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备考知识点2016 版2第一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一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市场构成要素:金融市场的主体、客户、中介、价格。1.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2.金融工具的分类:按期限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按性质不同,金融工具可分为债权凭证与所有权凭证。按与实际金融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生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3.金融工具的性质:期限性,流动性(途径:买卖、承兑、贴现、再贴现),收益性,风险性。4.金融市场的类型:按照市场中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
2、生品市场、保险市场和黄金市场等。按照交易中介作用的不同,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按照金融工具的交易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场所,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类。按照金融工具的本原和从属关系不同,分为传统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5.广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市场活动的、定价的、分配的有效性。6.狭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弱式(历史信息)、半强式(历史和公开信息)、强式市场(历史、公开、内幕)第二节 货币市场及其工具 1. 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票据、短期政府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2
3、.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期限短、流动性高、对利率敏感等特点,具有“准货币”特性。3.同业拆借市场特点:(1)期限短(2)参与者广泛(3)交易对象的央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4)信用拆借4.同业拆借市场功能:(1)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同业拆借市场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 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利率是核心)5.回购协议市场:证券的卖方以一定数量的证券为抵押进行短期借款,条件是在规定期限内再购回证券,且购回价格高于卖出价格,两者的差额即为借款的利息。在证券回购协议中,作为标的物的主要是国库券等政府债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也可以是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他
4、货币市场工具。6.证券回购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货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证券回购交易增加了证券的运用途径和闲置资金的灵活性。(2)回购协议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7.商业票据市场:公司为筹资,以贴现方式出售给投资者一种短期无担保的信用凭证。绝大部分一级市场交易。8.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性高(2)流动性强(3)灵活性好。9.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Ds 特点:(1)不记名且可在市场上流通并转让。(2)面额固定且较大。(3)不可提前支取,只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4)利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动的,一般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10.我国的货币市场:(一
5、)同业拆借市场(二)回购协议市场,分 1-365 天质押式回购和 1-91 天买断式回购(三)票据市场,分汇票、本票、支票(四)+短期融资券市场,“非金融”企业法人发行、3债券性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期限较短。(五)+同业存单市场,低风险、高流动(3 个月至 1 年)、开立上海清算所托管帐户。11.银行间回购利率已成为反映在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的市场化利率基准。第三节 资本市场及其工具1.我国的资本市场:(一)债券市场(二)股票市场(三)投资基金市场2.债券分类: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根据偿还期限的不同,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根据利率是否固定,分为固定
6、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根据利息支付方式的不同,分为付息债券、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贴现债券和零息债券。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信用债券、抵押债券、担保债券等。3.债券具有以下特征:(1)偿还性(2)流动性(3)收益性(4)安全性。4.债券市场的功能:(1)筹集资金(2)投资功能(3)反映的功能(企业财务状况、国债利率视为无风险利率)(4)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5.证券投资基金分为开放式、封闭式、交易所交易、对冲基金四类。6.投资基金特征:(1)集合投资,降低成本。(2)分散投资,降低风险。(3)专业化管理。 7.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三个子市场。(1)银行间
