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研讨会发言稿范文我来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诗文体,作为心灵的产物,小诗才更接近诗的本质。我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心灵之音,对文体的追溯,要观照语言的初始。我的认识主要是:人类从混沌中走出,渴望交流,这是散文的起源。交流就是叙述,从这个角度说,散文具有“元”的意义,因为任何文本的形式,都离不开叙述。但是我们还会看到,除了交流叙述,面对万物,人类还有自我内心感应的冲动,这是心灵与万物的碰撞,破空而来,绝尘而去。所以我又认为,心绪飞驰为诗。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称之为自然的声音,宇宙的声音,或者说自然和宇宙的“回声” ,这就是“元诗” ,也就是“原初之诗” 。所谓诗的本质,即本体的内核就在这里,而这是
2、不可改变的,变了就不是诗。基于这个认识,我还认为心绪飞驰为诗源自于诗的思维方式是跳跃性的,那么诗在文本形式上就不可能太长,太长就难以保持张力,也难以体现诗性。至于叙事为主的长诗,本质上是利用了诗的形式。我所以提到这些,就是因为我读于 xx 诗歌的那种期待,因为 xx的诗按现在人们的分类,基本都是短诗、小诗,而这正是我所关注的类型。读他的诗,我就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好像他对语词天生具有一种自动筛选的功能,并最终形成具有阅读意义的诗。最近,于 xx 把他的诗观作了一个概括,实际上这些认识在他已经公开的文字中都曾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主要就是“生命诗观” ,我觉得这和我刚才谈到的“面对万物,人类还有自
3、我内心感应的冲动”是一致的,实际上这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索,而这恰恰是区别诗人与非诗人、伪诗人的分水岭。第二个问题,于 xx 诗歌的诗性营造所谓诗性,就是强调诗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特性。我理解的诗性,就是诗性思维作用于语言的结果。诗性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线性思维以及其他常规思维定式,它具有悖常性特征,此外还具有想象的特征和创造新的境界的特征,比如“移情”就是诗性思维下的结果。我读于 xx 的诗,有一个很强的感觉,就是诗性的体现一是抓住瞬间的感受入诗。这类诗往往最切合诗的本质,比如嘿!江南 , “匆匆拨通你/其实没什么事情 /就为让你听一听/这初雪的声音” ,这当然是突如其来的想法,不为别的,就是让
4、你听听初雪的声音,这同诗词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歌忆 , “我老了/那支歌依然青葱/哼着它/我的心长出翎子来” 。这种经历我也有,听老歌,听着听着,莫名其妙地伤感起来,触动了心底的那层茧子。二是自然抒写,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说实在的,我总替那些绞尽脑汁的诗人感到累,其实你写得累,读者也会跟着累。难道诗人们就不知道,越是自然的,精简的,就越接近诗的本质。我读于xx 的诗就不这样,我觉得那诗是从他心底涌出的,天然去雕饰,而到了我这里,又变成了我的生活感受,勾起我对生活的回味。我想,审美到了这种程度应该是最佳状态。当然,自然抒写不是不讲技巧,而是看不到表意的主动性,技巧和修辞都藏在
5、了背面,这正是于 xx 自己说的不谈“技法” ,而是怎么“表达” 。比如微诗欣悦 , “一声鸽哨/让一脉秋水/ 涨成春潮”,很明显,这是移情。小诗苦菜 , “苦心孤诣/为你开放/ 别嫌朵儿小哇/我已使出/ 全部的力量” ,这又是象征。特别是九月菊花香, “我把滔滔的花香屯住/只等狐妹妹一声娇语 /别逗了,哥哥,开闸吧 ”这里有场面,有叙事,有谐谑,但意象充盈,让人在回味中有微笑。实际上,越是这样的诗越具备诗学价值。三是赋予语言的张力。实际上在诗性思维下,诗人在结构句子或组织语言时会有意无意中呈现出一种张力的状态,从而使诗性成为一种可能。在这方面,我觉得于 xx 具有一种较高的驾驭能力。这是我在
6、几年前读到他的诗时一个突出的感觉。从语言的组织中获得张力的途径很多,我们来看于 xx 是怎么获得的“河水卷走我的鞋子/剩我/在时光的岸边” 旁观 ;“一双鱼在屋脊上/搁浅、打挺/海呵海/ 就在他们的头顶/波平如镜” 双鱼 。在这里“时光”和“岸边”打破了现有语言规则,建筑上的鱼吻被赋予生命意义,意象由此被激活,产生诗性和张力。“扔一块石头你就走了/却不知在你身后 /那清清的水上/荡起了/多少漪沦” 水的心情 ;“当那人推开房门/惊喜地发现/ 山河早已易色/原本一个人的天地/如今/是两个人的” 初春谐谑曲,又名顽皮的云 。情感是复杂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后果,而这正是留给读者的地方。这里隐含于文字之
7、中的内容,远远大于字面意义,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张力由此而出。还有,刚才提到的“一声鸽哨/让一脉秋水 /涨成春潮” ,也是抽象与具象并列并相互渗透,从而产生出强劲张力。“月光轻脆/夜风清凉/我俩在静寂中/相视一笑/ 我是你的近处/你是我的远方” 无言 ;“手拿隐身草的姑娘/就躲在前面/ 一朵蜀葵花/作出个绿叶的样子/藏得真深呵/ 我赞叹着/绕开花丛/ 向远方搜去/身后传来 /低低的笑声 ”爱的迷藏 。这里的“远”与“近” ,“前”与“后” ,都属于二元对立的矛盾修辞,呈现出一种文本的张力结构。还有一种情况:“一朵花/在春风与春风的间隙里 /想了想秋天” 瞬间 。标题是“瞬间” ,本身就蕴含了与“
8、长远”的矛盾,心态的时空变化赋予诗歌以张力。由此可见诗歌语言的张力变化,反映了事物内在的本质,扩展了诗歌的容量,体现了一种诗歌的厚度和意味,使诗歌更加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意义任何文本都可以有,而意味属于艺术,对于诗歌尤其如此。第三个问题,于 xx 诗歌的内容本来我想用类似于新田园诗人或者浪漫主义诗人这样的说法给于 xx 做一个定位,可是我失败了,我无法归纳。从内容上看,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是写景的,但诗人的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诗人的情作为创作主体之于所见景物犹如水漫金山,无所不到。所以如果让我说是“诗言志”还是“诗缘情” ,我毫不犹豫地说首先是“诗缘情” 。这种情来自诗人
9、对大千世界的深切感触,特别是往往还寄寓着诗人对于时代与社会的深沉思索与感慨。这里我想说一下废河这首诗废河里突然水满了废河已多年没见过洪水老哥俩热烈地拥抱着浑浊的泪水流出来废河里突然水满了河底的庄稼不认识洪水等他们从颤栗中回过神来才知道已经跑不掉了桥上的农人是探监的老母眼望着水牢中自己的孩子一句话也没有讲应该说,这也是诗人眼中所看的景物,但触景生情,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我想不同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结果,而我读出的是一种忧患的意识,一种悲悯的情怀。本来么,多年的废河再也没有流水,农人们在河底都种上了庄稼,可是废河里突然水满了,淹没了庄稼,这里有喜有悲,悲喜交集,那种说不出道不来,撕扯不尽的情感纠缠在诗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段表达出来,在人们心中留下回响。所以我说,为人要坦荡,为文要纠结,好的诗歌就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