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部门)领导班子三年履职计划总结报告填报单位(公章 ):外国语学院单位负责人签章: 吴显友填 报 时 间: 2013. 01. 2122010 年,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按照学校统一要求,从发展目标、学科特点和工作职能出发,制定了本单位领导班子三年履职规划,梳理了工作思路,确定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措施。现将我院三年履职规划的完成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三方面做如下汇报:一、履职计划完成情况(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1.完善学院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把支部建立在教研室和年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学习力。三年来班子充分发挥“举好
2、旗(发展之旗), 带好路 (发展之路 )”的作用,坚持“规 范、发展、和谐” 的工作理念。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各种资源实现更合理配置。2.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密切与广大师生的联系,建立起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3.坚持科学治院、民主治院。充分发挥双代会、教授会的作用,确保教职工对学院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维护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和统战工作,发
3、挥工会、团委和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院通过三年的建设,全体教师基本形成“ 创优和争 优” 和“争干工作和干好工作”的良好风气。4.以创建“五个好” 基 层党组织为目标,扎 实开展党建工3作;以建设学习型党总支和党支部为抓手,服务学院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以文化建设为主线推动良好院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二)人才培养1.英语、日语专业本科教学(1)教学运行及教学管理规范有序。严格实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形成了一个由人才培养方案、日常教学管理、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实习实训组成的科学、实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2)调整原来的二级管理模式为三级
4、管理模式。通过竞聘上岗方式,确定各级教学单位的主任、副主任人选。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3)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教学督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等人员组成,分管教学领导担任组长,充分发挥了教学督导作用。教研室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近年来,教授、副教授一学年内为本科生授课率为 100%,教师网上评教平均分为 91.04 分,有 40 余人次老师获得院、校级教学优秀奖、校级最受毕业学生喜爱的教师称号。(4)新专业与质量工程建设2012 年,我院成功申报翻译本科专业,于 2013 年开始招生。新增 3 个校级质量工程项目(1 个校级精品课程:日语精读 I,1 个校级特色
5、专业:日语专业,1 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英语与信息技术),目前学院有 10 个市、校级质量工程项目。 (5)教改与教研。获得 4 个校级教改项目,1 项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公共外语教学 4(1)我校公共外语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四、六级过级率应逐年提高。 (2)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大学英语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形成初步成果。 (3)在学校教务部门的支持下,牵头建立大学英语教学校内协调组织,及时通报、研究协调外语教学中的问题,把握外语教学动态,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3.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6、1)硕士生导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有硕士生导师 24 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 17 人。(2)调整学术性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二者之比达到 1:2.5。(3)适度控制招生规模,着力加强内涵建设。研究生招生生源较好,一志愿录取率在 80%(仅专业学位有少量调剂),目前有全日制研究生近 300 人,在职教育硕士 70 余人。(4)加强就业指导,研究生就业率在 95%以上。4.学生工作特色鲜明(1)“全 员育人,三 维评 价” 人才培养模式。三年来,学院学生工作坚持培养学生“开放、个性、专 注” 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工作体系,实施学生能力素质拓展培养计划。实施教学管理、辅导员管
7、理、学生自我管理三位一体,推行“全员 育人,三维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整体呈现良好的“ 积极、主 动、健康、向上” 的学 习风气。三年来学生工作队伍逐渐成长,32 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2 人获得国家级表彰,6 人次获得市级表彰,10 人次获得校级表5彰。作为全校首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的学院,有 1 人获得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认证资格, 1 人获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认证资格,5 人次获 TTT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认证资格。学生上课出勤率保持在 90%以上,学院毕业生考研报考率为 34.21%,考取率为 29.03%,呈现逐年递增的势头,位居全校前列。学生专业过级率保持较高水平
8、,日语专业学生全部通过日语二级考试,一级过级率平均为 67.2%;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四级一次性过级率平均为 70%。学院2010 届、2011 届、2012 届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89.53%、96.19%、97.89%,成功签约率为81.76%、94.16%、96.86%,就业质量较高。(2)精心打造特色项目实施教学管理、辅导员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三位一体,推行“ 全员 育人,三 维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学教育有新举措主题“沙 龙” ;承办了重庆师 范大学首届国际文化交流展暨第十二届外语节;积极拓展党员 110 服务团活动,关注留守儿童;建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工作体系,实施“学生能
9、力素 质拓展培养 计划” ;开展模 拟招聘会,增强学生就业力;以赛代训、以赛代练的多面体训练营包含英语演讲、日语演讲、英语辩论、师范生技能、非师范生专业技能展示大赛等赛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3)学生获奖硕果累累2010 年集体荣誉:学生党员 110 服务团获得校“争先创优” 示范 团 、2010 年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2008 级英语师范 7 班获重庆市优秀班集体。2010 年个人荣誉:2009 级英语专业学生陈黎辉在全国 “外研社” 杯英 语演讲 比赛荣获二等奖、 2008 级钟自鸣在全国6日文作文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8 级英语专业冯琳琳获得第十四届“外
