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级中学分册.doc

上传人:dwx****52 文档编号:2194943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级中学分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级中学分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级中学分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级中学分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级中学分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高级中学分册(“十二五”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二一一年七月目 录江苏省高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江苏省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历史地理实验室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艺术装备标准 江苏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标准 编制说明一、本标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实验室规程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育装备的要求;以及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和近几年来装备实践,在原标准 (试行)稿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本标准参考或直接引用以下标准文件:1GBJ992009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2009 年征

2、求意见稿)2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2005 年)3JGJ381999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 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2002 年)5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2002年)6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2003 年)7 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 (2009 年)8 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2006 年)9 教育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2010 年)本标准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历史地理、艺术和体育装备七大类。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每个学科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应用四个部分。2每个学科根据

3、学校的装备水平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水平、示范性的;第二类为中高水平、先进性的;第三类为最基本的、是合格学校必须达到的装备水平。3通用技术根据学科的特殊性和师资配备情况,采用菜单形式供学校选择合适的模块。4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要求所必须的,选配部分均注明“() ”,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高级中学分册(“十二五”版)主编部门: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委会主任:倪道潜编委会委员:陆志平 马 斌 陈峥嵘 鞠文灿 马幸年 尹伟民 樊增荣 晏仲超 杜 伟 王国强 陆岳新 尤学贵 刘 丰 宋

4、志强 陈绍义 张子祥 后有为 俞听放 高 镇 策划统稿:张忠伟参编人员(排名不分先后)实验室: 张子祥 顾晓东 孙宏根 周大群 许宝康 周 云 窦泽志 陈其淦 刘 刚 袁焕新 曹惠芳 程有淦 朱玲莉 张忠伟 李箕云图书馆: 袁 敏 雍忠林 陈 戈 刘 荣 周晓峰 王玉珍 虞承霖杨红芹 金建雯 陶德菁 顾晓东 冯 刚 李惠敏 王卫芳 信息技术:宋志强 严 峻 杨近臣 董 江 陈绍义 薛 明 徐 军 康永宏 徐建明 王建东 陈正石 张光耀 王烨飞 谭海波科技史地:高 镇 李惠敏 邹仲炎 王锋军 袁广华 陈 峻 丁建萍刘海林 王武林 陶其伟 陆忠花 孔 政 杨启荣 周致和王德平 朱熙春 宋平涛 丁良

5、峰 张丽君 李 宁 艺术体育:王祥明 裴乃炯 潘 伟 王锋军 王 勇 杜梅林 邹永强 吴国伟 钱琴娣 朱 婕江苏省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一、建设与配备(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8 轨 12 轨 16 轨 20 轨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名称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 数量计算机网络教室 2 2 2 3 3 3 5 4 4 6 5 5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制作室 1 1(1) 1 1(1) 1 1(1) 1 1(1)专用多媒体教室 1 1 1 1 1 1 1 1 1 1 1 1安装多媒体设备教室占班级总数比例 1/1 1/2 1/3 1/1

6、 1/2 1/3 1/1 1/2 1/3 1/1 1/2 1/3自动录播教室 (1) (1) (1) (2)校园网络管理中心 1 1 1 1 1 1 1 1 1 1 1 1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校园广播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学校安全监控系统 1 1 1 1 1 1 1 1 1 1 1 1要求:1. 各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功能教室的数量。2. 各功能教室使用的面积()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3. 在校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含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各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之比:类学校

7、达 6:1;类学校达 8:1;类学校达 10:1。任课教师数与网络环境下教师计算机数之比:、类学校达 1:1;类学校达 3:1。4. 学校专用多媒体教室必须采用不小于 100 英寸的大屏幕显示设备,普通教室多媒体必须采用不小于 42 英寸的大屏幕显示设备,学校可根据情况选择。5. 各功能教室的防火、防盗、防雷等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均应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6. 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可以选择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模式或模拟信号传输方式,详见闭路电视系统。7组建教育城域网区、市(县)的学校,校园网建设应达到学校内部计算机联网并联通互联网,能实现“校园网络系统”的基本功能。8. 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专用多

8、媒体教室和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的比例。 9. 及时淘汰(或升级改造)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并确保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可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低于上述标准。10. 学校信息技术中的所有应用软件必须采用正版软件。 11理科实验室可适当减少多媒体设备的配备数量,化学实验室可配备移动式多媒体设备。说明:1. 8 轨以下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数量参照 8 轨;9、10 轨学校在 8 轨基础上同比增加;11 轨学校参照 12 轨;13、14 在 12 轨基础上同比增加; 15 轨学校参照 16 轨;17、18 在16 轨基础上同比增加; 19 轨学校参照 20 轨,20 轨以上学校在 20 轨基础上同比增加。2.

