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5667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教学案例赣州一中 赖晓榠 刘仁峤一、案例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备课组对近 800 名初中生就化学学习方式、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调查,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1)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普遍缺乏。(2)教师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情景。(3)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等。这些反映出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被动学习的状况比较严重。而新课标的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这种理念下,化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可是,却有很多学生对化学不大感兴趣,觉得化学很难学。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教学法”正是以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构建知识的过程,这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面,我对二氧化碳制取研究这节课就新课标下初中化学问题教学法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二、案例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问题】我们曾学过哪些获得二氧化碳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尽可能多的总结出来。(学生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副板书位置逐一记录)1. 蜡烛燃烧2. 木炭燃烧3. 木炭还原氧化铜4. 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5. 碳酸钠与稀盐

3、酸反应6. 人或动物的呼吸. 这么多种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都满足实验室制法的条件呢?下面,我们一同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板书】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引导分析】问题 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条件有哪些?1. 操作简单、安全2. 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气体;3. 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4. 成本低廉【引导分析】问题 2 根据这些基本条件分析评价上述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小结】以上方法首先排除 1.2.6.,不具备操作性。3.4.需要高温条件,操作麻烦且产生气体速度较慢,相对而言 5 较好,但是反应速度又过快,不便于收集气体。因此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

4、室制法。【讲解】经过研究和改进,我们选择类似于方法 5 的原理,将碳酸钠粉末替换成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二) 重、难点探究【板书】一 、药品及反应原理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 (主要成分为 CaCO3)和稀盐酸(主要成份 HCl)【演示】在试管中分别放一块石灰石,加入稀盐酸。 (让学生观察现象)【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板书】2.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投影并引导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药品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氯

5、酸钾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反应原理 2H2O2 2H2OO 2 2KClO3 =2KCl+3O2 2KMnO4K 2MnO4 + MnO2 + O2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鉴别方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内【引导分析】问题 3 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总结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MnO2 MnO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发生装置。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选择类似于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装置。【投影】常用仪器(图片略)

6、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画出草图,由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其他小组同学分析评价。【板书】二、装置:发生装置(固液混合,无须加热)【投影】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问题 4 【讨论】(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2.)试管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3.)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评价总结)【总结】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2试管可以用锥形瓶、广口瓶等玻璃仪器

7、代替。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板书】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问题 5 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当明确了原理、装置之后,还需要研究哪些的内容?【引导回答】鉴别方法。问题 6 如何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演示】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小结】根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气

8、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一般思路:1.原理。2.装置。3.鉴别。(二)学以致用,解决具体问题课堂练习1.实验室制取 CO2 和 O2 的共同点是 ( )A.气体发生装置相同 B.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反应时都需要加热 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的一组药品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 D.碳酸钠和稀硫酸3.小强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该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物质中的 ( )A.味精 B.白酒 C.酱油 D.食醋4.有人想在一块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热爱祖国”四个大字。请你提出一

9、种腐蚀的化学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你完成以下操作步骤:(1)将熔化的蜡液涂在大理石板上,并刻出“热爱祖国”四个字,使大理石露出;(2) ;(3)清理掉字周围的石蜡。5、右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该装置图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下图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右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填写编号)、 案例分析(一) 本节课的设计分析1、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并利用设计

10、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2、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2)能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让学生在组装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制取气体的过程中,体验、反思

11、和完善实验设计,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本节课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采用教师设问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师生交流,获得方法。还使用了多媒体投影、相关实验来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材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4、 教学过程的设计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 课题引入阶段:创设情景,从教师提问哪些方法可以获得二氧化碳,

12、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析哪些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而自然地导出课题。(2) 定义探究阶段: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围绕六个问题,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探究,层层深入,启动学生,积极思考。(3) 学以自用,解决具体问题阶段:通过 5 个随堂练习,将所学习的内容得以巩固。、 本案例课堂教学的特点本节课以“情景问题活动”三个环节展开课,以“制取原理、装置、检验”串联课的内容。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利用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在归纳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关系以及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来比较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

13、碳和氧气的异同。学生“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同时本节课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在探究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上,教师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而是把学习设置在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精彩成功的实验,主动解决问题。教师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又不断组织问题解决,层层推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学习”。、 本案例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结构。一个好的提问,能使全班学生个个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因此,本节课采用在探究中不断的设疑、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兴趣盎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