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要点刘进海 王世学主题:高考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为期两天的“2014 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上海格致中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有来自全国各地 200 左右名校长参加,会议的主题是:高考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会议报告的有: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致开幕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陆靖;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教处副处长颜慧芬;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另有五位校长进行论坛。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一、修订高中课程的背景和思路课程结构:多样化、全面而有个性、基础性
2、、有层次、综合性。2004 年高中课程方案,改革目标远未实现。问题:被高考绑架,高中学校定位、课程容量、操作性、保障性跟不上。教育的普及让高中教育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向每个学生,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精英教育向普及性教育的转化,要求教育的特点: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进一步认识高中学生的特点:差异性愈发明显,自主性较强,人生规划意识增强,价值呈现多元化倾向。所以对不同的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已经没有可能,更没有必要。3 年前考虑修订高中课程的思路、完善。并不是推到重来而是坚持方向、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完善方案、便于实施,与时俱进,适应新要求。二、高中课程修订的主要内容总体思路:缩减必修,增加选
3、修。必修部分学分设置:艺术不变;体育加 1 分。其他全面裁剪,总分由原来的 116 分降为 88 分。必修部分为全考、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是高职高专招生的必要依据。选修 1 课程: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是必修的拓展,满足差异发展,总学分 42 分。是本科录取的重要依据。选修 2 课程:包括国家设置课程的拓展、提高性课程;校本课程。三、科目及科目学分的变化1、主开一门外语,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2、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三方面组成。社会实践可安排军训、劳动、社会考察、职业体验、社团活动。3、政治必修氛围理论学习(4 学分)、社会活动(2 学分)4、技术
4、(6 学分):信息技术(4 学分)、通用技术(4 学分),设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视条件与资源设置(4+2 学分模式)5、研究性学习(8 学分)。至少完成 2 个项目设计或课程研究。6、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小于 40 小时,可获得 2个学分。四、毕业学分的调整144 学分不变。必修 88 学分、选修 1 不少于 42 学分;选修 2 不少于 14 学分;校本不少于 8 学分。五、强化与新课程有关的制度建设1、选课指导制度必须建立2、生涯规划制度。让学生明确我是谁、我的发展方向,我要去哪等。3、选择性课程实施走班教学制度4、学分管理制度六、其他要求1、新课改的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
5、。2、课程内容: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关联性。3、增加了“条件与保障”。对人、财、物,课程管理提出了要求。七、总体目标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时间表:2014 年启动;2017 年全面推进;2020 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八、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两个依据:一、语数外+3 科学业水平考试;二、所有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个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一点担心:高考录取是指挥棒,决定了学校的动作,会不会高一就出现仅开六门的现象,如果是必将会造成进一步恶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陆靖一、必考内容为合格性考试每人所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高中前两年完成。二、高考科目物化生政史地 6 科选择
6、3 科进行等级考试。合格考试:合格计 40 分,等级考试每科 30 分实行 3 分为一分差,总分为 70 分,三科总分 210 分,实行 2 考择优使用;语数外每科 150 分,总分 450 分,高考总分 660 分。其中英语学科实行 2 考,择优使用且英语口语考试实行人机对话计入高考成绩。三、高考录取学业水平系统与高考报名系统关联,院校专业要求可对学科提出相关等级要求,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考生不得报考,但只要考生一科满足院校专业多个要求中的一个视为可以报考。然后按照总分进行录取。四、考试时间6 选 3 学科考试时间:每年 6 月份、1 月份两次进行,高中学校可根据课程设置组织学生报名。统一高考
