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作者姓名:栗亚莉工作单位: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 联系电话:13708881635【文章摘要】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 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 朗读 有效 指导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进行语文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
2、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和表达,意蕴的品位和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要保证语言文字训练到位,务必以读为本,充分发挥读的多重功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因此,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一.反思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弊端和原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和听课时我发现小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一2些弊病,比较常见的有:朗读时“多字、漏字” ;朗读时“唱读” ;读破句; “一字一顿” ,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轻重不分,过于平
3、淡针对朗读时存在的种种弊病,我试图进行了反思,发现我们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重讲轻读,重问轻读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太多,问的太多,课堂上唯恐学生不懂。拿到一篇课文,教师就用提问的方式进行逐字逐句地理解和分析,提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满足疏通课文情节的需要。课文分析完了课也上完了。由于问题过于琐碎,就导致了无意义的满堂问,满堂灌。这样,学生课堂上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对于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去品味感受,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目的不明,要求不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4、,很多老师已经开始重视朗读训练,但有的由于对朗读教学的目的不明,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所以课堂上设计的一些朗读只是随意性的“滥读” 。例如我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上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中“我” 与小外甥“对诗”时的片段,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诵的对象,古往今来,许多诗人3留下了不少佳作, “我”和小外甥对诗了呢,请大家自己练习,把这部分内容读好。(生自由练读)师:读好了吗?同桌练习对一对诗。(同桌练习)师:哪一桌愿意试一试?(一桌学生读,做到正确、流利,但是对诗的感觉没有读出来, “我” 与小外甥的性格特点也没有表现出来)师:读的不错,还有哪一桌也来试一试?(又一桌读
5、)师:还有想读的举手!(学生很踊跃)男生扮演“我” ,女生扮演小外甥,我们 都来对一对诗。(看起来,男生女生读的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但是既没有读出诗句的韵味,更没有读出人物的特点。 )师:读的真好,一二两组扮演“我”,三四两组扮演小外甥,再对一次!(全班被分成两大组,再次对诗)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看起来在指导学生朗读,但缺少的恰恰是指导,教师仅仅是在布置任务,至于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合理的建议,没有巧妙的点拨,没有必要的示范,有的只是反复地读,机械地重复。在我听到的一些课中,有的老师仅仅把朗读当成装饰品点缀一下,或为了老师的提问而读,仿佛不4读一下,提问就不能体现启发性;或
6、是预定的教学内容已讲完,可还没有下课,为了凑时间而毫无目的地读同时,有不少教师对各年级朗读教学的要求不清,教学中往往要求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很难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3.评价欠妥,导向不当。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导,也没有组织学生就朗读情况进行自评或是互评,教师自己也只做了两次评价:“读得不错!” “读得很好!” “不错” 、 “很好”这样笼统模糊的评价,给了学生错误的导向:声音大了就是好,朗读整齐就不错,才有了后来读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 。可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仅要给予真实、具体的评价,让学生真正指导好在何处,不好在哪里;而且要通过提示性的评价,把学生引入情境
7、之中,激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实现心灵和情感共鸣。4. 指导无方,效率不高。朗读的方式和方法,是与语言的情境和情感密切相关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课文,朗读指导中都要考虑语言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情感。仍然是上面的案例,执教着似乎就没有考虑语言情境,也没有考虑语言情感。 望月中的“我”是一位中年人,而小外甥还是个活泼可爱、富于幻想的孩子,念诗的语气语调当然不会相同,二人在对诗过程中的表现也不会相同,要如何表现呢,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根本不适合许多人一起读。而老师却一次安排男女生对诗,一次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对诗,结果虽然5读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 ,但却失去了诗歌的韵味。二.有效指导
8、小学生朗读的几点方法既然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存在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结合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使朗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朗读呢?我觉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一)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1.创设一个自由、轻松、能够展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进入课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孩子们有兴趣地去学习,要比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重要得多。朗读也是这样,在本学期,我充分利用课后的五篇文章,抓住点滴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读完了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刚开始,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但渐渐
9、地,他们都能很主动地去找学习伙伴读书了,有的读着读着,还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这时候,我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读书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孩子们的兴趣也浓厚起来,读书时都想把故事读得更生动些。2.把握利用教材,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它们都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极好材料。教师不仅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而且还要善于引导6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雨点 鲜花和星星 大海睡了等短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中,都可以创设情境,朗读时,配上轻柔的音乐,指导孩子们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
10、旋律和美妙的情境中。久而久之,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二)恰当发挥范读的作用 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读的多了,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等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古人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作为小学生,他们不会创造性的读,但他们的模仿力很强,他们的朗读大部分都是模仿老师的,因此,教师的范读对
11、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范读时机的选择也要恰当,不是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就范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时候范读依具体情况而定,可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范读,在学生要求范读时再范读,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富有激情,表情到位,感情到位,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范读的内容:依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容可范读全文,为解决难点可范读一些重点句段,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范读时可以由教7师范读,也可以找领悟快、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 (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
12、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朗读形式很多,例如:(1)齐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充数” ,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2)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3)引读。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读,有的地方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读,有的地方可以让学生接上老师读的内容,突出重点词句(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课前
13、可布置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头饰,激发学生兴趣。(5)表演朗读。即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 ,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6)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全体同学给予指导,8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7)配乐朗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8)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9)展示朗读。
14、借助“展示台” ,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篇,组织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一般来说,初读或者较难理解的课文及经典的句段,宜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自由读的方式;人物对话多的课文,宜采用分角色朗读;情感丰富的课文,宜采用引读法,以情传情此外,还可采用分组读、师生配读、组合读及默读、散读等;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借助表演,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等,这都是“激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的题材和体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四)注重朗读评议,以评促读
15、朗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要是朗读水平不断提高,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巧妙地点评来指导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也要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朗读评议,组织学生之间互评,哪儿读得好,哪儿读得差,应该怎么读。评读不仅能提高朗读的质量,也为以后的朗读提供了规律性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对于那些学生体9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不要吝啬赞扬。巧妙的运用“赞扬”的话语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例如当学生朗读狼和小羊狼的话时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在学生朗读后,我第一次点评:“这只狼比较温柔啊!”第二
16、次点评:“你是一只善良的狼,虽然找碴了,却底气不足啊!”第三次点评:“你的表演能力真强,同学们,看,凶恶的狼来了。 ”这样使学生的“学”变得主动而有探索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点评,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 ,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语文教学的最基础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通过读文本理解所包含的内涵,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文而异,采取不同朗读方式,不同的方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主要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 叶圣陶 素质教育与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3. 凤凰语文网 10(论文字数: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