9、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可兼作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规章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二)建设要求1. 计算机网络教室基本功能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英语听力考试、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学科整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可用作学生电子阅览。环境和设计1. 环境要求使用面积:90-110/间。机房须安装空调,使用时室内温度不高于 30。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2. 设计要求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网络布线、电源布线必须符合国际、国内相关的建设和验收标准规范。计算机室单独接地

10、电阻4,其中接地极的接地电阻1。地面可铺设防静电地板,也可使用地砖、地板革、水磨石地面。防静电地板下的布线要有防鼠、防水保护措施。地面开槽布线时,盖板要坚硬不变形、不漏水,且容易开启便于维护。计算机网络室建议采用光纤接入,带宽不低于百兆。学生计算机桌采用纵向排列时,列间距离不小于 1800mm;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时,桌间距离不小于 600mm。所有计算机按以太网结构方式接入校园网,学生机采取系统硬盘保护措施。机房电压应满足:电压 220V,频率 50Hz,三相五线制/三相四线/两相三线制,三相接入要注意三相负载均衡;并安装相应规格的漏电防护装置;空调机与计算机采用分路供电。3. 计算机辅房使用

11、面积:16/间,应紧靠计算机教室。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器等。单位 配备数量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 类 类 类 备 注1 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 配备带麦克风的耳机一副 台 保证一人一机使用 配杀毒软件、 防木马软件2 教师用计算机 台 1 1 1 配套软件3 交换机 100/100OM 自适应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配套4 参数稳压电源 5KVA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 配套5 网络教室广播软件系统 套 1 1 1基本配置6 教师座椅 张 1 1 17 讲台 张 1 1 18 学生计算机台 环保达 E1 张 与学生计算机配套 9 学生凳 张 与学生计算机配套10 无尘白板 块 1 1 (1)

12、11 液晶投影机 含投影屏幕 套 (1) (1) (1)12 空调设备 套 1 1 1 根据面积配备13 防盗设施 套 1 1 114 UPS 电源 台 (1) (1) (1)2. 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工作室基本功能 教学软件制作、存放有关资料。环境和设计环境要求 面积:使用面积30 。照明:室内无阳光直射,安装窗帘。温度:室内温度不高于 30为宜,安装空调。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学校配备 UPS 电源。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工作室单独接地电阻4 ,其中接地极的接地电阻1 。所有计算机可以访问互联网。配备数量序号 设备名称 参考规格要求单位 类 类 类 备注1 多媒体计算机

13、台 若干 若干 若干至少有一台加视频采集及电视接收装置2 打印机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3 扫描仪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4 数码相机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5 数码摄像机(DV)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6 DVD/VCD 台 若干 若干 若干7 工作台 张 若干 若干 若干8 办公桌椅 环保达 E1 套 若干 若干 若干9 工具 套 若干 若干 若干10 资料柜 存放资料 个 若干 若干 若干规格和数量按需要确定,其中数码摄像机(DV)可与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合用。基本配置11 网络信息口 个 若干 若干 若干 满足需要3. 专用多媒体教室基本功能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

14、媒体信息,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达形式。环境和设计1、 专用多媒体教室(会议厅、报告厅、多功能教学厅)面积 120以上。讲台侧面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至少有 2 个校园网信息点,1 个闭路电视信息点。有条件的学校安装无线 AP。投影机吊装时,在保证投影充满整个银幕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投影机距离银幕最近,银幕下沿高度不低于第一排学生的座高,吊装位置以远离采光窗口为宜。第一排学生桌前沿与银幕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2500,边座学生与银幕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 300。地面部分布线宜采用暗埋方式。如果采用明线方式布线,地面部分必须选用耐踩、防水材料保护线缆。配备数量序号 名 称 参考规格要求

