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唐彩斌《植树问题》教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92438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唐彩斌《植树问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师唐彩斌《植树问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师唐彩斌《植树问题》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师唐彩斌《植树问题》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师唐彩斌《植树问题》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植树问题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唐彩斌学习内容:小学五年级上教学目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答常见的植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和数学建模等基本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富有现实趣味和挑战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兴趣;教学预案:一从数学的思想内核上,驱动学生开始学习1.通过“几个钉子几幅画”激活一一对应的数学经验。钉子和画一一对应,一样多;钉子和画不一一对应,1 个钉子对应 1 幅画后,还有钉子多。2.导入:植树问题,不是教大家怎么植树,而是解决植树问题中相应的数学问题。植树也不一定是在植树

2、节。有一个“长江”假日小队,就打算用自己的节日“六一”节去植树,他们设计了一个计划任务单。(这是一种价值观的无痕引导,植树节植树是形式,节日不是等着别人来祝贺,是做有意义的事情。)2面对这份任务单,成员间有了不同的意见,到底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总是给定条件和问题,而需要培养他们分门别类去思考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挑战式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好掌控,但为了学生的获得,试试。)你同意哪种意见呢?先表态,再讨论。(学生一旦表了态,就会关心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就会保持相当的注意力,这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20 棵; B.21

3、棵;C.19 棵;D.无法确定二重在经历,自主探索新知1.化繁为简,从简入手。100 米路比较长,讨论起来不方便,我们把 100 缩短一些,缩到 20 米来讨论。完成呈现:在全长 2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载一棵。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直观解决对应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思考锦囊:纸条和围棋子,纸条表示一段 5 米长的路,棋子表示 1 棵树,便于在操作中感悟对应的关系。也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视学生情况备用。)2.分类讨论:学生用学具纸条和棋子;也可以用线段图,老师除了展示线段图,还用多媒体课件强化对应关系。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强化对应

4、思想。(1)两端都种:路长间隔=段数,段数+1 =棵数205=4(段) 4+1=5(棵)3(2)两端都不种:路长间隔=段数,段数-1 =棵数205=4(段) 4-1=3(棵)(3)一端种一端不种:路长间隔=段数,段数=棵数205=4(段) 也就是 4(棵)(有两种可能)3.回顾比较:先独立思考,再同伴讨论:刚才在解决不同情况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关键是要从数量关系上来概括,都有“路长间隔=段数”不变的关系,段数和棵数的关系在变化。)4.再回到原来的问题中讨论:分析时强调:相当于 20 米长的路的什么情况,突出棵树和段数的关系。 同时,还适时交代,在画图的时候份数很多时可以用隔开

5、。)三.趣味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发展。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1)有只袋鼠每跳一下距离约 10 米,在一条小路上留下了它的 25 对脚印,这条小路长多少米?分析要点:段数+1=脚印数(25-1)10=240 米4本题的新增技能点:是例题的可逆性变换,全长本来是条件,现在成了“问题”;(2)建德白沙大桥,全场约 390 米,在桥的两侧栏杆上每隔 3 米就有一头石狮子,桥头桥尾呼应,形态各异。桥上一共有多少头石狮子?分析要点:段数+1 =狮子数3903=130 段, 130+1=131 头,1312=262 头。本题的新增技能点:辨析桥的 2 侧,属于条件性扩展;(3)一根木头长 10 米

6、,把它平均分成 5 段,每锯一段 8 分钟,锯完要多少分钟?分析要点:段数-1 =锯的次数5-1=4 次,48=32 分多余条件 10 米,其实无论几米都一样。(4)植树节上,20 个小组参加植树,每组分到 5 棵树苗,树苗共用了 1000 元,每棵树苗多少钱?分析要点:100020 5=10 元2.先做一做,再与上面的植树问题比一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比较分析要点:前面 3 个问题,没有讲“植树”,需要沟通与“植树”问题之间的联系。袋鼠的脚印相当于棵树,锯的次数相当于棵树,狮子数相当于棵数等。第 4 题内容是“植树”的,但不属于植树问题的模型。试图抽象地提炼“植树问题”模型。启发学生感悟判断

7、问题的模型,不是看内容情境,而是看本质的数量关系。(这个有点哲学思考,不知五年级学生能否感悟到。试试。)四挑战升华,化曲为直,全课总结。1.挑战题:在一个周长为 200 米的圆形广场四周,每隔 20 米种一棵香樟树(杭州市市树),一共要种多少棵?分析要点:棵树=段数;52.精巧设计,联系课堂生活。今天一节课数学课 40 分钟,老师还有点担心内容是否来得及,设置了一个手机提醒功能,上课铃声响后,每隔 5 分钟就振动一次,提醒我要珍惜时间,一节课下来要提醒几次呢?(这个根据作息时间原创的问题看上去是一次简单的应用,但对于教学来说就更能体现数学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机动题:钟声问题。(以上只是预案,以实际教学为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