7、市场是主体,属于批发市场,逐笔结算,实行一级托管。交易品种有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和债券借贷。(2)交易所市场,属于零售市场,按净额结算,实行两级托管。交易品种有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融资融券。(3)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属于零售市场,实行两级托管。交易品种是现券交易。8.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按发行范围可分为:A 股、B 股(外币认购)、H 股和 F 股(海外发行)。9.上市公司的股份按投资主体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第四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1.金融衍生品有以下特征:(1)杠杆比例高(2)定价复杂(3)高风险性(4)全球化程度高。2.根据交易目的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市场
8、上的交易主体分为四类: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套利者和经纪人。3.按照衍生品合约类型的不同,最为常见的金融衍生品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和信用衍生品等。4.金融远期合约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和远期股票合约。非标准化合约、无固定交易所5.金融期货有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标准化协议、固定交易所6.期权与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对称性。期权交易的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布不对称,期权合约的买方损失是有限的,收益是无限的,而卖方则与此相反。7.金融互换分为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和交叉互换8.信用衍生品,最常用的是信用违约互换(CDS),是买方向卖方付保险费
9、,发生信用事件时,卖方赔偿基础资产面值的损失部分。CDS 只能转移风险不能消灭风险,全是柜台交易,不透明,可能累积更大风险。9.2006 年 9 月 8 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成立,2010 年 4 月股指期货上市,2013 年国债期货正式上市交易 第二章 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第一节 利率的计算1.实际利率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名义利率扣除物价变动率后的利率。2.单利:利息=本金期限利率 I=Pr n 本息和=本金+利息 FV=P(1+ rn) 4复利:1)一年计息一次 FV=P(1+ r) n 2)一年内多次复利 FV=P(1+r/m) mn 3)连续复利 FV= Pe rn3.本利和(终
10、值)变化规律:1)每年计息次数越多,最终的本利越大;2)随计息间隔的缩短(计息次数的增加)本利和以递减速度增加,最后等于连续复利的本息和。4.变化规律:1)每年计息次数越多,现值越小(而每年计息次数越多,终值越大),终值越大;2)随计息间隔的缩短(计息次数的增加),现值以递减速度减少,最后等于连续第二节 利率决定理论1.到期期限相同的债权工具利率不同是由三个原因(利率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2.利率的期限结构,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税收特征的债券,因到期日不同,利率也会不同。3.利率的期限结构分为: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预期理论,长期等于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
11、值;短期利率预期值是不同的;长期小于短期波动。分割市场理论, 不同期限独立分割,利率取决于供需。流动性溢价理论,平均+供需4.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利率理论(真实利率理论):储蓄与投资。储蓄(S)为利率(i)的递增函数,投资(I)为利率的递减函数(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与收入成正比)和投机动机(与利率成反比)。在“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只能依靠财政政策(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利率由可贷资金供求决定,取决于商品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第三节 收益率 1.名义收益率=债
12、券息票(年利息)/债券面值 R=C/F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2.本期收益率=本期债券利息(股利)/本期市场价格 r=C/P3.零息债券到期收益率:每年复利一次 P=F/(1+r) n r=(F/P)1/n-1 每半年复利一次 P=F/(1+r/2) 2n 4.附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结论债券市场价格与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债券的价格随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下降。5.持有期收益率:r=(Pn-Po)/T+C/Po (卖出价-买入价)/年数+息票/买入价 第四节 金融资产定价 1.债券定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P= F/(1+r) n 分期付息到期归还本金 2.结论:市场利率债券收益率(票面利率),
13、拆价发行;市场利率股票价格=每股税后盈利市盈率5.有效市场假说:弱式、半强式、强式市场 研究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包括信息量大小和信息传播速度这两方面的内容。6.资产定价理论:B 系数衡量的是资产的系统风险,越大风险越大。B 系数衡量证券组合收益水平对市场平均水平的敏感性。B 为正,与市场同方向变动,反之,反方向;B 绝对值越大,敏感性越大;预期行情上升,优选 B 值大的股票。5B1,激进型;B1,资产运用过度,固定利率资产的差额,变动利率负债变动利率资产的差额相适应)。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管理。5.比例指标一般分为三类:即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和盈利性指标。6.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1)资产管
