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2、地球仪和经纬线(1)经线和纬线:横纬竖经纬线 经线形状 圆 半圆长短 不相等,赤道最长 相等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度数划分及大小 赤道 0,向南、向北度数增大到 90。本初子午线为 0,向东、向西度数增大到 180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2)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3)高、中、低纬地划分高纬: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3060之
2、间的地区;低纬:030之间的地区。(4)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南半球:090S 北半球:090N东西半球: 2、地球的自转概念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北逆南顺)周期 24 小时 或一天意义 昼夜更替;地方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3、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方向 自西向东周期 一年意义 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P11 图 1.19 地球公转示意(3)地球的五带: 热 带北温带动南 温 带北 寒 带南 寒 带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
3、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9090(北极圈) 66.5(南极圈)66.5(北回归线)23.5(南回归线)23.5(赤道)0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二、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表示方式:A 线段式:B 数字式:C 文字式。4)大小:A、比值确定:分母小 比值大 比例尺大,分母大 比值小 比例尺小B、图幅相同:比例尺大 范围小 内容详;比例尺小 范围大 内容略C、同一地区:比例尺大 图幅大 内容详;比例尺小 图幅小 内容略(2)方向a、一
4、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指向标定向法: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向。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 P14,图 1.24 一些常用图例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等高线 数值大- 海拔高, 数值小- 海拔低;分布密- 坡度陡,分布疏- 坡度缓。(6)山地不同部位
5、等高线示意图:P16 图 1.29山顶:封闭曲线,外低内高 盆地:封闭曲线,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大数字突出(汇水线即有河流出现)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向小数字突出(分水岭)(7)地球表面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图:利用经纬网定位(读经纬度、判断方向、确定高中低纬度、确定半球位置) 、11 页地球公转示意;12 页地球上的五带;16 页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29 页七大洲和四大洋;46 页天气符号。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1、海陆分布大势:(1)地球表面 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6、。(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六块大陆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欧大陆(世界面积最大) 、北美大陆。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有: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四面环水。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世界最大的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5)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二、七大洲
7、和四大洋1、七大洲(1)大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洲:南极洲(3)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洋贯通。第三章 气候一、气候(1)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2)特点:长时间内的大气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
8、化(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高,1 月最低;海洋上 8 月最高,2 月最低。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0.6。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水分布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多。3)在温带,大陆内
9、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四、世界的气候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影响民居(2)影响服饰(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南甜、北咸;山西酸、四川辣;藏民喜欢吃糌粑;(4)影响农业生产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
10、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的疏密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既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区。3、人口问
11、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A)交通堵塞、B)居住条件差、C)就业困难、D)饥饿贫困。(2)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3)措施: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人种(1)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2)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人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美国、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1、世界语言(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
12、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成为穆斯林。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三大宗教 创始人 发源地 分布地区 宗教活动场所基督教 耶稣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州 教堂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 洲的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佛教 释迦牟尼 创始于古印度, 后来传入亚洲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佛寺、庙宇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乡村和城市(1)人们集中的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 (2)类型:乡村、城市。2、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气候严寒 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冬冷夏热,气候干燥 利用黄土挖掘成窑洞,具有夏凉冬暖的功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 终年高温多雨 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西亚的村庄 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终年高温墙厚、窗小东南亚的高架屋 全年炎热、多雨 双层木楼或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