15、单位 类 类 类 备 注1 大屏幕显示设备 当前主流配置 套 1 1 1 不小于 100 英寸2 视频展台 当前主流配置 台 1 1 13 多媒体计算机 当前主流配置 台 1 1 14 音响设备 套 1 1 15 电教讲台 张 1 1 16 网络电视接收设备网络流媒体信号转换为 VGA 或复合视频信号台 1 1 1采用网络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7 集中控制器 套 1 1 1基本配置8 智能录播系统 当前主流配置 套 1 (1) (1)说明:1.采用网络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网络电视接收设备,采用传统方式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电视射频信号接收设备。2.专用多媒体教室数量详见(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

16、设置。3.专用多媒体具有断电保护以及延时断电功能。4. 普通多媒体教室基本功能在普通教室内,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为课堂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达形式。环境和设计1、 教室面积符合教室建设规范。2、 讲台侧面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至少有 2 个校园网信息点,1 个闭路电视信息点。投影机吊装时,在保证投影充满整个银幕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投影机距离银幕最近,银幕下沿高度不低于第一排学生的座高,吊装位置以远离采光窗口为宜。第一排学生桌前沿与银幕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2500,边座学生与银幕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 300。地面部分布线宜采用暗埋方式。如果

17、采用明线方式布线,地面部分必须选用耐踩、防水材料保护线缆。配备数量序号 名 称 参考规格要求单位 类 类 类 备 注1 大屏幕显示设备 当前主流配置 套 1 1 1 不小于 42 英寸2 视频展台 当前主流配置 台 1 (1) (1)3 多媒体计算机 当前主流配置 台 1 1 1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的学校可不配4 音响设备 套 1 1 15 网络电视接收设备网络流媒体信号转换为 VGA 或复合视频信号台 1 1 1使用网络传输电视信号的学校选择基本配置6 电教讲台 张 1 1 1要求:1. 多媒体教室数量详见(一)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置。2. 类、类学校教室可采用移动多媒体投影装置。3. 有条件的

18、学校可在普通教室放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供学生上网查询资料。5自动录播教室(选配)序号 名称 参考要求 配备数量教室环境1 顶面 矿棉板吸音吊顶2 墙面 吸音板铺垫吸音棉3 地面 4.5mm 厚运动静音胶垫4 窗户 双层铝合金窗体,遮光窗帘5 照明 三基色灯,教室亮度 450500LX 若干6 空调 立柜式 17 多功能讲台 18 学生课桌椅 同普通教室9 供电系统 三路,分别控制教学、照明、空调10 观摩区 单向贴膜玻璃窗图像系统1 网络直录播服务器 附系统软件 12 教师摄像机 自动跟踪定位 13 学生摄像机 云台式,自动跟踪定位 14 板书摄像机 附镜头 1智能导播控制子系统1 智能导播控制

19、主机 附软件 12 激光演示器 多功能无线 13 录播控制键盘 14 板书定位触发模块 2智能集中控制子系统1 智能集中控制主机 12 时序电源 1声音系统1 数字音频矩阵 12 教师无线话筒 13 学生话筒 专业枪式均匀吊顶 84 功放 15 音箱 2多媒体教学子系统投影机、大屏幕显示设备等同多媒体教室 1辅助工具软件1 播放器 12 编辑器 13 光盘刻录器 14 录播精灵 1其它1 机柜 12 交换机 13 切换器 14 显示器 16.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功能实现校务、财务、财产、教务、学生学籍、教师人事档案、图书馆与实验室等方面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在课内外对教

20、学资源的应用;通过学校网站等形式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与社会、学生、学生家庭以及校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师生能通过学校的计算机上网学习、交流和查询资料。环境和设计1. 网络中心的环境要求网络中心机房使用面积大于 30。安装空调,温度保持在 1824,相对湿度保持在 40%60%。窗户安装窗帘,避免阳光照射机房设备。不宜设置在楼房的一层或顶层。有良好的防静电措施,安装机房专用防静电活动地板。墙面设计:选择不易吸附灰尘的防火材料。2. 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校园网建设包括结构化布线、机房建设、网络设备、软件系统、防雷电系统等部分。校园网建设应贯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先进,留有扩展”原则。网络布线设计:校园网采用光纤接入,校园内光纤和 UTP(非屏蔽双绞线)混合使用,遵循 EIA/TIA.568 商业建筑布线标准,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大容量、高速传输的要求。安装防雷电设备、设施,保护网络设备。配备数量基本配序号 名 称 参考规格要求单位 类 类 类 备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