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超准.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82530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超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超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超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超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动物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超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化复习资料考试:名:10 个(三、四)选:10 个(不含 1、6、11、12)3 章重点 维生素的载体、作用,嘌呤、嘧啶合成区别,核糖作用,一碳基团载体,ACP,载体蛋白,乙酰辅酶 A 缩化酶,生物素填:20 空(1、2、8)简答:3 个(1、6、7、8)简述:3 个(9、10、11、12)血糖来源和去路,葡萄糖 6-磷酸的交叉途径实验与计算:(1、7)1、名词解释1、肽键:是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酰胺键(-CO-NH-) ,称为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主键)2、盐析:3、酶的活性中心: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肽链上的基团,通过肽链的盘

2、绕、折叠而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构象,直接参与酶促反应的区域。又称酶活性部位4、米氏常数:是反应最大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即当 v = 1/2Vm 时,Km = S意义:m 越大,说明 E 和 S 之间的亲和力越小,ES 复合物越不稳定。米氏常数 Km 对于酶是特征性的。每一种酶对于它的一种底物只有一个米氏常数。5、氧化磷酸化:是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进行偶联磷酸化,又叫做电子传递水平的磷酸化。6、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直接由底物分子中的高能键转变成 ATP 末端高能磷酸键叫做底物水平的磷酸化。7、呼吸链:线粒体能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的链锁反应体系逐步传

3、递,最后与激活的氧结合为水,由于该过程利用氧气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这一传递体系叫做呼吸链。8、生物氧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 和水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做生物氧化。9、葡萄糖异生作用:由非糖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10、戊糖磷酸通路:指机体某些组织以 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 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11、激素敏感激酶:12、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13、饲料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把原来营养价值较低的不同的蛋白质饲料混

4、合使用,可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14、氮平衡:是反映动物摄入氮和排除氮之间的关系以衡量机体蛋白质代谢概况的指标。15、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氨基酸等作为原料合成16、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17、随后链:不连续合成,在 RNA 引物基础上分段合成 DNA 小片段(冈崎片段) ,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它的模板 DNA 链是 35链。18、前导链:为连续合成,合成方向与解链方向一致,它的模板 DNA 链是 53 链。19、复制叉:复制 DNA 分子的 Y 形区域。在此区域发生链的分离及新链的合成。20、密码子:21、操纵子: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操纵基因和

5、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22、信号肽:23、共价修饰:某种小分子基因可以供价结合到被修饰酶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从而调节代谢的方向和速度。24、变构酶:具有变构调节作用的酶叫变构酶25、变构调节:某些物质能与酶分子上的调节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发生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现象称为酶的变构调节。26、-氧化:脂肪酸的 -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 碳原子和 碳原子之间断裂,B 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 2 个碳原子的乙酰辅酶 A 和比原来少 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27、脂类代谢:28、脂肪动员:指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被一系列脂肪酶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并

6、释放人血液中供其他组织利用的过程。29、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是 -氨基酸和酮酸之间氨基的转移作用30、尿素循环:氨转变为尿素是一个循环反应过程,又称为鸟氨酸循环31、Tm 值:DNA 稀溶液加热溶解时的中点温度,称为融解温度。32、核苷酸连接线:33、基因突变:由于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引起 DNA 分子中核苷酸种类、数量或顺序的改变成为基因突变。34、DNA 重组:35、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在酶催化作用下,同 ATP 作用,产生带有高能键的活化氨基酸的过程。36、简并性:由多种密码子代表一个氨基酸的现象成为简并37、酶促化学修饰:酶蛋白链上的某些化学基团可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

7、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酶促化学修饰二、知识点2、第二信使。3、变构酶不遵循米氏常数。4、肽链加上一个氨基酸需 3 个 ATP5、遗传密码的特性:方向性、无标点性、简并性、通用性。6、红细胞代谢特点、终产物。2ATP、2NADPH、少量核糖核酸1.糖酵解没有糖原的贮存 胞膜上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 能量用于维持离子泵/胞膜可塑性/谷胱甘肽合成及核苷酸的补救合成等。2.甘油酸-2,3-二磷酸支路 生理功能是影响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与释放。3.戊糖磷酸通路 7、呼吸链电子传递载体:b-c 1-c-a-a3-o28、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包括脂肪酸的活化,活化的脂肪酸经 -氧化生成乙酰 Co

