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临床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肢体抖动性TIA(limb shaking TIA, LS-TIA)为一种少见的TIA发作类型,易被误诊为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或椎体外系疾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我们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诊断的4例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住院诊断的TIA患者391例,其中LS-TIA 4例(约1%),男3例,女1例,均以肢体的发作性不自主抖动为首发症状,不伴有意识障碍。4例均有高血压,3例有高脂血症,1例有脑梗塞病史。均排除其他疾病,诊断为LS-TIA。,4例患者基本
2、临床特点,4例患者辅助检查结果,4例患者治疗措施及转归,讨论,Fisher等1962年报道了伴有对侧颈内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肢体抖动综合征,此后引起学者的重视并对该综合征进行了研究。由于LS-TIA属于少见病例,其发作常表现为一过性,易被临床医师所忽略本组4例LS-TIA患者占同期TIA患者的1%,可能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够,临床漏诊或误诊有关。随着神经影像学及脑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程度加深,近几年LS-TIA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发作性肢体抖动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一种少见表现,通常发作肢体对侧存在颅外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者闭塞。也有研究证明LS-TIA也可见于颅内大血管病变
3、,如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前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倪俊等研究证实从颈内动脉起始至大脑中动脉M2段严重狭窄或闭塞均可以导致LS-TIA的发生,提示LS-TIA可以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的病变。另外烟雾病也可有类似发作本组四例患者三例存在颈内动脉系统狭窄,与文献报道相一致,说明颈内动脉系统狭窄为LS-TIA的临床重要特点,体位改变、Valsava动作、长时间站立、颈部过伸或抗血压治疗使血压过度降低等常诱发LS-TIA发作,提示任何引起脑灌注减低的原因均可导致LS-TIA的发生;本组四例发作诱因与文献相符合,均在运动后或过度降压后发作肢体抖动。,Firlik等对比LS-TIA患者血管重建手术前后脑血流
4、量的变化,发现改善血管狭窄以后颅内的脑血流量出现增加的同时,肢体抖动性发作消失,并认为颅内局灶性血流动力短暂的不足会导致发作Bogousslavasky J等对51例分水岭脑梗塞的患者研究显示其中12%临床有LS-TIA发生,支持低灌注是LS-TIA的发病机制本组四例患者均存在血管狭窄的基础,多在运动或血压降低的情况下发病,考虑与文献报道低灌注为其发病机制相吻合,LS-TIA发作时表现为一种不自主运动,以抖动多见,还有跳动、摆动、颤抖,舞蹈样或粗大震颤样外观通常累及一侧肢体或单肢,也可单独累及单侧手,有时可见于双侧上肢,但并不对称本文2例累及四肢,1例双侧上肢,1例双侧下肢较少见,可能与病人描
5、述不准确或其发病少见形式,或许与血管病变程度及脑缺血程度有关。,LS-TIA常表现为发作性、无意识的肢体抖动,和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相似,易误诊为Jackson癫痫,与Jackson癫痫相比较,LS-TIA多在姿势改变或运动状态诱发脑血流降低的情况下发生,发作时无意识改变,从不累及面部和躯体,无强直性发作及发作后Todd瘫痪,发作期脑电图无癫痫样放电,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而对抗凝、血管重建有效本组四例患者三例行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而血管成像检查有大血管狭窄,抗凝、扩容或血管重建治疗有效。临床支持LS-TIA的诊断,LS-TIA治疗上主要是增加脑血流,改善脑灌注,以减少卒中的发生。血管重建是治
6、疗该病最有效的伴发,内科保守抗血小板聚集、扩容、抗凝治疗治疗能改善预后,待侧支循环形成,临床发作可能终止,郑洪波等6总结LS-TIA临床特点如下:(1)发作性的不自主肢体抖动或不伴有肢体无力;(2)单侧肢体或双侧肢体受累,但通常面部和躯干不受影响;(3)无意识障碍和肢体痉挛;(4)与体位或运动有关,多在直立、行走或说话时发生;(5)血管重建、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能改善预后;(6)脑电图无癫痫样放电;(7)颅脑CT和MRI检查可能发现分水岭区脑梗死和低灌注;(8)MRA或CTA或DSA提示颈内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9)血管重建是治疗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总之,LS- TIA是一种少见的TIA类型,容易被误诊,由于其可进展为不可逆的缺血性脑卒中,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当患者出现发作性肢体抖动时,尤其存在卒中危险因素时,要考虑该病的可能,才能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LS-TIA患者以预防卒中的发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