10、研社杯 ”全国英 语辩论赛“亚军奖”;2008 级李芳芳、黄思文、雷蕾、韩高原获得“全国高师技能大赛” (重庆市)二等奖、2008 级日语专业同学张洪在“市大学生日语朗诵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 年集体荣誉:学院团总支 2011 年获评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 “党员 110 服务团” 推荐为重 庆优秀志愿者团队参评单位。2011 年个人荣誉:陈黎辉在“外研社” 杯英 语演讲比赛(重庆赛区)中荣获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代远军在“2011 年重庆市大学生日文朗诵比赛”中获专业组 二等奖;罗畅在“2011年重庆市大学生日文朗诵比赛”中获日 语专业组三等奖;冉露雲、任爽荣获“第七届中国人日 语征文大
11、赛” 三等奖。2012 年集体荣誉:研究生支部获校优秀基层党组织。2012 年个人荣誉:16 人次同学在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10 级刘丽莎获得“孝化杯”全国中文演讲比赛三等奖、英语(信息技术)专业 10 级本科生卿佩、李飒飒等同学组队在重庆市首届 ISAS 大赛中以总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分获一、二等奖。5.各类培训项目成绩喜人自 2010 年以来,连续三年成功申报教育部“国培计划” ,圆满完成“国培计划 2010三峡库区、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培训(15 天) ”、 “国培计划 2011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深化课改初中英语教师培训(15 天) ”、 “
12、国培计划 2012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初中英语)置换脱产研修(100 天) ”等培训,项目经费总计 115 万元,培训学员总计 150 人。72010 年2012 年,承担了“港渝合作香港田家炳基金会扶助重庆市贫困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在2011 年 1 月、7 月、12 月对来自涪陵、垫江、黔江、开县的初中英语一线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总计培训学员 450人次、培训时间 30 天、培训经费 92 万。(三)科学研究成绩显著学院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科研奖励措施和办法,于2010、2012 年底学院召开 2 次科研工作会,评选出 10 名中青年科研骨干,按专业方向组建 7 个教学科研团队,初
13、步形成了由市/校级学科带头人、教授/ 博士、教学名师/ 科研骨干、科研团队组成的教学科研梯队,与多家学术期刊签订了合作协议,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获得校级及以上项目 19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教育部重点和青年项目各 1 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 1 项,市级项目 4 项,校级项目 11 项。2.论文、著作。根据 CNKI 检索,20102012 年,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 207 篇(含部分研究生论文),其中在权威期刊发表 2 篇,在 CSSCI 期刊发表 15 篇,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17 篇,出版著作、教材 8 部。3.获奖。郑毅主编的
14、中职英语教材获 2010 重庆市教委创新教材三等奖;杨璐僖合著(排名 2/2)的 专著获 2012 四川省社科成果一等奖;张显、王晚霞等老师参编的著作或项目分别获得省级二、三等奖。4.学术交流。承办 2012 重庆第 10 届翻译年会和重庆翻译家协会年会,积极筹办 2014 年第五届国际文体学年会;50人/次参加了包括台湾淡江大学、第五届国际文体学年会等在8内的 35 余次市内外学术会议;聘请美国国务院高级翻译Diana Li 女士、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等举办学术讲座 18余场(不包括 2 次国培和三期香港田家炳项目聘请的专家、学者);举办两届博士论坛。(四)学科建设上新台阶1.2011 年
15、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重庆市十二五立项建设的一级重点学科;2.顺利完成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为申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做好充分准备; 3.学位点建设取得成效。2010 获得翻译硕士授予权,已招收 2 届全日制翻译硕士 48 名;2011 年获得日语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新开设 2 个学术型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测试、日语语言与文化,并于 2013 年首次招收日语专业研究生;4.新建三个校级科研平台:东非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所、翻译与文化研究所。其中,东非研究中心系学校立项建设的重点研究基地。(五)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近三年来,教授人数由 6 人增加到 8 人,博士由
16、 3 人增加到 9 人,2013 年初另有 2 名博士来院工作(已签意向性协议),在读博士 7 人(日语专业在读博士 3 人)。4 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19 名教师评为讲师。(六)实现计划目标的难易度评价目标实现难度偏大。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学改革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92.高层次人才(博士、教授)数量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任务依然很重。3.科研的数量和质量依然不足,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偏少。4.学院的教学科研硬件、软件设施,如语言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平台等,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现代语言教学的需要。5.切实加强学院内部教学单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目标责
17、任制。6.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下一步工作思考1.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按照完善梯队,优化结构,提升水平,打造名师的思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想方设法引进高层次外语人才,积极为中青年教师尽快成才创造条件,如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成才工程” 、“科研创新团队”等活动。2.科研工作(1)组织好科研项目的规划、申报与管理工作,瞄准一批重要、重大的研究课题,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攻坚克难,争取在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2)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科研奖励机制,加大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积极举办、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3)建好已有的 4 个校级科研平台。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加大英语、日语专业以及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思10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探索英语专业、日语专业和英语信息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的新路子。4.切实加强系、部、室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单位的教学中心作用。5.精心打造特色项目,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6.积极组织申报教育部、重庆市各类培训项目,不断增强服务地方教育事业的能力。7.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