8、A,以及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三个过程。9、氧化:脂酰 CoA 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行氧化分解。每进行一次 -氧化,需要经过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同时释放出 1 分子乙酰 CoA。反应产物是比原来的脂酰 CoA 减少了 2 个碳的新的脂酰 CoA。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脂酰 CoA 全部变成乙酰CoA。10、乙酰辅酶 A:12 ATP NADH:3 ATP FAD:2 ATP11、嘌呤合成原料及途径:磷酸核糖、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一碳基团、二氧化碳在核糖磷酸分子的第一个 C 原子上逐步增加原子生成次黄嘌呤,然后在转变为其他的嘌呤。即:甘油-3-磷酸核糖

9、磷酸还原型辅酶 I 谷胱甘肽和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 磷酸核糖嘌呤环IMPAMPGMP嘧啶合成原料及途径:先合成嘧啶环,然后再与核糖磷酸相连而成。12、蛋白质合成途径(核蛋白体循环):合成起始、肽链延伸、合成终止。13、肽链延伸包括:进位、转肽、移位。14、蛋白质加工和剪切是在细胞器和细胞液中。15、操纵子包括:调节基因、结构基因、控制元件(启动子和操纵子)3、简答: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阶段有何异同?答:相同之处:(1)都需生成翻译起始复合物;(2)都需多种起始因子参加;(3)翻译起始的第一步都需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先分开;(4)都需要 mRNA 和氨酰tRNA 结合到核糖体的小亚基上;(

10、5)mRNA 在小亚基上就位都需一定的结构成分协助;(6) 小亚基结合 mRNA 和起始 tRNA 后,才能与大亚基结合;(7)都需要消耗能量。不同之处:(1)真核生物核糖体是 80S(40S+60S);elf 种类多(10 多种);起始氨酰tRNA是 MettRNA(不需甲酰化),mRNA 没有 SD 序列;mRNA 在小亚基上就位需 5,端帽子结构和帽结合蛋白以及 elF2;小亚基与起始氨酰 tRNA 结合后。(2)原核生物核糖体是70S(30S+50S);IF 种类少(3 种) ;起始氨酰tRNA 是 fMettRNA(需甲酰化);需 SD 序列与16StRNA 配对结合, rps1 辨

11、认识别序列;mRNA 先于 MettRNA 结合到小亚基上,才与mRNA 结合。2、概述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答: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与真核存在很多共同之处,但因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和亚细胞结构,其基因组结构要比真核生物简单,基因表达的调控因此也比较简单。虽然原核基因的表达也受转录起始、转录终止、翻译调控及 RNA、蛋白质的稳定性等多级调控,但其表达开、关的关键机制主要发生在转录起始。其特点包括以下 3 方面:(1) 因子决定 RNA 聚合酶的识别特异性:原核生物只有一种 RNA 聚合酶,核心酶催天冬氨酸ATPN1C6C2N3N9C8C5C4N7一碳基团甘氨酸谷氨酰胺PRPP谷氨酰胺二氧化碳谷

12、氨酰胺ATPATP谷氨酰胺关键 酰胺转移酶一碳基团一碳基团N1C2N3C4C6C5天冬氨酸CO2谷氨酰胺化转录的延长,o。亚基识别特异启动序列,即不同的因子协助启动不同基因的转录。(2)操纵子模型的普遍性:除个别基因外,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基因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连续排列在染色体上,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即操纵子,如乳糖操纵子等。一个操纵子含一个启动序列及数个编码基因。在同一个启动序列控制下,转录出多顺反子mRNA。(3) 阻遏蛋白与阻遏机制的普遍性:在很多原核操纵子系统,特异的阻遏蛋白是控制启动序列活性的重要因素。当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或解离时,结构基因的转录被阻遏或去阻遏。3、概述真核生物基因表

13、达调控起始的特点。答:同原核生物一样,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也是转录起始,而且某些机制是相同的,但也存在明显差别:(1)RNA 聚合酶:真核生物有 3 种 RNA 聚合酶,分别负责3 种 RNA 转录。(2)活性染色质结构变化:当基因被激活时,可观察到染色体相应区域发生结构和性质变化。包括对核酸酶敏感,DNA 拓扑结构变化,DNA 碱基修饰变化和组蛋白变化。(3)正调节占主导地位:真核 RNA 聚合酶对启动子的亲和力极小或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亲和力,二者的结合必须依赖一种或多种激活蛋白。尽管发现少量基因存在负性顺式作用元件,但普遍存在的是正性调节机制。(4)转录与翻译分隔进行:真核细胞有胞核