14、理:包括贷款管理、债券投资管理、现金管理 2)负债管理:包括存款管理、借入款管理。7.我国信贷管理实行集中授权管理(总行统一制定信贷政策)、统一授信管理(控制融资总量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融资额度)、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贷款管理责任制相结合。8.2003 年银监会提出“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强调以风险为核心的监管内容。2010 年初探索创立了“腕骨”监管指标体系。9.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三层:风险水平(流动性、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监管指标)、风险迁移、风险抵补。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信用风险监管指标: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
15、户授信售中度、全部关联度指标;市场风险监管指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10. 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和工具:基础方法: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与敏感性分析;前瞻性动态管理方法:情景模拟、流动性压力测试。11.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是吸收损失。包括帐面资本(实际拥有的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监管资本、经济资本(应该持有的,是虚拟资本,管理内容包括计量、分配、评价)12.1988 年,巴塞尔协议: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不低于 4%)和附属资本(不超核心资本 100%)。总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13.2004 年,巴塞尔协议 II:三个支技,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纪律
16、,覆盖了信用、市场、操作风险。14.2010 年,巴塞尔协议 III 即我的,2013 年实施,于 2018 年底达到资本流足率要求。15.核心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普通股、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其他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溢价,如优先股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二级资本:二级资本工具及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16.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17.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最低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5%,一级资本充足率 6%,资本充足率 8%;
17、第二层次,储备资本要求 2.5%,逆周期资本要求,0-2.5%;第三层次,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1%;第四层次,第二支柱资本要求,按单家风险状况定。18.商业银行风险特征:杠杆性、传递性、负外部效应;19.商业银行风险分类:按发生范围分,系统性、非系统性;按来源分,外部、内部;按巴塞尔协议分,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国家、声誉、法律、战略风险。20.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和分析风险)、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921.风险控制是对经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称、规避、控制等策略和措施,进行管控。事前控制,包括限额管理、风险定价、制定应急预案等;事后控
18、制,包括风险缓或风险转移、重新分配风险资本、提高风险资本水平等22.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风险预防(充足的自有资金、准备金)、风险分散(业务分散、单客户授信、单资产比例限制)、风险转移(出口信贷保险、保证担保)、风险对冲(购负相关产品,对冲损失)、风险抑制(低配置高风险活动)、风险补偿(合同、保险、法律补偿)23.财务管理的核心:基于价值的管理,即指股东的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目标:银行价值最大化。24财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传统的会计职能,而会计的职能又可分解为三块,一是监督控制;二为反映信息;三是规范反映信息。第二个层次是财务。第三个层次是公司财务,着眼点在于企业的价值、股权的价值,是通过
19、业务经营和股权交易来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25.财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统一、审慎、规范的管理原则。26.财务管理包括成本管理、利润管理、财产管理、财务报告及其分析、绩效评价等方面。27.成本构成:利息支出经营管理费用(员工工资、电子设备运转费、保险费等)税费支出(手续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营业税及附加)补偿性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营业处支出(与经营活动无关支出) 其他支出(研究开发费、董事费、审计费)28.成本管理遵守基本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原则。29.利润总额的构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城建税-教
20、育费附加;投资收益=投资收入-投资支出;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0.营业外收入内容:罚没收入、证券交易差错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抵债资产处置超过抵债金额部分、出纳长款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以及因债权人的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31.营业外收入内容:赔偿金、违约金、证券交易差错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固定资产盘亏和毁损报损净损失、抵债资产处置发生的损失额及处置费、出纳短款、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等。32.利润总额先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分配顺序:抵补已交纳的、在成本和营业外支出中无法列支的有关惩罚性或赞助性支出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按照税后利润(减除
