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之---教师.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2211248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之---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之---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之---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之---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提高之---教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教师的对策东桥小学 陈天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但在实际操作和解题时,却不尽如人意。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特别是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更是望而却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学数学不做题,如入宝山而空手归。 ”足见解题对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要想改变这样一个现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引下,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要从低年级做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

2、生,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解放出来,教给他们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从而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学习的解题本领和能力。众所周知,所谓的低年段学生就是指低年级的学生,一般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很多时候低年段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低年段的学生不会审题,不懂得审题,也就不能弄清楚题目的意思而盲目的去解题。低年段的数学学习,是需要用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对于普遍存在的理解、分析能力低的问题,是需要教师去关注与解决的。因此只有学生拥有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一、当前低年段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1、数学用语不理解,造成理解题意失误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

3、说,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数学概念难以做到正确的、全面的理解,只能模糊地理解,甚至是不能理解。然而数学概念犹如思维的一面镜子,镜子模糊思维势必混乱 。因此必须弄清概念,明确要求,明白算理才能获得正确的解题途径。如低年段学生在碰到“增加到”和“增加了”就很难做到区分这两个数学概念的含义,从而就会造成理解题意的失误。2、理解题意不全面,忽视隐含条件由于低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性比较差,思考问题比较单一,理解题意就难以做到全面性,然而在数学有些问题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给出条件,但却隐含在问题中,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就极易造成失误。3、缺乏生活经验造成难以理解题意 作为低年段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十分有

4、限的,同样也会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某社区一栋房子有 9 单元,每单元有 6 层,每层住 2 户,求这一栋房子能住多少户。作为农村学生在解答该题时就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很难理解,自然也就影响了他们的理解题意的能力;而作为城市学生解答该题时就比较简单了,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拥有这些生活经验。4、影响低年段学生数学分析理解能力的因素-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担当好这一角色,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审题能力。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在完成这一角色时,在分析题意这一环节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态度

5、因重视程度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对分析能力的培养上所下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在思想上重视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时时做个有心人。曾不止一次听到一些高年级教师抱怨:怎么都到了高年级了,学生好像越来越不会看题了,怎么学的?其实这里应把“怎么学的”改为“怎么教的”更恰当,也许这位教师抱怨的现象只出现在一部分学生的身上,但确实也反应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训练不够,以致一些学生到了高年级“积劳成疾” ,审题能力跟不上学习内容的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增加了师生教学上的难度,阻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2)方法有句话叫“事半功倍” ,同样,在理解题意能力培养上,即使两个教师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但有时

6、学生反应出的情况也有差异,这往往是教师训练方法的不同引起的。曾有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二年级上册练习三 第 1 题(数数下面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时,做出了不同的处理。一位教师这样处理:她一字一句地读了题,末了还不放心,指着书上作样子的图形问学生:这是个几边形?得到正确回答后还不忘提示这么一句:不要忘了要归到六边形里哦。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题,其余学生认真听,听读得对不对,然后学生动手完成书上练习,完成后请一位学生汇报答案,并特意要求学生说说六边形为什么是 2 个而不是 1 个。虽然仅仅是一些细节上的差别,但明显后一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不但重视了学生理

7、解题意习惯的培养,而且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反思的机会。(3)能力能力与大脑的机能有关,它主要侧重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即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等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反映出每个教师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对教材的组织呈现能力、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的决策能力、教学机智等,这些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审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就拿教师的语言来说,一个语言上富有感染力、逻辑性,能及时准确抓住关键、适时提问点拨的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进入预设情境中

8、,去感受、体验、领悟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正确理解题意,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提高低年段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对策1、指导学生读题的方法有些学生不读题,其实是因为他不会读题。很多学生常常用眼睛一扫题目,或者大致一读,通常漏掉好几个字,甚至是一些关键字,就急着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些题目平时经常在做,都差不多的,殊不知差别可能就在这漏掉的关键的几个字。因此,我们先要教给学生读题的方法。读题切不可急躁。由于是低段学生,因此每次读题前我都要求学生用手或笔指着要读的题目,手指一个字,嘴巴跟着读一个。此外,还要注意读题的语速。一般语速稍微慢一点较好,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既不添字也不漏字,对于较难

9、的题目,要找出几个关键词一一分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分析题意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学会了读题的方法,就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课堂上一起解决的题目,每一道我都要求学生读一读,通常采用不同的方式,以激起和保持学生对读题的兴趣。形式可以是齐读,一个学生读,一小组齐读,同桌互相读等等。读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或笔指着每一个字和符号。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习惯,每次读题之前都会不自觉地伸出手做好准备。课堂作业一般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说一遍读题的要求。做的时候,教师不停地巡视,一发现有人草草读题,就要求

10、他重新读。这样坚持下来,学生越来越“勤劳” ,当然,作业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读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不可一蹴而就。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成绩。3、借助图解法,理清思路一般地说小学生的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但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某些手段和方法进行有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思考问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画线段图可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反映在图上,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如(一年级下册教科书 25 页的习题 6):松鼠妈妈

11、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 12 个松果。 ”小松鼠说:“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 5 个。 ”哥哥采了多少个?经过分析可以把已知的数量用线段画出来,剩下的用“?”表示。这样就把文字应用题转化成图形应用题,学生“按图索骥”就能寻找到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图解法,除了画线段图,还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如二年级下册指导丛书 25 面的跳一跳: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 8 辆,共有 19 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通过分析要求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就要知道它们各自的轮子共有几个?而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按照常规思路求解很困难。如果用 当车身,用当轮子,先画 8

12、个小,在每个下面画 2 个轮子,这样一共画了 16 个轮子。比题目中的 19 个少3 个。再把 3 个轮子一个一个(三轮车有 3 个轮子)地补上去,从图中可以看出自行车有 5 辆,三轮车有 3 辆。4、注重推敲,感悟数量关系数学是由一些术语、一些数量、一些文字、一些图形及数量关系组成的,它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特殊关系。在小学阶段,文字题是典型的数学应用。因此,学生在解答文字题时一定要仔细推敲一些关键词语,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语的感悟找出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这里的推敲,是指学生通过读题、思考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重述出来,这种“述”体现了学生的理性思考。当然, “述”既可以用文字形式再述,也可以通过

13、用图表式子、线段图等方式再述。当学生能把题意表述清楚了,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自然而然清楚了。5、加强比较,理解数学术语数学术语是反映数学关系的专业用语,具有很强的学科性,比较枯燥,学生既难理解,又容易混淆。因此,在数学教学进行到某一阶段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采取分组的方式集中展示一些意义相近或相反的数学术语,让学生通过比较、反思,达到对比分化、沟通辩析的目的,从而较好地理解这些容易混淆的数学术语,为今后的顺利解题做好准备。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似的专业数学术语很多,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术语加以整理,通过比较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些术语。6、立足生活,拓展延伸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

14、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学数学、做数学。因此他们会快乐地学着,如果老师再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数学是发展的数学,学生的学习也应是发展的学习,而我们作为低段学生教学者不应该培养一些为解题而解题的学生,画圈内就站圈里的学习方式,更应关注寻找低年段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促使他们学会辨析与判断,养成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从而轻轻松松地学好数学,久而久之,还会养成习惯,终身受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