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25871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摘 要: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延伸,金融消费者受到法律倾斜保护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应当意识到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重要性。而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还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这就使得我国必须尽快颁布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并且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以顺应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完善。从法律角度来看“,消费者”的定义是指为了个人和家庭使用的目的而购买特定货物或者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金融消费者不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更加是我国经济法论文“ target=“_bl

2、ank“经济法的基本主体。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中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所谓消费者,就是和供应者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相对的消费者,金融行业也不例外,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也就因此而生。但是我国关于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金融消费者的定义及其基本权利。(一)金融消费者的定义。金融消费者只能是个人,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不包含在金融消费者的范围之内。如果紧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定义,虽然实际生活中,在金融机构的对公业务中,常常存在“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与金融机构发生的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购买

3、消费行为,但因为双方没有地位强弱差异,就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体现的保护弱者的理念,因此排除在外。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的话, “其他法人和社会组织”也是有可能转化为弱者地位的。另外,这些购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行为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及个人的生活需求,即纯粹的生活消费,个人投资性的行为被排除在外。笔者认为,随着个人生活水平及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每个家庭及个人的投资和理财行为成为一种必然,如果严格地将其归纳在保护范围之外,很难将其同家庭生活需求划分开来。有学者的观点指出, “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了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但是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之后又使其重

4、新进入流通领域而转卖出去的除外”笔者就认为,这一观点既肯定了金融消费者和普通消费者的共同之处,又指出了金融消费和投资的区别之处。由上可知,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殊性,就使得金融消费者与一般消费者存在不同之处,有必要进行特殊研究和采取保护。(二)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参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金融消费者的基本特性,我们可以把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归纳为 8 种,即金融消费安全权、金融消费知情权、金融消费自主选择权、金融消费公平交易权、金融消费者隐私权、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金融消费损害赔偿权和金融消费者结社权1。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存在的不足。(一)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上的

5、不足是造成金融消费者权利受损的根本原因。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的较晚以及开放程度的不高,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竞争意识不强烈,服务意识就更加淡薄。我国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也有待创新,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长期以来只是以稳定国内金融秩序为主,忽略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全部上市股份化,金融机构自身也在转变思想意识,国有银行也要像民营公司一样自负盈亏与其他股份制银行同台竞争,比拼服务水平2。只有在竞争中求发展才能增强国有金融机构的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服务意识,相信今后的金融机构才不会依靠自身的垄断优势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不足也是金融消费者

6、权利受损的直接原因。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片面的只以增加利润为目的,并没有以为客户服务为中心,使得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得不到重视,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才有金融消费者在银行的营业柜台上不断的存取一元钱折腾占用银行资源的激烈行为发生6。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只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今后的战略规划,才能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要。金融机构还应加强企业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引导,及时地与客户沟通了解服务的不足,提倡利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来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匮乏和反向识别金融诈骗。能力不强,也是导致金融

7、消费者自身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金融消费者不明确自己权益受到侵害之后的自我救济方式,甚至不指望能够得到赔偿,自身保护意识淡薄。随着金融消费者不断加强金融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相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权利,这将更加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成长和完善。三、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的措施。(一)法律制度上的完善。1.要尽快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首先,应当在立法中明确“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我国现有法律只存在对金融秩序的规定,没有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具体规定,因此,应当及时加入“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才能更加有力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特殊权利。法律对“金融消费者”的界定应当从金融消费者也是

8、消费者这一本质出发,明确其在金融市场中保护弱势群体的立场7。其次,应当加快制定专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我国证券法 、 商业银行法 、 保险法等金融法律中都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相关规定,但都是在总则当中的一项目标性说明,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范围或者是救济措施等等,这都难以实现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具体保护。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只是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但是金融市场远比一般消费市场专业和复杂,这就需要制定专门具体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金融消费者的的合法权益。2.明确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倾斜性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范围如果能够

9、被法律确定下来,就能有效的避免金融机构利用“格式合同”逃避义务、加重消费者责任的行为。金融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受尊重权、损害赔偿权和结社自由权等都应当充分写进法律当中,这一进步对我国金融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具有极大推动意义。而且金融市场纷繁复杂,金融机构天然的占有垄断的信息和专业的人才,使得金融消费者势单力薄、很难与之抗衡。因此,专门的立法要适度向金融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4。(二)机构设置上的完善。1.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划分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机构。我国目前的实际是金融行业逐渐成为混业经营,而金融业管理机构却是分业管理(分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头分管) ,缺

10、乏统一的政府机关承担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职责。我国目前至少应当使得现有的三方政府管理机构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把同样性质的金融产品的监管规定协调统一起来,以有利于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工作做到实处。充分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利才是今后政府金融措施实施好坏的一项成绩和标志,只有政府机构充分考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才能实现金融稳定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我国成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专门机构行使权力时应当优于国家对金融机构的调控职能,二者冲突应当以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为重。 “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市场监管”是政府工作职能的两端,需要政府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双方的关系,对于金融市场未来可能存在的消费问题及时加以监管措

11、施和及时的预测防范,才能防止交易中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现象。2.在金融监管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投诉窗口。金融监管机构是各个金融机构的直接上司,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以后及时向监管部们反映和投诉,有利于监管部们调查和反馈受损事实和结果。也可以参照美联储的方式,建议专门的投诉信息数据库,充分重视金融消费者的意见,利用统计技术对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落实,把问题集中处理,从制度上修改和加以保护5。(三)救济途径上的完善。1.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统一实现国家的金融消费监管职责。这一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属于行政部门,一方面监督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遵守情况,一方面直接面对金

12、融消费者,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接受金融知识教育、培训的机会,专门接受金融消费者的各项投诉。2.在国内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协会,并在各个级别的城市设立委员会8。充分利用仲裁的优势作用,快捷高效地解决金融纠纷。仲裁的相对专家专业性和裁决结果的执行性,使得仲裁成为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方式的重要补充。通过成立专门的金融案件审判庭,采纳专业的金融法律人才审理复杂的金融纠纷案件,能够对金融消费市场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参考文献:1 谈李荣. 金融隐私权与信息披露的冲突与制衡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 张新宝.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 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3 张忠元,向洪. 信誉资本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02.4 葛洪义. 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5 路泽峰. 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 蒋超良,金钟. 商业银行与西方金融运作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7 谢平. 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8 甘培根,林志琦. 外国金融制度与业务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