美术学专业应用方向,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保证原有的传统专业油画、国画的基础上再建立 1 个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 (二)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应用型的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美术学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与应用能力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将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与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逐步从美术教师到各类美术应用人才,还可以是跨学科的艺术设计人才,强调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构建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三大类别;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专业方向任选课五大模块,让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
8、面和扎实的专业基础,适应多元化工作岗位的需求。(四)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和陈式化;改变课程执行中重课堂、轻运用的问题。课程和岗位融通,教学中紧扣每个知识点和技法环节,深入市场和应用实际,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紧密衔接。 五、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训提供全方位保障(一)美术学专业已建设绘画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验实训中心、摄影实验实训中心、版画实训室、书法篆刻实训室、工艺制作与绘图实训室等七个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同时建有美术作品展示厅、5美术作品收藏室、美术静物展示厅,很好的满足了美术学专业办学规模和教育教学的需求。(二)本专业在校外建立了稳定的实训与实习基地,
9、其中写生基地 6 处:前旗乌梁素海、中旗呼鲁斯太、乌拉山原生态森林区、陕西米脂姬岔写生基地、安徽宏村写生基地、河南太行石板岩乡等;教育实习基地 13 处: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巴彦淖尔市第二实验小学、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小学、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六小学、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六中学等;设计制作实践基地 2 处:乌拉特中旗硕彩珠宝发展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亚光家和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以上条件能够满足美术学本科教学需求。近四年先后派出 420 人次进行了实习实训,成功举办写生画展 3 次。五、质量保证体系(一)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运行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完善了多项教
10、学管理规章制度,涉及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教学组织与教育研究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坚持教学督导、教学秩序抽查和领导听课等制度,切实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6的健康运行。制定了艺术系教师考核制度等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稳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坚持常规教学检查,每学期开学初、期中、期末三次对全校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教学秩序,对任课教师误课、迟到、私自调课等现象进行了通报批评,起到了规范教学与警示作用。(三)构建教学工作评
11、价体系,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建立以院级教学状态评估为核心的校院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全面评估,了解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教学环节,并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系统地监督与控制,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针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调整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六、特色发展 (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优势 美术学专业在校生在各种比赛中屡屡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美术学专业在校生主持校级课题 3 项,其中重点课题 2 项;50 多人次的绘画作品在各级各类展览中入选或获奖。 7(二)学科社会服务优势多年来,美术学专业教学团队注重发
12、挥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参与地区艺术素养培训工作,近几年来团队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主要有: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巴彦淖尔市人大休闲凉亭的绘画;巴彦淖尔市国税局文化展厅历史题材作品创作;巴彦淖尔市河套公园历史题材昭君出塞石雕;巴彦淖尔市蒙古族幼儿园校园装饰壁画等。另外,大多数老师都是当地美术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其中一人兼任巴彦淖尔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人兼任巴彦淖尔市妇女书画协会副主席,长年承担着当地美术创作与美术研究的任务。总之,本教学团队社会服务成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七、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师德建设。认真遵守学校有关部门制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师德
13、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2.稳定现有人才,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每年有计划地选派 12 名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参与科学研究,扩大学术视野,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每年邀请 12 名全区著名学者到我院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意识。8根据专业需要,每年聘请 12 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或客座教授,直接参与并指导教学科研工作。3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学历结构。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定期的进行网络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教学技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搞好院内学术报告制
14、度,加强院内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创造条件,开展跨学科、跨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专业的影响力。(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加强课程建设。根据学校定位,合理规划课程建设工作,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3.建立健全教材选用机制。在教材的选用上严格把关,保证本专业开出的每一门课程都选用国家最新最优教材。(三)强化团队的科研意识,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大力支持教师参加校内外交流与合作,使教师能掌握本学科领域的新动态,并通过学术交流强化科研意识。9河套学院艺术系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