21、前两项后的剩余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除可用弥补亏损外,还可用于转增资本金,但法定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金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25% 提取公益金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3. 商业银行提高利润有以下途径:扩大资产规模,增加资产收益 降低成本 加强经营管理,健全和完善内部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以较少投入取得较多产出 灵活地调度资金 提高资产质量,减少资产风险损失。34.绩效评价,以经济增加值 EVA 为核心业绩指标。35.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主要是包括:计划、录用、保持、发展、评价、调整等六个环节。36.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1)革人事制度,建
22、立激励约束机制 a.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b.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2)行行长负债制 3)强员工培养和教育第四节 改善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1.良好的公司治理包括:健全的组织架构、清晰的职责边界、科学的发展战略、价值准则与良好的社会责任、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2.完善我国商行治理结构的路径:首先,提高各银行董事会的战略把握能力和决策水平,加大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强化高管层对全行经营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职能。其次,各银行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统一法人意识。第三,要强化各行业业务条线的管理力度。第四,继续调整完善激励约束机制。3.内控机制的基本特征:(1)审
23、慎经营的理念和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2)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部门和岗位设置(3)纵向的授权与审批制度(4)系统内部控制和业务活动融为一体的控制活动(5)10完善的信息系统。4.内控机制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审慎性、有效性、独立性。5.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2)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制(3)完善内部稽核制度(4)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建立以资产负债管理为前提的自我调控机制建立内部授信授权制度,实行统一授信,分级审批建立对集团性大客户实行统一授信管理的制度等。6.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最根本的路径是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薪酬制度。7.西方商业银行员工的薪酬
24、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科学的工资和奖金制度、各种福利计划、长期激励机制。第五章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一节 投资银行概述1.投资银行四大基本职能:媒介资金供求 构造证券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产业集中2.通过期限中介、风险中介、信息中介、流动性中介(作为作市商、提供融资融券业务)作用发挥其媒介资金供求的功能。3.构造证券市场,投行对发行市场的构建(咨询、信息披露、定价、证券销售);对交易市场的构建(以经纪商身份接受委托买卖证券,保证效率与秩序;证券上市后以做市商身份买卖,保持价格与流动性;以自营商和做市商身份,发现价格、稳定市场)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1.投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是证券发行
25、与承销。2.证券承销的方式:1.包销、代销、余额包销。我国采用包销和代销。2.IPO 首次公开发行、SEO 股权再融资,一级市场发行。3.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估值,有相对估值法(倍数)、绝对估值法(现折现)。 市盈率=市价/每股收益(每股净利润);发行人股票价值=估值市盈率*每股收益;市净率=市价/每股净资产;发行人股票价值=估值市净率*净资产4.IPO 的定价方式:簿记方式(又称累计订单定价方式,有路演,承销商有较大定价权)、竞价方式(荷兰式统一价格拍卖,有效价是发行价;美式差别价格拍卖,有效价是最低价,投资方有主动权)、固定价格方式(超额申购)、混合方式5.新修订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主
26、要变化有:1)取消了行政限价手段,引入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提高定价和配售市场化程度 2)提高网下配售比例,调整有效报价投资者的限制,发挥公募、社会基金定价作用,加强市场化约束 3)调整回拨机制,改进网上配售方式,尊重网上认购意愿 4)提高发行承销信息披露,强化社会监督 5)完善行政处罚、监管措施、自律监管、记入诚信档案等多层监管体系,强化事后问责6.按询价制方式,新股定价和配售规定:1)网下投资者须经验和定价能力,遵守自律规则 2)网下报价后,应剔除拟申购报价总量最高部分,不低于 10%,按剩余协商价格。剔除后有效投资者数量不足,则中止发行。3)总股本 4 亿股以下的,网下初始发行不低于 6
27、0%。超 4 亿的,不低 70%4)4 亿股以上的,可向战略投资人者配售 5)网下和网上发行可同时进行,投资者全额缴付,不得同时参与 6)双向回拨机制,网上申购超 50-100 倍,网下向网上回拨 20%,超 100 倍的,40%,超 150 倍的,回拨后网下不超 10%。7)网上可拨给网下,网下不足则中止。7.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期权行)发行 4 亿股以上的可以采用,其中 15%的股票在发行上市日 30 天内推迟交付。市价高于发行价,发行人按发行价配发股票,主承销商再配售给投资者;市价低于发行股,主承销商以市价购进,按发行价配售给投资者。8.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审批制、注册制、核准制。我国 IP0 监管制度第一阶段,行政审批制阶段(19932000 年)“额度管理”阶段(19931995 年)“指标管理”阶段(19962000 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