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20877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刘宝龙,职业病危害评价,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10002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电话:010-64912982 传真:010-64893297e-mail:网址:,一、职业危害因素概述 二、前期调查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 五、职业防护设施评价 六、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七、职业危害个体防护评价 八、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九、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十、其他内容评价,内容提纲,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评价内容,评价目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一)评价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实现前期预防,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提供依据,积

2、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其他。,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一)评价目的,职业病危害控效评价,实现前期预防,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提供依据,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

3、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其他。,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二)评价内容,评价内容,评价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个体防护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建筑卫生学与辅助用室等,有些内容法规标准有规定;有些内容缺乏法规标准规定,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评价内容,评价目的,评价方法,法规标准对比法:评价内容有明确法规标准规定;风险评价(管理)法:评价内容缺少相关法规标准规定。,(三)评价方法,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收集可研及项目技术资料,收集相关法规标准规定,评估相关内容的法规符合性,提出补充措施建议,选定评价

4、内容,法规标准对比法,(三)评价方法,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三)评价方法,分析或调查项目原辅材料、工艺与设备以及作业内容等,识别与分析危害因素与影响人群,检测或推测人群的因素接触水平,评估风险,划分评价单元,风险评价(管理)法,分析降低风险措施,评估相关内容有效性,提出补充措施建议,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阶段,收集资料前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编制并确定评价方案,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其他评价内容评价提出补充措施及建议给出评价结论,汇总、分析资料编制评价报告书,一、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四)评价程序,(一)前期调查的目的,二、前期调查,通过工程分析或职业卫生调查等方法:识别可

5、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以及影响的作业人员;了解拟定或已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基本信息;,(一)前期调查的目的,二、前期调查,工程分析:是对识别对象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应原理、所选原辅材料及其所含有毒杂质的名称、含量等进行分析,识别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影响人员,并了解拟定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基本信息的方法;职业卫生调查:是通过现场调查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及用量、产品种类及产量以及生产工艺设备及工艺特征等,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影响人员,了解已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基本信息的方法;,划分单元,收集单元信息,识别危害因素,(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二、前期调查,考虑

6、人员作业、场所范围、生产工序、工艺和装置等合理划分。例如铸造业单元划分:,模型制作,混砂作业、再生砂处理等,砂处理,造型,造型、离模剂喷涂、模型组装、酒精涂模喷涂等,接受原材料,1.划分单元,(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接受原材料,熔炼,投入原材料、添加合金铁、炉前处理、冲天炉修理等,打箱,冷却,浇注铁水,落砂机打箱、拿取大型铸件、人工打箱等,检验,出模,抛丸处理、喷砂、清砂、打磨机作业、熔断作业等,铁水包取液、夹渣处理、干燥作业等,1.划分单元,(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结合以上具体情况,可主要划分为下列具体单元:造型熔炼浇注铁水打箱出模等。,1.划分单元,(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

7、,包括:对象场所对象作业与人数作业内容原辅材料等信息装置设备信息防护措施信息,2.收集单元信息,(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喷涂烟雾吸入设备,喷涂作业场所,2.收集单元信息,(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现场喷涂作业,2.收集单元信息,(二)工作步骤,喷涂后的产品,二、前期调查,2.收集单元信息,(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2.收集单元信息,某喷涂单元收集单元信息事例,(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2.收集单元信息,某喷涂单元收集单元信息事例,(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2.收集单元信息,粉末混合机的装料、混合及取出作业收集信息练习,(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2.收集单元信息,作业场

8、所与内容等: 打开混合机上面的进料口,投入两种粉末原料(矾土、金刚砂)。1次的投放时间为10分钟,投放量为矾土18kg3袋、金刚砂18kg2袋。投放后混合机运转30分钟,然后从设备下方取出混合后的原料。取出原料的时间为5分钟,包括清扫时间在内,大约共10分钟左右。 上班时间为8小时。操作人员为1名。使用的化学物质: 矾土(CAS No.1344-28-1) 99.9% 金刚砂(非纤维)(CAS No.409-21-2) 99.9%,(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3.识别危害因素,职业病危险因素及其来源与分布,接触(影响)人员,拟定或现有控制与应急技术措施,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2,3,(二)工

