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体验之桥 开探索之路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感悟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 ,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完了“圆的面积” ,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
2、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 6 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 。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 3 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 ,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三、合作交流
3、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 ,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 1/4、9/25、17/40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 2 或 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
4、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 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 25 元零钱,买一件 98 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 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 2 元,爸爸最后的钱是 25+2=27 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 121103、279+98、279+102 等习题。 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作为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