14、及胞质等区间分布,转录与翻译在不同亚细胞结构中进行。(5)转录后加工: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均被转录,内含子在转录后要被剪接去除,使外显子连接在一起,形成成熟的 mRNA。不同剪接方式可形成不同的 mRNA,翻译出不同的多肽链。因此,转录后加工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另一重要环节。4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1)糖转变为脂肪:糖酵解所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还原后形成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 A 是脂肪酸合成的原料,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2) 脂肪转变为糖: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可沿不同的途径转变成糖。甘油经磷酸化作用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再异构化变成 3磷酸甘油醛,后者沿

15、糖酵解逆反应生成糖;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辅酶 A,在植物或微生物体内可经乙醛酸循环和糖异生作用生成糖,也可经糖代谢彻底氧化放出能量。(3)能量相互利用: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 NADPH 直接用于脂肪酸的合成,脂肪分解产生的能量也可用于糖的合成。5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1)糖是蛋白质合成的碳源和能源:糖分解代谢产生的丙酮酸、o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磷酸赤藓糖等是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糖分解产生的能量被用于蛋白质的合成。(2)蛋白质分解产物进入糖代谢: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生成酮酸,酮酸进入糖代谢可进一步氧化放出能量,或经糖异生作用生成糖。6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

16、谢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1)脂肪转变为蛋白质: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进一步转变成丙酮酸、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再经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氨基酸。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辅酶 A 与草酰乙酸缩合进入三羧酸循环,能产生谷氨酸族和天冬氨酸族氨基酸。 (2)蛋白质转变为脂肪:在蛋白质氨基酸中,生糖氨基酸通过丙酮酸转变成甘油,也可以氧化脱羧后转变成乙酰辅酶 A,用于脂肪酸合成。生酮氨基酸在代谢反应中能生成乙酰乙酸,由乙酰乙酸缩合成脂肪酸。丝氨酸脱羧后形成胆氨,胆氨甲基化后变成胆碱,后者是合成磷脂的组成成分。CONHHH2R6、什么是尿素循环?有何生理意义?答:(1)尿素循环: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

17、解产生的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尿素的过程。 (2)生物学意义:有解除氨毒害和 CO2 的酸性毒害的作用。四、简述1葡萄糖 6-磷酸的交叉途径答:葡萄糖经过激酶的催化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可进入糖酵解途径氧化,也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生核糖5磷酸、赤藓糖4磷酸等重要中间体和生物合成所需的还原性辅酶;在糖的合成方面,非糖物质经过一系列的转变生成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还可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1磷酸,进而生成糖原。由于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体,由它沟通了糖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众多途径,因此葡萄糖6磷酸是各糖代谢途径的交叉

18、点。2血糖来源和去路答:(1)血糖的来源:食物淀粉的消化吸收,为血糖的主要来源;储存的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主要来源;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大多数氨基酸等通过糖异生转变而来。(2)血糖的去路:糖的氧化分解供能,是糖的主要去路;在肝、肌肉等组织中合成糖原,是糖的储存形式;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转变成其他糖类及衍生物如核糖、糖蛋白等;血糖过高时可由尿液排出。(3)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主要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低时,刺激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当血糖水平较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

19、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作用,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课件习题第一章 蛋白质一、填空1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2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_等电点 _是氨基酸的特征常数。3在常见的 20 种氨基酸中,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是_甘氨酸_。CONHHR_3+4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比较恒定,平均值为_16% _。5螺旋中相邻螺圈氢键取向几乎与_中心轴_平行。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的_NH _与前面隔三个氨基酸的_C=O _形成,它允许所有的 _肽平面上的 H 与 O_ 都参与氢键的形成。6参与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有 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离子键、配位键和二硫键7蛋白质构象,主肽链的_CC

20、和 CN _键能进行转动。8蛋白质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 螺旋、折叠、 转角 、无规卷曲_。9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两性_离子形式存在,在 pHpI 时的溶液中,以_阴_离子形式存在,在 pHKmbKmc,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 C ,与酶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A 。14动物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在 3740 ,大多数酶的最适 pH 一般为 6.58.0 。15测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 pH 、温度 、S E 条件下测定其体系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16测定酶活力,实际上就是测定 酶促反应进行的速度 ,酶促反应速度越快,酶活力就越 大 。17酶含量及纯度常用 比活力的大小 表示。比活力较大酶