9、作步骤,二、前期调查,某喷涂单元危害因素识别事例,3.识别危害因素,(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铸造业熔炼单元危害因素识别事例,3.识别危害因素,(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铸造业造型单元危害因素识别事例,3.识别危害因素,(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铸造业打磨单元危害因素识别事例,3.识别危害因素,(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3.识别危害因素,粉末混合机的装料、混合及取出作业收集信息练习,(二)工作步骤,二、前期调查,3.识别危害因素,一般情况下,下列情况可不作为实施检测与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予以识别: (1)明确没有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有害性很低的危害因素。例如有害性

10、很低的水溶液、沸点很高的油类、不能产生粉尘的固体、使用量极少的物质、仅在密闭系统内处理的物质以及推测接触水平小于接触限值10%的危害因素。 除上述情况外,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应作为检测与评价的对象。例如:推测接触水平大于接触限值10%的危害因素接触水平难于推测的危害因素,(二)工作步骤,(一)目的,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通过工作日写实和查阅MSDS等方法:接触分析:确定现场各危害因素同等接触水平人群的分组或工种划分(SEG),及其接触地点、时间、方法与频次等;有害性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等、适用法规要求等。,(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分析,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1、,同等暴露人群的岗位与人数:喷涂工岗位,1人;作业方式:使用喷枪进行喷涂作业;作业内容: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 每天喷涂作业时间约3小时。作业地点:喷涂作业间,某喷涂作业接触甲苯的接触分析事例,粉末混合机的装料、混合及取出作业接触分析练习,(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分析,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某喷涂作业接触甲苯的有害性分析事例1.物理及化学危险性 爆炸物 不属于分类对象易(可)燃气体 不属于分类对象易燃气溶胶 不属于分类对象氧化性气体 不属于分类对象高压气体 不属于分类对象易燃液体 分区2自反应化学品 不属于分类对象自燃液体

12、分区外自热化学品 无法分类,(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2. 健康影响等,(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2. 健康影响等,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分析,某喷涂作业接触甲苯的有害性分析事例,3.适用法规要求等接触限值:PC-TWA50mg/m3 PC-STEL100mg/m3警示标识等:需提供化学品中文使用说明书,产品包装应当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定期检测:有限值和检测标准要求健康检查:属于强制性健康监护因素防护设施:GBZ1标准要求。,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一)目的,确定不同暴露人群(岗位)接触各类职

13、业病危害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风险。分析降低健康损害风险的措施.,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二)工作步骤,确定不同暴露人群对各类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划分健康风险等级,确定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分析降低风险的措施,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1.确定不同暴露人群对各类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预评价:依据类比工程或其他适宜方法预测同等暴露水平同等危害因素产生条件;同等防护设施状况。控制效果评价:依据实际检测结果确定检测过程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1.确定不同暴露人群对各类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1)基于作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导致在不同测定日之间的接触变异(即使是在完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作业场所的一个

14、人作业,会由于不同测定日的作业动作的不同带来变异);(2)作业人员之间的变异(在不同作业人员之间存在长时间接触水平的平均值的变异);(3)同一作业场所不同测定日之间的变异。,关注变异,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1.确定不同暴露人群对各类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建议根据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的结果,在消除检测结果中的异常值之后,针对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或最高容许浓度(MAC)的检测结果,分别计算下列三种检测结果: (1)算术平均值(Ma)(依据n个检测结果直接计算); (2)n个检测结果的对数正态分布的95%上限值(X95); (3)n个检测结果的几何标准差。,

15、结果统计处理,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2.确定相关标准限值要求,明确的评价对象:从事具体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明确的时间概念:长期反复;明确的危害概念: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1)概念,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1)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粉尘、生物因素)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

16、浓度。最高容许浓度 (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2)分类,2.确定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2)物理因素接触限值:超高频辐射(30300MHz):8或4小时的连续波或脉冲波的单位面积(cm2)上的辐射功率(功率密度)值;高频电磁场(100KHz 30MHz;波长3km 10m):不同频率下的电场和磁场强度值;工频电场:频率为50Hz极低频电场的电场强度;紫外辐射(波长为

17、100 400nm的电磁辐射):不同紫外光谱的8小时辐照度和照射量值;,(2)分类,2.确定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2)物理因素接触限值:高温作业(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0C的作业):不同时间接触率与体力劳动强度下的WBGT限值;噪声(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等效声级限值;(脉冲噪声):脉冲工作场所噪声声压级峰值和脉冲次数不应超过的限值;,(2)分类,2.确定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2.确定相关标准限值要求,1)PC-TWA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个体检测是测定CTWA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

18、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定点检测也是测定CTWA的一种方法(NIOSH要求:使用定点检测时,应证明其能够与个体检测同等反映个体接触状况)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8小时工作日的CTWA。,(3)应用,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2.确定相关标准限值要求,2)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职业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后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选择最高时段采集。 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PC-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触不引起

