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第一章 绪论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a.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研究 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 d.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二、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在我国,地理学属自然科学,而城市地理学常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一、城镇和城镇的区别: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二、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 城市的行政地域;2) 城市的实体地域; 3)
2、 城市的职能地域;三、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五大特点:(l)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大面积森林、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结起来,没有间隔。(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3、。(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 2500 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四、我国现行的设市、设镇标准:现行的设镇标准:20 000 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 2 000 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 20 000 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 2 0
4、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表 21 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_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一、城市出现的具体时间:城市形成于原始公社制社会的末期。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气候条件与城市分布:中纬度降水 400mm 以上的半湿润、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存在城市的两种情况:(1)海拔高、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2)能接受海洋的调节 三、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纬度分布:1.集中在气温适中,又有适度降水的中纬度地带,主要在南北纬 2560;并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
5、度缓慢移动。2.在低纬度地区的大城市有两种区位:一是高而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二是低纬度受到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3.在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都在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地方。四、城市腹地概念: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制约。 五、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_中心位置: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
6、区域的重心位置。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门户位置(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六、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1、沿河城市区位,可分成六种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渡口) 、河口2、海港城市的区位,除了河口港类型外,还有位于海湾(如青岛、大连) 、岛屿(如香港、厦门) 、陆连岛(如澳门) 、陆岬(如开普敦、直布罗陀)等其它位置类型3、铁路:枢纽位置:主要枢纽、一般枢纽、次要枢纽和专业性枢纽通过位置:若城市有两个方
7、向的铁路对外联系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七、不同类型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1 城市化定义一 城市化的概念1.城市化反映了乡村变为城镇的一种复杂的过程。-_2.城市化的基本定义: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3.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定义:
8、人类学 城市化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经济学 城市化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经济活动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非农化的过程。 地理学 城市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转换与集中,也是地域空间变化的过程,一是城市数量增加、二是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 4.城市化的内涵:A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人口转变)B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产业转变)C 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地域转变)D 城市化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生活方式转变)E 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的过程。F 城市化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
9、善和扩张过程。二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1.美弗里德曼城市化过程划分: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的集中,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物化了的实体过程。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展过程。是精神的抽象的过程。2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a.按照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对比关系划分。同步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趋于一致,能够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经济的同步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城市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产品基本相适应,是一条比较理想的城市化道路。过度城市化: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并且进入大都市
10、,城市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形成大量的失业人口和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人口,带来严重的 “城市病” 。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工业化的水平。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同步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滞后城市化b.按照城市化物质要素转变与非物质要素转变的组合关系划分。正统城市化: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的地域扩散,物质性转变与非物质性转变协调发展。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有城市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的地域扩散。即只有表面物质性转变而没有实质的非物质性转变。逆城市化
11、(郊区城市化):指城区人口向郊外迁移,因同传统的人口向城市迁移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叫逆城市化2 城市化的机制一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_原因: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农产品的剩余 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农业人口的剩余二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大题)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现代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集中,使小城市变为大城市(城市化) 。同时,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又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商品与劳动力市场。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的现象在城市化第二阶段非常明显。城
12、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同步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滞后城市化美诺瑟姆于 1979 年提出城市化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条稍被拉长的“S”形曲线。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现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加大,市场交换频率在加快,因此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也就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集团化,跨国公司增多,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关系,进一步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对城市科教文卫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特点是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使第三产业不可能像工厂那样大规模的迁郊,而且,第三产业门类众多,手工操作比例仍然很高,只有在城市
13、中才能找到所需的大量的不同性质的劳动力,这就使得它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经验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占的比例越高。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p63 图 4-1)(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区别: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 1 季度、1 年、3年、5 年、10 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经济发展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变化。实现持续经济发展,必须得到全面的增长。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
