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表现.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10299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表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表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表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表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表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硬膜外血肿的影像特点,临床病史:,男,5岁10月,以“外伤后头痛头晕4小时余”为主诉入院。约4小时前不慎跌倒致伤,伴短暂意识不清,具体持续时间不详,不能回忆事发当时情况,诉头痛头晕,腹部疼痛,伴有间断恶心呕吐,未见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CT征象:,两侧顶部梭形高密度影, 边界清晰。两侧顶骨骨折。两侧顶部皮下血肿。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CT诊断:两侧顶部硬膜外血肿 并两侧顶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形成机制及相关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点?,教学内容:硬膜外血肿相关的解剖学基础:脑膜的分层及解剖特点硬膜外血肿的形成机制CT影像学特点影像学征象与形成机制、解剖学的相关性分析

2、。,解剖学基础:,脑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硬 脑 膜:,厚而坚硬的双层膜: 外层:贴于颅骨内面,称为骨膜层; 内层:厚而坚韧,称为脑膜层。 硬膜与颅板结合较紧密,颅缝和颅底附着更为牢固,很难分离。主要作用保护大脑。-与硬膜外血肿形态的联系?-硬膜外血肿能否跨越颅缝?,两层硬脑膜在一些部位分开,内衬有内皮细胞形成硬脑膜窦:上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窦汇,海绵窦等。硬脑膜内层在某些部位形成一些板状隔,分隔颅腔,形成特殊结构:大脑镰,小脑幕,鞍隔。-跨越中线的血肿是哪一种血肿?,蛛 网 膜,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不伸入脑沟内。与硬脑膜间有潜在的间隙,易分离。蛛网膜颗粒:

3、蛛网膜在上矢状窦的两侧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 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附于脑的表面并伸入脑沟内。脑池:蛛网膜随大脑镰、小脑幕伸入大脑纵裂、横裂外,均跨过脑的其他沟裂不伸入其中,使蛛网膜下腔在某些部位扩大称为池。最大的池为小脑延髓池。,硬膜外血肿: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膜之间的血肿。很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硬膜外血肿的形成机制是?,颅骨受力引起直接受力部位的骨折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 出血来源?,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最为常见. 出血速度快,可在6-12h或更短的时间内出现症状。静脉窦或板障出血:少数,出血症状可较迟。,脑膜中动

4、脉颈外动脉-上颌动脉(走行于颞下窝、翼腭窝)-l脑膜中动脉(棘孔)-颅腔(分布于颅骨和硬脑膜)。,分类:,按出血来源不同1.动脉性硬膜外出血: 2.静脉性硬膜外出血:,伤后出现的早晚:1.急性:80%以上 2.亚急性:10%左右3.慢性:少见急慢性出血的观点?,急性:多为动脉损伤所致,血肿迅猛增大。慢性:多用出血速度来解释血肿形成过程。“血肿部位”观点:认为是慢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因素。发生在不常见部位的血肿,因这些部位硬膜与颅骨结合较紧密,不易短时间内形成血肿。“出血来源”观点:认为静脉出血是慢性/亚急性血肿,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轻原发脑损伤:短暂昏迷-“中间清醒期” -脑疝昏迷;重原发脑损

5、伤:持续的意识障碍;无原发脑损伤:早期无意识障碍,只有血肿增大导致脑疝时才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改变 早期瞳孔缩小,晚期散大。 锥体束征 脑疝造成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瘫痪。,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受力点:直接受力部位骨折:绝大多数伴有同侧颅骨骨折。损伤血管:70-80%脑膜中动脉破裂而出血。急慢性:出血急,82%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特点:,典型形态:梭形,局限。颅缝:多不跨越颅缝 -骨折不跨越颅缝, 则血肿不跨越颅缝。,硬膜外血肿可跨越中线(矢状缝) -跨越中线的血肿只能是硬膜外血肿。 -中线部位的血肿不可能是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内可含有气体。 可合并脑挫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可含有气体,若血肿跨过中线 (矢状缝)时说明其位于硬膜外。,重点:,硬膜外血肿的基本形态血肿部位与受伤部位的关系与颅骨骨折的关系血肿范围与颅缝的关系与硬膜下血肿的不同点影像特点与脑膜解剖的联系,引出的问题,为什么硬膜下血肿可以无外伤史?硬膜下血肿的出血机制?相关血管的解剖(桥静脉)?影像学特点与解剖特点的相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