7、:语数英学科时间为每年 6 月 7、8 号;其中英语学科另一次考试时间为:随春季高考进行。五、高职院校招生上海的高职高专大部分专业移至春季高考,仅有少部分留在夏季,但学生参加完春季高考后,高中学校仍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新高考是怎么回事?(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一、基本模式1、统一高考招生这是我省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重点。考试不再分文理,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别均为 3 门。2、高职提前招生普通高中考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考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实行“一档多投”,实现考生高校双向选择,考生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由考生自主确
8、认 1 所录取高校。3、单独考试招生这是为适应中职教学特点和中职学生成长需要、面向中职学校考生专门设计的。全省统一组织,单独考试、择优录取,按专业平行投档。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职业技能”,除涉外类等专业按学校要求参加英语考试外,外语科目不作统一考试要求。 4、三位一体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确定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科倾向、专业潜质等。测试时间可安排在统一高考前,也可以安排在统一高考后。二、考试方式 语文 150 分、数学 150 分、外语 150 分;理、化、生、政、史、地、技术,7
9、学科中任选 3 门。各 100 分,(7 选 3)共 300 分。语文、数学考 1 次。其它四门学科可以考 2 次。语文、数学,在 6 月份考试。 外语可以在高二或高三的 10 月先考 1 次,在高三 6 月再考 1 次。“选考”的三门课,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高三的 10 月或 4 月考试,各可考 2 次。语文、数学、外语,计原始分,满分各 150 分。 三门选考科目,计等级分,每级级差 3 分,满分各 100 分。三、可能衍生的变化1、考生之间的总分差距缩小,同档次考生的同分现象增多。对所有考生而言,三门“选考”科目均是自己的强势学科。三门“选考”科目,以及外语,均有两次考试机会。三门“选考
10、”科目,采用等级计分制。数学科目不再分文理,其难度有可能“趋中”。2、原考试方式下的“中分”生自然晋升为“高分”的概率增大。对所有考生而言,三门“选考”科目均是自己的强势学科。一批原来的“跛脚”生可能会冒出。三门“选考”科目的各等级人数比例是固定的。3、必修课的走班教学由此引发的学生一人一表成为必然。理、化、生、政、史、地、技术“七选三”,有 35 种组合。已经无法再像原来分“文科”、“理科”一样,按组合方式进行编班。4、需要学生在高一结束前,基本确定自己的三门“选考”科目。理、化、生、政、史、地、技术七门学科均有两类考试普通的“学业水平考试”(即原“会考”)、纳入高考计分的“选考”。对每位学
11、生来说,都需要确定哪三门课参加“选考”,另四门课参加普通的“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的考试范围和难度,比普通的“学业水平考试”要大一些。一般来说,同一门学科参加“学考”的时间,应该早于“选考”的时间。每门学科均只有两次考试机会。四、考试成绩1、“学考”怎么考?“选考”考?普通“学考”,每人必考,总分 70 分,以 ABCDE 等级入档,作为毕业依据,也作为“三位一体”招生依据之一。“选考”科目,总分 100 分(7030),一份卷子,一考两用。 前 70 分,作为“学考”,以 ABCDE 等级入档。(7030),作为高考成绩,按 21 个等级折分计入高考成绩。2、“选考”成绩怎样折算成高考成绩
12、?先看前必考的 70 分,必考合格者给 40 分,不合格者本学科计 0 分。在前 70 分必考合格的基础上,以(7030)分的总分为依据,分成 20 档,每档 3 分。合成两部分成绩,满分共 100 分。3、各学科第一次“学考”和“选考”大致时间安排:普通学业水平考试:理、化、史、地、通用技术:高二 10 月份。生、政、信息、语、数:高二 4 月份。三门选考科目外语:高三 10 月份或以前。五、录取方式的变化1、专业学校 2、可报考的专业与学生的录取方式的变化“选考”科目相关。3、哪些专业应“选考”什么科目,由高校决定,且不同高校可能要求不同。(1)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可能会出现较大差距
13、。(2)同一“专业”的分数撞车现象可能会有一定的概率。六、新高考有哪些新信号?1、一校一面(学校) 2、一人一表(学生)3、一专多能(教师) 4、一家一才(家庭) 七、新高考提出了哪些新挑战?就学校而言(一校一面)1、办学的价值追求2、学校的现代转型3、课程的整体设计4、管理的系统再造5、名师的团队打造就教师而言(一专多能)1、学生选师(买方市场)2、双岗双责(契约精神)3、自由选校(职业人生)就学生而言(一人一表)1、小鬼当家 2、生涯规划3、以长扬长私人定制时代就家长而言(一家一才)1、从终点关注走向起点关注2、从大学认知走向专业认知3、从孩子成长走向共同成长学习型家庭透过此我们应该关注的
14、几个基本问题1、实施的责任主体2、学校的运行机制3、学生的质量保障4、课程的支撑平台 由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几个基本规律1、时代发展的规律2、学生的成长规律3、应试的一般规律浙江、上海高考问卷、座谈调查情况1、上海选考模式:六科选三,共有 20 种选课模式,其中主要集中在选物理学科上,势必造成师资不足。2、浙江选考模式:七科选三,共有 35 种选课模式。同样存在这这样的问题。3、在校长论坛中西北师大附中校长分析建议:学生在选课上,倾文学生可以选历史学科。倾理学生可以选物理,且这两个学科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去选择其他两个学科,这样仅有 12 种选课模式,并且能够满足大部分专业所提出的要求。4、论坛中所涉其他几个重要观点:进行课程设置的关键是高校录取政策的出台。选课走班在教室、师资上学校、政府将担负重要的费用付出。实现走班教学,学校要健全教务室的职能,投入人力资源,考试结束后编排课表,实行一生一表。班级管理上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导师制的管理,发挥每位老师管理学生,让老师不仅会教书而且能育人。考试取消标准化答案,给学生材料学生自己提出观念进行论述,只要是合理就对,没有标准。学科的重点是高一进行生涯规划,高二进行选课。20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