19、: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性组织损伤;存在剂量-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 即使当日的CTWA符合要求时,CSTEL也不应超过PC-STEL。当CSTEL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3)应用,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3.划分健康风险等级,我国法规仅规定是否超过标准限值 “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

20、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国外多采用风险分级管理,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欧美国家经常采用的风险分级方法,3.划分健康风险等级,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4.分析降低风险的措施,分析导致高风险的原因;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需遵循基本的职业卫生预防措施的优先顺序。,四、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4.分析降低风险的措施,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国家安监总局51号令)。,(一)职业病

21、防护设施的概述,控制粉尘与化学毒物等有害物质措施的优先顺序,(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概述,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控制噪声、振动等有害能量措施的优先顺序,采用不产生有害能量或产生较少的机械设备,变更工艺、材料以及作业方法,降低有害能量水平,利用吸收材料遮蔽有害能量发生源,将劳动者与有害能量发生源隔离,吸收散乱、反射的能量,6,5,4,1,2,3,5,5,(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概述,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二)相关法规要求,职业病防治法:(1)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2)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等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

22、者停止使用。,采取(设置);有效(适宜、性能);维护与检测,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确定需要设置的场所及其针对的发生源,发生源分析及防护设施选择,技术分析与防护设施设计,防护设施维护管理,设置的符合性,设置的适宜性,设置的有效性,管理的符合性,(三)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的要点,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依据要求评价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1.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符合性评价,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1)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 采用工程分析或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分析拟定或已经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地点及其针对的发生源。,1

2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符合性评价,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收集相关法规标准对防护设施设置的要求。 例如:GBZ1-2010的“6.1.1.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GBZ/T194-2007的第五十八条: 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用密闭的方法防止毒物逸散,在密闭不严或不能密闭之处,应安装通风排毒设施维持负压操作,并将逸散的毒物排出。,1.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符合性评价,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依据要求评价

24、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1.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符合性评价,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全面通风装置,局部排风装置,吹吸式通风装置,通风系统,整个厂房/车间进行通风、换气,厂房/车间内某个局部作业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厂房/车间内某个区域内进行通风、换气,常用通风除尘排毒设施的分类,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局部排风装置概述 是指在接近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处设置吸入罩,利用局部的、恒定的吸引气流,将所产生高浓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其扩散之前与以捕捉,并在劳动者不接触污染空气的状态下将其排出的装置。并将所吸入空气中有害物质尽量消除后再将其排出。,局部排风装置,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

25、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局部排风装置的特点与适用范围,特点:可有效捕集局部通风处有害物质,有害物质不易扩散。有害尾气可进行净化处理;排风罩与发生源的距离越远控制效果越差。适用范围:当不能采取有效密闭措施时,是通风系统设计的首选,广泛适用于打磨、焊接、涂装、清洗、装袋以及化学分析等各类作业场所与作业条件。对人员操作有影响或工艺有特殊要求的不宜采用。,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柜式排风罩,密闭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吸气罩,常见排风罩的分类,排风罩,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柜式排风罩的型式及适用范围:它的结构形式与密闭罩相似,

26、只是罩的一面敞开。柜式排风罩是有一面敞开的工作面,其他面均密闭。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操作台等污染的通风。,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外部吸气罩的型式及适用范围伞形罩悬挂于有害物发生源上方侧吸罩安装在有害物发生源的侧面下吸罩安装在有害物发生源的下面外部吸气罩是利用罩口外部吸气回流的运动将粉尘和有害物吸入罩内的排风罩,主要用于因工艺或操作条件的限制,不能将污染源密闭的场合。,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接受式吸气罩的型式及适用范围:诱导气流带动有害物一起运动接受吸气罩是将排风罩罩口迎着含尘或有害物气流来流方向,使其直接进入罩内。主要用于热工艺

27、过程、砂轮磨削等有害物具有定向运动的污染源的通风。,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常用排风罩适用作业举例,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吹吸式通风装置:是指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的两端设置吹出罩和吸入罩,利用两罩之间形成的平行气流,将发生源扩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捕捉并经吸入罩排出的装置。,吹吸式通风,1、开放型2、密闭型,A、垂直气流B、水平气流C、斜向气流,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特点:在相同条件下,排风量比外部排风罩的少,抗外界干扰气流能力强;气流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控制效果好;形成空间较大的均匀气流流场,不影响工艺操作。可应对移动性发生源。

