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医疗废物临床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下列工作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二、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三、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四、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性废物,必须首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
2、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五、隔离的传染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封闭。 六、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七、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 3/4 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八、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2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九、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
3、流棉条、纱块及其他各种敷料物被视为感染性废物。十一、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交接工作。医疗废物内部交接登记制度一、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预防保健科人员报告。 三、建立填报医疗废物产生的年报表,并于每年一月份3向预防保健科报送上一
4、年度产生的医疗废物年报表。 四、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实行登记记录。禁止工作人员及清洁工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内部转运管理制度 一、科室保洁员及时收集本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 二、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的内容有: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登记材料存档三年。三、转运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储存地点。四、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
5、疗废物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五、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 六、采取每天运送,运送时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4区等。七、运送时间: 1 日 1 次,每日 15:0017:00 进行运送。八、医疗废物转交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处、容器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九、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对运送工具(推车及容器)进行擦拭或浸泡,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十、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作服、帽子、口罩、等)后
6、方可进入工作场地,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管理制度一、我院建立的暂时储存室在我院负一楼北侧角。 二、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时储存室内的分类收集箱内,不得露天存放。 三、储存室要有严密的封闭措施,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四、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五、室内集装箱必须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六、集装箱避免阳光直射。 七、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5饮食的警示标识。 八、病理性废物暂时储存时,要由病理科进行防腐处理。九、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医疗废物清运交接登记制度
7、一、科室负责医疗废物收集人员与医疗废物暂存管理人员做好交接记录。 二、医院负责医疗废物暂存管理人员与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做好交接记录。 三、责任人保存与签定的处理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合约和收集处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存 3 年。 四、各科室与责任人交接医疗废物时登记日期、种类、数量、经办人签名,登记资料保存 3 年。 五、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监督人员对交接清运记录进行定期检查。 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和暂存处清洁消毒制度一、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二、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可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后应进行消6毒登记。 三、暂时储存室及区域每周用 1000
8、mg/L 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四、防护用品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五、医疗废物转移出去后对其区域用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拖地消毒。 六、医疗废物包装物表面被污染时要立即采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七、保洁员每次收集或转运医疗废物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 0.5碘伏消毒液或 75的酒精擦拭 1-3分钟。 八、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溢出、散落时,立即进行收集、消毒处理。医疗废物相关人员培训制度一、对全员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加强环保意识和自身防
9、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危害,进一步保障人类健康。 二、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7等知识培训。 三、组织保洁人员学习相关法律,工作要求,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知识。并掌握锐器伤后处理方法。 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体检制度一、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对从事收集、运送、处置等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本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熟悉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和紧急处理知识。 二、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
10、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三、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四、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五、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六、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七、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8八、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九、预防保健科对卫生安全防护
11、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并上报预防保健科。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监督制度一、预防保健科对全院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进行监督管理,对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各科综合目标考核。 二、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对本科室产生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登记、消毒等工作进行自查。 三、定期对医疗废物有关消毒效果进行监测评价。 四、对医疗废物暂存处的环境卫生等各项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督查。 9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
12、一、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预防保健科报告,预防保健科在 48 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 1 人以上死亡或者 3 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报告,并按规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 3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2 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报告,并按规定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
13、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医 疗 废 物 流 失 、泄 漏 、扩 散 已 造 成 的 危 害 和 潜 在 影 响 ; 10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二、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2 小时内向县政府、县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向预防保健科报告。医疗废物运送时间及路线图上医疗废 物处理标签科室医疗废物产生地操作人员进行分类处理分别置入专用黄色塑料袋或防穿刺容器内下午(15:00-17:00)经污物通道到达医疗废物暂存地与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人员交接登记双签名暂存地管理人员与集中处置单位收集人员索要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