21、制剂,其酶含量及纯度较 高 。 18酶反应速度有二种表示方式:单位时间内底物浓度的减少量 和 单位时间内产物浓度的增加量 。2、简答1.简答可逆性抑制与不可逆性抑制的不同之处?答:可逆抑制作用的抑制剂与酶分子的必需基团以非共价键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用透析等物理方法可以除去抑制剂,便酶活性得到恢复。不可逆抑制作用的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分子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不能除去抑制剂使酶活性恢复。2.简答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的不同特征?答:竞争性抑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通过加入大量的底物来消除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从动力学方面看,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V

22、max 不降低;Km 增大。非竞争性抑制的特征:加入大量底物不能解除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在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Vmax 明显降低,但 Km 值不改变。3.说明酶活性部位的组成,位置和基团构成。答: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部位或活性中心。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的微小区域。它通常位于酶分子表面的一个深陷的空穴或一条深沟中。对单纯酶来讲,活性部位是由一些极性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所组成的。有些酶还包括主链骨架上的亚氨基和羰基。对于结合酶来讲,除了上述基团而外,还包括金属离子或辅酶分子的某一部分。第 5 章 生物氧化填空:1ATP 由 ADP 和 Pi

23、反应形成,这个过程称为 磷酸化 ,其需要食物分子分解释放的 自由能 来推动。在体内分为 底物磷酸化 和 氧化磷酸化 两种。2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线粒体内膜 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细胞膜 进行的。第八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填空1正常成年动物的蛋白质代谢情况是属于 氮的总平衡 平衡,即 摄入的氮量=排出的氮量 2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主要取决于 必需氨基酸 的数量、种类及比例。3由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合成的氨基酸属于 非必需氨基酸 。4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可产生游氨和 丙酮酸 ,后者可进入 糖代谢 途径进一步代谢。5NH3 有剧毒,不能在体内积累,它主要以 谷氨酰胺 形式进行转运。6 肝脏 是除氨

24、的主要器官,它可通过 鸟氨酸循环 将 NH3 和 CO2 合成无毒的 尿素 ,而禽类则合成的是 尿酸 。7直接生成游离氨的脱氨方式有 氧化脱氨 和 联合脱氨8转运氨并降低其毒性的氨基酸是 丙氨酸 和 谷氨酰胺 。9 由尿素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氨基酸 鸟氨酸 和 瓜氨酸 不参与人体内蛋白质合成。10.生酮氨基酸经代谢后可产生 乙酰辅酶 A ,它是合成酮体的原料。 2、选择1、一碳单位是指只含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这些基团通常由其载体携带参加代谢反应。甲基(-CH3) 、亚甲基或甲烯基( -CH2-) 、次甲基或甲炔基(=CH-) 、甲酰基(-CHO ) 、亚氨甲基(-CH=NH) 、羟甲基(-C

25、H2OH)等。2、一碳单位载体有四氢叶酸(FH4)和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3、简答1、简述动物体内氨的来源、转运和去路。答:氨的来源:(1)氨基酸及胺的脱氨基作用;嘌呤、嘧啶等含氮物的的分解; (2)可由消化道吸收一些细菌产生的氨;(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是谷氨酰胺水解产生的。氨的去路:(1)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参与嘌呤、嘧啶等重要含氮化合物合成;(2)可以在动物体内形成无毒的谷氨酰胺;(3)形成血氨;(4)通过转变成尿酸(禽类) 、尿素(哺乳动物)排出体外。2、简述天冬氨酸在尿素循环中的作用。答:天冬氨酸在尿素循环中起了氨基供给体的作用。天冬氨酸可由草酰乙酸与谷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尿素循环中精氨代琥珀酸裂解产生的延胡索酸可以经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后者接受转氨基作用产生的氨基合成天冬氨酸,因此,通过天冬氨酸和延胡索酸使尿素循环与三羧酸循环联接在一起。课堂画题1、糖代谢和脂代谢是通过哪些代谢产物联系起来的? 答:(1)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2)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 CoA 是脂肪酸和酮体的合成原料。(3)脂肪酸分解产生乙酰 CoA 最终三羧酸循环氧化。(4) 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 CoA 最终三羧酸循环氧化。(5)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代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