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社会科学是指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人们认识社会发展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体系。社会科学研究,就是社会科学理论上的创新,对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作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研究过程要有问题意识,以实践为基础,要善于运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总之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注意问题方向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深刻性。社会科学的研究非常复杂,也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并结合比较自然科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对社会科学的认识与社会科学相对应的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
2、。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为目标,以实证性研究方法为手段,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诸多学科,在人类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社会科学则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和合理的评价。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在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社会科学它既是科学,就必须讲理,像自然科学那样是一个各知识原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的、必然的联系的整体,各知识原理之间必须保持逻辑上的严丝密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又是不同的
3、,其对象是有目的性,有能动性的人的活动的结果。但由于人在社会中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社会历史是由各种动机不同的人的合力造成的,这决定了它再复杂,与自然科学也有相同之处,除了刚刚讲到的它要是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外,还在于它的对象也是客观的,不依认知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马克思讲,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也是社会科学所以能出现,变成科学的前提。2、社会科学研究及其本质社会科学研究,就是社会科学理论上的创新,这里的创新是要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作出自己的新发现,新理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对已有人
4、类社会知识的怀疑、否定、否定之否定,最后达到超越。它不是对现成知识的拼凑,重复已知的东西。它也不是对社会现象的简单描述,不是要你讲事情是怎样的,而是要你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要揭示人类社会运动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求异思维,要善于鸡蛋里头挑骨头,要有“问题意识” 。正如依拉斯谟所说,使我们得救的道路是怀疑而不是信仰。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真理需要的是探索,也值得人不顾一切地去探究,直至为探索它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它唯独不需要人捍卫,因为它不怕怀疑。因为越是怀疑,就越能使怀疑者对它的深信不疑,并促使其自身的丰富与发展。社会科学研究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一
5、是前人从未研究过的,你通过研究,有了自己的发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总体上看,这属于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社会科学往往会因此产生出一个新的分支或学科。二是前人虽然研究过,但错了。通过研究发现并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提出了真正科学的看法。如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发现以往人们把社会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某种神秘的精神或天才人物的作用,认为社会运动是无规律可循的等等是不对的,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是有规律的,创立了唯物史观,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三是前人研究过,也是正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现了原来所没有的东西,把前人的认识深化了。社会科学研究不在量多,而在于在科学前进的梯度上增添
6、了什么,提升的幅度有多大。没有新意,拼拼凑凑的东西再多也没有用,甚至还有负作用。一般说来,研究成果越抽象,越具普遍性,对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具普适性,因此其人道主义色彩也就愈强,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就愈大。如马克思主义创立唯物辩证法。因此,真正的社会科学研究也像自然科学研究一样,主要不在于引进一些连自己也没有弄懂的新名词、新概念,如能在司空见惯, “人人皆知”的问题上,通过研究能提出自己一点真知灼见就很了不起。如哥白尼,人人都以为地球是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在转,他对此怀疑通过研究提出太阳是中心,地球是在围绕太阳转,同时在自转,造成了天文学的革命。3、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
7、值的命题或矛盾的承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人类文明得以进步,来源于问题意识。其实,我们每个人很小的时候便会有各种各样的疑惑和问题,如:鸟儿为什么会飞?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生活?为什么会有彩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只不过这是我们因为认知不够才会产生的,而当我们长大了学习了科学知识,我们便能够理解这一系列疑惑。而从人类大方面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一样的,现在人类的认知能力到极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都知道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还有好多问题是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还不够,还没能发现而已。因此,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推动的源动力便是“问题意识” 。
8、“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很多非理性的、非批判性的、未加思考过的、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象,西方学者提出了好多悖论,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克鲁克曼悖论等等,实际上西方学者只是按照西方的逻辑将中国现象抽象化。再比如,很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值得推敲,认为中国就是在走资本主义,其实不然,我们是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具体实践过程得出的结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我们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客观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开创性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在地上,不是拣起来把它吃掉,而是
9、提出一个人们未曾想过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他提出并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并创建了新的物理学学科。著名的爱因斯坦通过提出并解决:时间是与运动无关的绝对参照系吗?这一问题,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并导致新的科学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社会科学的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当年马克思通过观察资本主义,提出了: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著名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他在大英博物馆工作数十年之久,终于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在我们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比如,
10、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我国哲学研究工作的大发展,对市场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和研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科学地提出并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阶段;科学地提出并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由此可见,提出
11、问题则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科学研究应该以问题(包括提出和解决问题,而主要指提出问题)为中心。4、小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地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中提出的新问题做出回答。马克思曾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 “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 ”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不能提出和解决问题,科学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历史证明,哲学社会科学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始终关注社会生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规律、
12、把握时代脉搏的过程。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实际上,以问题为中心,既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方法,也是被人类发展史所印证的一条规律。参考文献:1刘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创新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1).2易杰雄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宁夏社会科学,2005(3)3叶继元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自议J 学术界,2009(2).4吴兆雪,江宏春论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5郗 戈 “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J 学术研究,2012(4).6安文华中国社会科学的历史追寻J 甘肃社会科学, 2012(4).7刘 普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几点思考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