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说课稿模板--全套.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81205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师说课稿模板--全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教师说课稿模板--全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教师说课稿模板--全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教师说课稿模板--全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教师说课稿模板--全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物理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我说课的题目 功 ,是人教版的 九 年级物理 全一 册第 十五 章第 一 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制定、学法教法、教学程序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 功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2.教学难点重点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

2、的两个必要因素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结合实例知道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B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C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过程与方法: A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B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C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A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B使学生认识“不劳无功”和“劳而无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证唯物主义观点。C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

3、.教具与学具木块 细绳 弹簧测力计 杠杆和支架 钩码 滑轮 细线 刻度尺 多媒体课件二.说学情九 年 级 上 册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但是初三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起初二的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

4、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九 年 级 下 册经过之前三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三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我面对的是农村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高科技、较前沿的东西,激发其求知欲。三.说学法1.设计理念

5、: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2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 。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2.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主动探究、

6、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四.说教法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

7、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运用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作图分析法、阅读指导法、讨论法归纳法。五.说教学过程(程序)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六.说板书设计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 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

8、板书如下:七.结束语以上是我对“ ”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物理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我说课的题目 ,是人教版的 年级物理 册第 章第 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3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 )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9、、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2.教学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44.教具与学具电教器材: 教师演示用: 学生每组器材: 二.说学情八 年 级 上 册 初二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八 年 级 下 册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二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

10、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学习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九 年 级 上 册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但是初三的学生往往是

11、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起初二的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九 年 级 下 册经过之前三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三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学习物理的方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归纳、分析、推理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大多数学生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5手动脑,对直观内

12、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之后,学生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我面对的是农村初中生,相对来说知识面窄,知识信息不丰富,要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高科技、较前沿的东西,激发其求知欲。三.说学法1.设计理念: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注重科学探究,

13、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 。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效果。2.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

14、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四.说教法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五.说教学过程(程序)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6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

15、作业,巩固升华。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7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六.说板书设计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 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七.结束语以上是我对“ ”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物理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8我是 号,我说课的题目 ,是人教版的 年级物理 册第 章第 节的内容, 。我的说课内容的主要流程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说板书。首先说一下

16、我对本节教材的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上对声音有一定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引入的一节 概念课,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特性 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认识和掌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 知识,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 控制变量法 ,初步学会运用 物理知识解决 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 方法的 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

17、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重点)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重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 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新课标里要求和本节教材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主要

18、是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如何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而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定为本节课的 难点。9二、学情分析第一,初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理解,这些生活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惊奇的科学知识。三、教学方法1、教法:(1)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实际:。首先通过用音响听音乐的方法,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提出发声为

19、什么伴随着震动?(2)通过合作与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3)通过质疑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前提。(4)通过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5)最后再通过例题深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学法:作为教师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采用质疑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三、 教学程序及设想: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第一环节;导入新课(2 分钟)通过听音乐和生活中比较有代表的例子:引入新课(1)声音的产生 1,让

20、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2)声音的传播 1,太空中宇航员交流方式。2.下雨天打雷时雷声与闪电哪个先感觉到?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由音乐和生活例子引入,恩那个又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启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3 分钟)10听完音乐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提出自己对发声伴随振动现象的解释,然后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本。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自发性地学习,为下一环节做铺垫。第三环节:讲解新知识,(20 分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与传播的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采用集中一点,提问助答,暗示点拨等方法讲解新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从旁引导,得出:1 声音的由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 不同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并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第四环节: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5 分钟)第五环节:课堂知识小结。(5 分钟)第六环节:学后反思。(2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