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论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特殊性 特殊路径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大都办学时间较短,校园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积淀不足等,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特殊问题和困难,这就决定了要提升我国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通过一些特殊的路径才能实现。 1996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到 2010 年底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已达 1100多所,高职在校学生 800 多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俗称“半壁江山” 。但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大都
2、是在过去的中专、技校基础上创建的,底子薄,起步晚,条件差。近几年通过国家、地方、企业和高职院校自身的不断投入,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的硬件建设上,而作为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校园文化建设,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校园文化建设在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结合现状,探讨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一、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特殊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反映师生共同的信念追求和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 它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
3、份特质,是学校的灵魂,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由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队伍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腾飞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面向生产的第一线,直接走向国家建设的主阵地。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状况决定了学校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过去在中学阶段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差,书本理论学习兴趣不高,考试成绩偏低,缺乏信心。但是他们精力充沛,
4、活泼好动,对各种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校如果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让他们学技能、学实践、学做人、学交际,寓教于活动,以气氛影响人,以活动引导人,从而锻炼和展示他们的各种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品格,培养他们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走技术成才之路。 (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同样是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的教育方针。当今我国对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渴求,决定了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以便适应多种岗位需求的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有较高思想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而校
5、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和育人氛围,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不仅对高职学生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而且在完善和培养学生的人格,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提升精神境界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 (一)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校园文化难上档次。大多数新升格的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缺乏,导致其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等问题出现,因此不易开展大型活动或者增加新的活动内容;近几年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少学校不得不重新征地,建设新校区,根本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此外这些院校的生源较差,学生素质较低,所以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也难以上档次;
6、 同时,文化建设的投入见效慢,也影响学校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积极性;新升格的职院往往还存在一种倾向,即重规模发展,追求办学效益,重硬件设施建设,追求办学条件的完善。对短时间内不易见效又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就在紧张和忙碌中被忽略了。 (二)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不足。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要素共同构成的一种整体性文化。它需要长期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都建校时间比较短,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他们首先面临的是硬件建设以及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他们在校园的建筑设施、绿化美化、教学设备、生活配套等方面进行大量
7、的投入,往往在短期时间内就可以把漂亮的校园,崭新的设备,完善的制度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但他们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文化底蕴薄弱,文化积淀明显不足。 (三)经验缺乏,难有借鉴。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目前还处在初步探索之中,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可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既不完全等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更不同于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目前大多数高职高等院校虽然都有文字性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等,但往往带有一般性、模仿性,缺乏个性和适用性,很难操作,更难实行。校园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 (四)学生在校周期短,文化活动持续性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学生在校周期短,三年制学生在学校
8、的时间一般是两年半或两年,个别甚至仅有一年半。加之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大量的校外实习实训,学生在校的时间就更少了。许多校院文化活动很难在同一届学生中持续完整地开展下去,难以形成经验,即使形成经验也不容易传给下一届,使得每一年的活动都要从头带起,这又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五) 校园文化建设中本身还存在一些偏见。一是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轻视精神文化建设;重视学科知识教育,轻视人文知识教育。在这样的院校中,人们明显地感到精神文化的滞后与缺失,表现出了“一手硬而另一手软” ;二是重视课外文化活动而轻视课内文化建设。许多院校都比较重视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和活跃了
9、师生业余文化生活。但很多时候,第一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了;三是重视学生的文化活动而忽视了教职工的文化建设。在许多院校中,一提到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学生中开展活动,如何教育和培养学生。而作为施教者的教职工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往往被忽视掉了。 三、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路径 (一)重新定位校园文化,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在新的历史时期校园文化能赋予广大师生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我们必须重新定位
10、校园文化。当师生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形成的浓郁的精神氛围中, 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不自觉地形成这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它将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广大师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水平,不断改造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规范,有利于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格品德的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稳定发展,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因为它熔铸着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因此要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活动,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把校园文
11、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将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力提高人文素质和加强科学精神教育。要加大“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的进度,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中去,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精神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如,对理科学生,要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生,则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 (三)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搞好校园舆论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仅仅依靠组织力量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充分利用各种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日或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
12、。办好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校园节日和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牢牢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结合学生的特点构建学生健康发展的舆论平台,引导网络、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等阵地,成为校园文化健康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文化社团:如通讯社、音乐协会、棋牌协会、书画协会、文学社等,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 (四)引入企业文化,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学业教育和技能提升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还可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帮助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选择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
13、职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尽量与学业教育和技能的提升相结合,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充分地学习、运用和巩固专业知识。学校要利用各种契机,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举办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以及小发明、小制作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长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性。要精心打造学校的人文环境,在校园的整体规划、景观设计和环境建设中,都要把文化要素渗透其中,力争使校园的建筑、山水、园林、道路、灯具等既达到使用功能,又达到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在校园内的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作品,如雕塑、文化墙、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等,营造高尚健康的文化氛围,把学校的环境真正建设成适合人才培养的环境,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阳旭.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与职业,2009(02). 2宋希涛,李敏.新升格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2). 3张书明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