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 引 言 城市是经济、政治、人口、科技教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发展的中心,集中体现了本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政府管理能力。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 在众多城市化发展影响因素中,人口、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因素是最直接、最关键的 因素,因此对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 。 此外,我国耕
2、地紧缺的现状是城市用地扩张的硬约束,如何在供地规模有限的条件下更优地配置城市用地资源,也是城市化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城市化发展的研究,可以为优化配置资源,为土地供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城市土地开发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近郊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和建设最为活跃的区域,是乡村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本专题通过研究城市化发 展与社会经济、人口、土地利用的关系, 对规划期内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 为规划修编提供用地调整依据, 同时 为东西湖区今后土地供应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
3、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 ( 1)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关系定性分析; ( 2)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定量关系模型; ( 3) 2010 与 2020 年东西湖区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规模的预测。 2 以研究城市化发展关系,即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因素、土地利用因素之 间的关系为主,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同时对吴家山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定性分析。 研究的核心内容:建立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及人口因素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定量模型,并藉此预测 2010 与 2020 年吴家
4、山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 研究建立模型:吴家山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关系模型;吴家山新区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发展关系模型。 2.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东西湖区及吴家山新区概况 东西湖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为武汉市西北近郊,是江汉平原与武汉主城区的接合部,行政隶 属于武汉市。西南隔汉江与蔡甸区毗邻,东南抵张公堤与江岸、江汉、硚口三区接壤,全境东西长 38 公里,南北宽 22.4 公里,土地总面积 493.09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 366.87 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 74.40%,建设用地105.26 平方公里,占 21.35%,未利用地 20.96 平方公里,占 4.25%;全区下设
5、十一个综合性农场,两个建制镇,三个科研所,一个牧业园区;至 2002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234893 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人口 107319 人,城市化率达 54.31%;2002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GDP) 426930 万元; 人均 GDP 为 18176 元。 研究范围:按分蓄洪区的建设要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本区东部,与2. 因素与内容界定 3. 因素指标选取 (依据:定性分析成果 +专家意见 +数据分析) 4. 各因素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5. 城市化发展水平定量模型建立 (模型初步建立 +试用 +调整与修正) 6.城市化发展水平预测 1.
6、 基础与方法 (研究观点综述、资料需求设计、方法及软件基础) 自变因素预测 3 武汉市主城区接壤的地势较高地区建立“安全区”,即将吴家山镇及周围一定地域的相关城镇进行整合,构建成城镇密集建设区 -吴家山新区,包括养殖农场、三店农场、吴家山镇、慈惠农场及径河农场的部分地区,面积 136 平方公里,占东西湖全区土地面积 27.5%, 人口 万人。 一、 经济概况 2002 年,东西湖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按照 1992 年不变价, 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26930 万元,比 1992年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44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 13.9;第二产业增加值 227
7、006 万元,年均增长 22.8;第三产业增加值 125483 万元,年均增长 21.4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 1992 年的 33.8 48.5 17.7 变化到 2002 年的 17.4 52.2 29.4,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是 1992 年的 7 倍,成为推动全区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 劳动就业规模稳定。 2002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 93860 人,第一、二、三次产业 就业结构为: 。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2002 年全年完 成工业增加值 174212 万元,比 1992 年增加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52794 万元,比 1992 年增长。 固
8、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2002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75428 万元,比1992 年 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 108210 万元,比 1992 年 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64000 万元,比 1992 年 增长 。 城市公用设施继续完善。 2002 年年末全区建成区面积 k m2,比 1992 年增长km2;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 %。 2002 年新建道路建设面积 万 m2;新建公共绿地面积 万 m2。 表 1经济状况对照表 年份 GDP (万元) 就业人数 (万人) 工业总值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绿地覆盖率 () 1992 199
9、3 1994 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二、人口概况 1、人口概况 2002 年,东 西湖区人口总量达到 万人,较 1992 年 的万人增长了约 万人。其中非农人口 万人,较 1992 年的 万人增长约 万人。非农化水平为 %。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呈 态势,一、二、三产业就业比例 : : 。 城市迁入人口有所增加,迁出人口则呈逐年减少趋势,说明城市发展的经济聚集力处于增长阶段(见表 2)。 表 2人口结构状况 单位:人 年份 总人口 按城乡分 人口机械增长 社会劳动者 非农人口 迁入人口 迁 出人口 总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
10、992 1997 2002 2、人口自然增长分析 根据东西湖区人口各指标统计数据,与 1992 年相比, 2000 年人口出生率与增长率分别平均 下降和 。 3、人口机械增长分析 近年来,东西湖区机械增长人口基本保持在 万人, 1992 年以前约 万人左5 右。从机械增长人口的分布状态可以看出,迁入人口曾经在 年达到高峰万人;最低值在 年,迁入 万人; 之后进入增长阶段 。 迁出人口则在 年呈现较稳定的态势,保持在 万人左右。 年开始出现 下滑 ,近几年则保持在 万人左右的水平。 从机械净增长人口的发展状况分析, 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 万人水平,近几年有 较大幅度增长 ,在 万人水平,且有继续增