28、适用范围:适用于通风系统影响人员操作、工艺对风速有特殊要求以及大型涂装作业等作业场所。适用于因生产条件限制,外部吸气罩离有害物源较远,仅靠吸风控制有害物质较困难的场合。,吹吸式通风装置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全面通风装置:是指通过供给新鲜空气,使作业场所空气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被稀释到无害水平的装置。,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通风,全面通风装置,风机动力,两者并存,热压、风压、密度差,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特点稀释有害物浓度至标准限值以下,不能排除。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适用范围散发湿、

29、热或有害物质的车间,当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时,或采用局部通风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或辅助全面通风。当尘毒发生源过于分散或流动时,或不能将尘毒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控制时,应采用或辅助全面通风。不能污染其它岗位时,不能采用全面通风。,全面通风装置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明确防护设施设置的地点及其针对的发生源,明确发生源项分析结果及其对应防护设施设置的种类与型式,评价防护设施设置的适宜性,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某建设项目涂装车间涂料调配拟在调配间内进行,涂料调配

30、间位于涂装厂房西南角,出入口设置在涂装厂房外,独立房间(4m5m4m)设置。调配间内设2个调漆罐,人工加料,机械搅拌。涂料调配使用稀释剂,主要成分为二甲苯30%,乙酸乙酯50%,丙酮20%,每小时消耗量为10kg。涂料调配间拟采用全面通风方式排除有害物质,采用防爆轴流风机,排风口拟设置在调漆罐附近侧墙上,排风口中心位置距屋顶约100cm;进风主要通过门缝等自然补风。发生源主要是涂料调配(原料加料、搅拌和出料过程)稀释剂挥发有机毒物。,评价事例,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评价事例,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排风罩适宜性评价事例,五、职业

31、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排风罩适宜性评价事例,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防护装置种类适宜性评价事例,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适宜性评价的常见问题防护设施设置地点不具体,与针对的发生源关系不明确;防护设施的描述不准确;防护设施的型式不明晰;不考虑防护设施的适宜性等。,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2.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适宜性评价,依据通风除尘排毒设施技术参数:依据工作场所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适用于间接评价所有防护设施效果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

32、的有效性评价,(1)依据通风除尘排毒设施技术参数评价,根据所设置防护设施类型确定其评价技术参数,采取适宜方法检测技术参数,对应相关标准评价防护设施有效性,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控制风速:适用于局部通风和吹吸式通风气流组织:适用于全部通风设施全面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适用于全面通风,常用通风除尘排毒设施的技术参数,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除外部排风罩以外,控制风速和面风速均相同控制点与控制风速为保证有害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在距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即控制点)上造成适当的空气流动。控制点的空气运动速度称为控制风速。,控制风速,五

33、、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不同类型排风罩的控制风速要求,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不同类型排风罩的控制风速要求,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不同类型排风罩的控制风速要求,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送风口靠近人,排放口靠近污染物,操作人员位于污染物的上风侧;车间卫生条件比周围环境要求高时,应保持室内正压;全面通风时进气气流应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作业场所积聚;进排风口位置安排得当,防止进风气流不经污染地带就直接排出室外,避免气流短路。,五、职业病防护

34、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式中: Q换气量,m3/h; M有害物产生量,mg/h; Ys卫生标准中最高容许浓度,mg/m3; Yo新鲜空气中该种有害物浓度,大约Yo=0。,方法二:有害物散发量无法确定时的风量计算 按经验式计算:Q=nVf (m3/h) n换气次数( 次/h,可查手册); Vf房间体积 m3,全面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 中关于通风换气次数的规定,全面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采用适宜方法,预测或实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不同岗位(工种)的职业病危

35、害因素接触水平,采用风险评估或其他适宜方法评价各岗位(工种)的职业病危害程度。,根据危害程度级别,确定需要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的岗位(工种),并分析与评价与其相关的场所及发生源所对应防护设施存在的问题。,(2)依据职业病危害程度评价,利用工程分析或职业卫生调查方法,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接触以及有害性情况。,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例如欧美国家的风险评估方法,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某拟建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及其危害程度判定,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某拟建水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及其危害程度判定,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某拟建水泥厂拟定设置防尘设施情况,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某拟建水泥厂防尘设施的分析与评价过程,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本项目提及一些防尘、毒措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及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的有关要求,初步设计时应进一步补充、完善除尘设施的设置,最大程度上降低粉尘。,某拟建水泥厂防尘设施的分析与评价结论,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评价,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