14、经济发展。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2)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提高无疑会加速经济增长。三 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人口移动:包括移民和人口流动,都会影响不同地区人口的增减变化,以及它们的劳-_动力的结构。人口流动:包括人口在地区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人口迁移:
15、指人口由一个行政区单位迁至另一个行政区单位长期定居。伯格提出“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移民的推力主要来自与那些促成人口外迁的政治、经济、社会与自然因素。原因:战争、宗教与种族歧视、政治迫害,其处境一般是非常悲惨的。移民的拉力则主要来源与某些地区所拥有的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与工作条件的因素。拉力因素也是由多种政治、经济、社会与自然因素造成的。关于负面选择和正面选择负面选择是指某些困难地区为了促使区域经济起飞所作出的一种移民选择,鼓励人才迁入,减少人才外流,同时帮助那些老弱或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壮工外迁。正面选择则正好相反,在那些欣欣向荣的兴旺区域
16、,政府会指定政策鼓励人才迁入,限制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无一技之长的壮工迁入,这种移民选择被称为正面选择。踩路效应:所谓“踩路效应”是指在由一个落后地区向特定繁荣地区移民过程中,只要前人踩出了一条路,后人就会跟进,路越踩越宽,人越来越多,只到饱和为止。近年来人口移动量不断增加的原因:区际分工越来越细、越深入;劳动者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越来越专门化;交通条件的改善,迁移阻力减小;各地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面越来越广;踩路效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马卜贡杰系统分析模式(1970)农村推力 城市拉力农村资源减少 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
17、减少 服务水平生活贫困,收入增长缓慢 受教育机会社会保障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3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一 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即会发现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集中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不断向城市中心集中的趋势和过程。离心型城市化(扩散型城市化):工矿等大型企业及特殊设施由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的趋势和过程。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同属离心型城市化)按照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
18、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城市扩展方式。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_景观型城市化(直接城市化):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乡村景观逐步转为城市景观的过程。 )职能型城市化(间接城市化):现代城市功能在乡村景观空间地域发挥效用的过程。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同步城市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消极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5.他力型城市化与自力型城市化自力型城市化:依靠本地财力、物力和人力等要素推动的城市化。他力型城市化:依赖于本地之
19、外的力量推动的城市化。6.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进而产生劳动力需求,最终引起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自下而上型城市化:乡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非农生产活动,使职业构成发生改变,进而推动小城镇发展和居住空间改变的过程。二 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1主要指标法这种指标主要有两种: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1)人口比例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常用)局限性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统计范围的影响;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过
20、程,不能反映其它性质;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 !(2)土地利用指标: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比率或城市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局限性:统计困难,难以反映土地集约利用问题。2.复合指标法:城市指数,城市度等;优劣:复合指标法指标多,针对性强,但通用性差。因此,该方法一般是对具体地域,或者具体国家地区作城市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4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企业向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城市化近域推进:在城市化过
21、程中,由于集聚不经济作用产生的离心力,使得人口和经济要素出现向城市周边邻近地域扩散的现象。一 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与变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城市内外交通干线的功能区别:对外交通干线:大流量、高速度,联系城市与区域,其客、货流主要原因来自城外。城市内部的交通干线:并不要求大流量和高速度,主要强调安全性、时效性、联结性。2城市工业的不断扩张-_工业的扩展带动城市的扩展,这是城市化的传统推进方式。首先,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的外迁的倾向更为强烈。其次,工厂的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如煤气厂、自来水厂、化工厂等) 。再次,大型联合企业多在郊区选址兴建。最
22、后,工厂外迁不会脱离城市影响范围。3城市住宅的不断扩散住宅的扩散分自由扩散与附属扩散两种。原因:城市人口增长,改善居住环境表现:住宅向外扩散,带动职能部门扩散。二 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彼得霍尔城市演变模型1、国家或区域空间构成(1)由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两部分组成;(2)都市区由中心市和郊区组成;(3)非都市区指传统的农村地区;(4)都市区可分为首位城市体系和一般城市体系2、模型要点五个时期六个阶段(p77 图 4-4)要求读图阐述各阶段特点。三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1.郊区化:在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的现象。包括:制造业郊区化、人口郊区化、
23、零售业郊区化、办公郊区化2.逆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都市区人口出现向非都市区转移的趋势,大都市区总人口出现绝对下降。3.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采取都市更新等举措,非都市区人口再次出现向大都市区转移的趋势,使得大都市区总人口出现再次上升。四 先后顺序: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第五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当代世界城市化特征: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不断出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过度城市化层出不穷2.世界六大都
24、市带: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沪宁杭都市带3.城市规模序列划分:小城市:800 万人4.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题、P105 图 5-2)1949-1952: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回复时期1953-1957:短暂发展时期原因:1953 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1965:起伏波动时期原因:1958 年,我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59 大跃进1959-1961 三年自然灾害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3-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1966-1
25、976:停滞发展时期原因:文化大革命1978-1981:过渡时期原因:1978 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增长,但并非经济发展所致,而是落实政策的结果,因此是迈向正常发展前的过渡时期。1982-1991:乡村城市化时期原因:农村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促进乡村城市化的发展。1992-至今 :快速城市化时期原因: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全国城乡实施全面的改革与开放,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的流向城市。5.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相适应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6.对
26、比分析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市化的差异及其主要对策。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国家职能:国家在政治统治和社会经济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按国家职能发生作用的领域划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_我国的对外职能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发展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我国的对内职能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 会 管 理 职 能 按 性质划分1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城市职能决定城市规模。城市职能由城市为外部服务的经济活动决定。一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1.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可分为: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和向心型的基本活动。2.非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可分为: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和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3.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基本与非基本两部分相互依存。4.基本非基本比率(BN 比):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