11、长之趋势 。 从机械增长人口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 结论: * 迁入人口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从产值和投资方面可以反映)密切相关; * 人口净迁入水平的增长说明东 西湖区城市发展处于聚集力阶段,即聚集力大于离心力,这也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驱动力所在。 表 3东西湖区人口机械增长数据 单位:人 年份 迁入人口 迁出人口 机械增长率 年份 迁入人口 迁出人口 机械增长率 1992 1998 1993 1999 1994 2000 1995 2001 1994 2002 1997 4、 人口就业结构发展 。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稳定增长,社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保持在的水平。劳动力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发展趋
12、势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保持在 %的水平,第二产业就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平稳上升,具体见下表。第二产 业就业人员比例下降与工业产业改造及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有关,就业结构的发展反映了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趋势。 表 4东西湖区社会劳动力就业产业结构表 单位:人, % 年份 社会劳动力 总数 社会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 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 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 第三产业劳动力比例 1992 6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三、土地利用概况 1. 土地利用现状 ( 1)东西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以 2002 年统计数据为基准分析现状
13、,东西湖区土地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建设用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占 %;未利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占 %。 2002 年东西湖区总人口为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人均耕地平方公里, 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建设用地平方公里,其中城市人均用地平方公里,农村人均用地平方公里。 ( 2) 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现状 2002 年统 计数据显示,吴家山新区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 %。其中农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 %,建设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占 %,未利用地合计平方公里,占 %。与东西湖区区域平均水平相比,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占地比
14、例高出 %,而农用地占地比例则低 %。 2002 年吴家山新区非农人口规模为万人,农业人口规模为万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 平方公里,非农人口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为 平方米。 采用 2002 年数据对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结构进行分析,具体见下表。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是全区建设用地的核心,集中体现全区建设用地的利用 方向,体7 现用地布局的必要性,体现用地规模空间配置的合理性。 表 5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结构表( 2002 年) 用地类型 面积( km2) 比例() 用地类型 面积( km2) 比例() 公共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工业用地 绿地 道路广场用地 居住用地 仓储用地 其他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合
15、计 与同类城市及国家标准比较。? 2. 土地利用指标分析(重点分析吴家山新区) 吴家山新区 2002 年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率高达 %, 其中土地农业利用率为 %,较 1992 年 下降 近个百分点;土地垦殖率为 %,较 19902 下降 个百分点;土地建设利用率为 %,较 1992 涨个 百分点;人均建设用地达到平方米,较 1992 年 上升 平方米。 土地利用指标显示: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长, 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有所提升,规模相应下降,土地利用开发程 度上升。 表 6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指标一览表 项 目 1992 年 2002 年 1990-2002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率( %) 建设
16、用地 土地建设利用率( %) 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人) 城镇人口人均城市 居民点用地(平方米 /人) 农业人口人均农村 居民点用地(平方米 /人) 农业用地 土地农业利用率( %) 土地垦殖率( %) 8 人均耕地(平方公里 /人) 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平方公里 /人) 林地覆盖率 四、城市化发展水平 根据数据分析, 2002 年吴家山新区城市化率为,比 1992 年提高了。 表 7吴家山新区城市化率统计表 单位: 年份 城 市化率 年份 城市化率 1992 1998 1993 1999 1994 2000 1995 2001 1996 2002 1997 评价城市化水平不能仅从城市化率考虑
17、,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 第二部分 土地利用发展分析 一、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统计分类方法的统一性,选择吴家山新区 1992 年和 2002 年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1992 年到 2002 年,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中 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 呈下降趋势, 建设用地及水域 呈增加趋势。充分体现吴家山新区以建设 用地需求为主的用地发展特征; 表 8吴家山新区 1992 年和 2002 年土地利用比较表 单位:平方公里 年份 耕 地 园 地 林 地 牧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 1992 9 2002 1992 -2002 二、土地利用指标变化分析 吴家山
18、新区 1992 年到 2002 年的土地利用指标统计数据表明: 吴家山新区人均耕地不断下降的同时,人均建设用地不断增长,土地建设利用率直线上升;土地垦殖率和 土地农业利用率逐年下降,林地覆盖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 土地利用率 ; 城市人均用地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 表 9吴家山新区土地利用指标统计表 1992 年 1995 年 1997 年 2001 年 2002 年 土地利用率( %) 土地建设利用率( %) 人均建设用地(平方公里 /人) 农业人口人均农村 居民点用地(平方公里 /人) 非农业人口人均城镇 居民点用地(平方公里 /人) 土地农业利用率 (%) 土 地垦殖率 (%) 人均
19、耕地(平方公里 /人) 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平方公里 /人) 林地覆盖率( %) 三、建设用地发展分析 10 建设用地发展分析主要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内部结构变化(主要从居民点用地及交通用地方面分析)、建成区发展等方面展开。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其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与交通用地是建设用地增长的关键。因此研究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交通用地分别进行深入分析。 ( 1)建设用地总量分析 表 10 吴家山新区 建设用地面积变化 单位:平方公里 项目 1992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总量 年增量 年增率 /% 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情况分析: 从建设用地年增量变化情况分析: 从建设用地年增率变化情况分析: 1992 年 1995 年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增加 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扩展贡献率达到约 %,工矿用地扩展贡献率约 %,交通用地扩展贡献率为 %。 用地 的发展在主城区占有主导 地位。 ( 2)工业用地 分析 工业用地占吴家山新区建设用地的 %,其发展变化是近年来吴家山新区用地发展的主要用地类型,因此是研究的重点。 1995 年 -2002 年吴家山新区工业用地增加 平方公里,与前一阶段相比,1995-2002 年独立工矿扩展贡献率有明显提升, 表 11 吴家山新区各类建设用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