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关键词】 药物治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是精神病患者的首选疗法,但患者因各种心理障碍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在精神科病房中,患者藏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个别可造成自杀的危险,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服药护理,准确地按时按量给药,并保证患者服药对患者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对 52 例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2002 年 10 月2006 年 6 月在我院住院的 52 例患者中男 28 例,女 24 例;年龄最大 56 岁,最小 21 岁;未婚 18 例,已婚 31 例,离异 3例
2、;30 岁以下 29 例,30 岁以上 23 例;第 1 次住院者 32 例,2 次以上者20 例。疾病均符合 CCMD-3 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 34 例,抑郁症 7 例,癫痫性精神障碍 3 例,躁狂症 8 例。主要服用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碳酸锂、舒必利等药物。2 拒药原因分析否认自己有病,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对自己所患疾病不能正确认识,因而不承认自己有病而藏药。受被害妄想支配,认为有人要害他,怀疑药中有毒,故拒绝服药。受幻听的支配,如听到人在命令他“药不能服”等,而信以为真。有自杀企图,故千方百计地寻机藏药,以便一次吞服,达到自杀目的。服药之后有药物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是最常见的药物
3、副反应之一,如流涎、四肢震颤、吞咽困难等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严重影响衣食住行,产生抵触情绪而藏药。不能认识治疗的重要性,担心药物损害身体。3 精神病患者拒绝服药的表现形式3.1 假装积极,取得信任 若患者在病房中表现非常积极,主动协助工作人员开饭、打水、搞室内卫生,而且在治疗中也很合作,并且协助督促其他人服药,取得工作人员的信任,从而放松了对其的观察,趁机藏药。3.2 假装服药,蒙混过关 有的患者将药物送入口中迅速将药物藏于舌下、两颊;部分患者放在衣袖、口袋里,少数患者将药吐于杯中假装已送入口中并做喝水吞药物动作,还有的患者将药服下后躲到僻静处用手指刺激咽部吐出。4 护理对策通过对精神病患者上
4、述几项拒药原因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防范措施。4.1 加强岗位责任制,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给药时必须全神贯注,认真负责,切勿东张西望或与他人交谈,以防因片刻的疏忽,使患者趁机藏药。对拒药者要重点监督、检查,做好说服解释工作,防止藏药、吐药。服药后就要检查患者口腔、舌下、颊部,证明已咽下才能离开,防止藏药造成意外。4.2 组织患者集体服药 每次发药时,护士应该将患者组织起来,排队依次服药。集体服药,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观察,有利于消除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对服药的顾虑,有利于患者之间的监督。如患者对所发的药物或剂量提出疑问,发药护士应尊重患者意见,认真核对证实无误并说明情况后再发药,发药速度宜慢,注
5、意力高度集中,且由两人站立进行。一人发药,一人在旁边检查,看患者服药到口,吞服到胃后再发下一患者的药,做到严查细看,避免患者藏药。同时饮水杯采用白色透明塑料杯,服药用白开水,这样便于观察。4.3 对经常假服药者要加强护理措施 一旦发现假服药患者要书面、口头交班,让全体护理人员在发药时重点观察这些患者。对一贯假服药者,每次服药时提前或最后单独进行,便于仔细检查,同时可避免其他患者学习其假服药方式。4.4 对药物反应积极处理 治疗精神病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有影响,可产生许多复杂的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药物的基本知识及其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注意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发现不良
6、反应须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向患者解释这些现象是属于药物的反应,是暂时的,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使患者能继续服从治疗,安心休养,协助患者获得最佳的适应状态,主动接受治疗,确保药物治疗效果。4.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根据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宣传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使其了解药物治疗的目的,主动配合治疗。巧妙地运用暗示,通过细心观察、热情地解释、和蔼地劝慰等言语、行为树立威信,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是在忠诚地为他们服务,从而解除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进而产生信赖感、安全感和康复的信心,取得患者的合作,乐于接受治疗,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6 采取其他方式给药 对多次有假服药行为者可改换给药途径,建议医生给予肌注或静脉点滴药物,待服药合作后再行口服给药。总之,笔者认为,单纯依靠患者自身对治疗的依从性,不能保证药物治疗顺利进行,对所有精神病患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耐心、信心、责任心,善用敏锐的观察力,在熟知患者假服药方式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看患者服药到胃,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并给予解释性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能逐渐减少并制止精神患者假服药,保证药物治疗按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