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呼吸道感染病毒.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21361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呼吸道感染病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微呼吸道感染病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微呼吸道感染病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微呼吸道感染病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微呼吸道感染病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5章 呼吸道病毒,呼吸道感染病毒,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 据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呼吸道病毒的分类,呼吸道病毒包括: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冠状病毒,正粘病毒(Orthomyxoviridae )* 对人或某些动物细胞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 有包膜,具有分节段RNA基因组的一类病毒。,* 只有流行性感冒病毒一个种,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第一节 正黏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正黏病毒科(Or

2、thomyxovirus)19181919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于流感,1918 flu Emergency Hospital,This was an emergency hospital set up at Camp Funston, Kansas, during the 1918 influenza epidemic,1997年月,美国病理学家约翰哈里宾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的冷冻尸体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流感病毒。经过实验,证实这种病毒正是那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典型病毒。,流感和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流感的危险之处: 严重的并发症 高死亡

3、率 强烈的传染性,常 见 症 状,发热 (up to 40)、畏寒 全身中毒症状: 头痛 肌肉酸痛 乏力 厌食局部症状: 咽痛 咳嗽 鼻塞,一、生物学性状,1. 形态与结构,球形或者椭圆形,80120nm,有包膜新分离病毒部分呈丝状* 包膜上有放射状突起糖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基因型:-ssRNA,分节段* 甲、乙型8个节段* 丙型7个节段,流感病毒的结构,核衣壳,(-)ssRNA:7-8个节段,核蛋白(NP):型特异性,RNA多聚酶(PA、PB1、PB2),基质蛋白(M蛋白):保护核心, 维持外形,型特异性,包膜

4、,脂质双层 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内 外,核糖核蛋白(RNP),分亚型依据,流感病毒的结构,核衣壳 病毒分节段的RNA, RNA多聚酶, 核蛋白(NP) 螺旋对称。基质蛋白(M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具有型特异性。 外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1,2,4,3,5,6,7,8,PB2,PB1,R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 SSRNA,PA,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P),流感病毒的核衣壳,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血凝素 (HA,hemagglutinin): 由三条糖蛋白肽链连接的三聚体 A:吸附宿主细胞:能与宿主细

5、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病 毒感染的关键 B:凝聚红细胞:能与鸡、豚鼠等多种动物RBC表面受体 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 血凝、血凝抑制 C:有免疫原性,抗体有中和作用,是主要 的保护性抗体 D: 分亚型的依据 E:易变异:形成流感大流行,hemagglutination,神经氨酸酶(NA, neuraminidase)四聚体,具有酶活性,1.与成熟病毒的释放有关: 酶解宿主细胞膜上的N-乙酰神经氨酸 (唾液酸),破坏病毒受体。2.促进病毒扩散:3.具抗原性: NA机体抗体: 无中和活性4. 易变异,引起流感大流行5. 分亚型的依据,2.流感病毒的分型,HA、NA NP和M蛋白 甲亚型 流感病毒三型 乙

6、丙禽流感病毒:H1H16、N1N9 人流感病毒:H1H3、 N1N2 20032004 禽流感大流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 感染人 死亡命名:型别/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A/HongKong/1/68(H3N2)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亚型内变异。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 因HA或NA的基因组重排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甲型最易HA和NA的变异,3.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3.

7、1 培养特性,鸡胚,初次分离,羊膜腔,传代,尿囊腔,用血凝证实增殖(定性)用血凝抑制(定型),细胞培养,猴肾、狗肾细胞,无CPE,血凝证实,3.2抵抗力,1、弱、不耐热、56 30min杀灭 (-70长期保存)2、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 乳酸敏感3、-70可长期保存,致病性,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受染动物,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局部细胞变性坏死,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传播途径-病毒飞沫,呼吸道传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头痛、发热、乏力等继发细菌感染,可死亡,流感的并发症: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老人、慢性病患者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

8、,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HA116NA19,H1H3N1N2,SA2-6Gal类唾液酸受体,SA2-3Gal类唾液酸受体,免疫性,对同型病毒有1-2年免疫力,免疫物质为sIgA及抗HA中和抗体(IgG 、IgM),标本类型:咽嗽液、鼻咽拭检测方法: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核酸测定:PCR,微生物学检查,流感的防治,一般预防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 亚单位疫苗(血凝素)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胺、板兰根、大青叶 对症治疗 预防继发性感染,第二节 副粘病毒,与正粘病毒一样,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的单负链RNA病毒,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病毒体积大(120

9、250nm)-ssRNA,不分节段,抗原性稳定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蛋白具HA与NA活性副流感病毒 与病毒吸附有关HA蛋白具HA活性、无NA活性 麻疹病毒 无HA与NA活性呼吸道合胞病毒 与多核巨细胞形成有关: F蛋白: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病毒胞膜融合包括: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尼派病毒、人偏肺病毒等,一.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麻 疹(measles),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人是唯一自然储存宿主临床表现:高热、皮疹、口腔粘膜斑、呼吸道卡他发病率100,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

10、,发病率下降,生物学性状,形态:为球形,120-250nm核酸类型: -ssRNA,不分节段包膜刺突HA蛋白:HA活性,无NA活性 F蛋白:溶血,形成多核巨细胞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单一稳定,但存在基因漂移受染细胞内产生: 多核巨细胞、嗜酸性包涵体(核、浆内),麻疹病毒的传播,传染源急性期患者 出疹前6天和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传播途径飞沫或玩具传播,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呼吸道上皮周围淋巴结内增殖,入血(第一次 病毒血症),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发热、畏光、流涕、咳嗽皮肤、粘膜:皮疹、koplik氏斑中枢神经系统:迟发感染SSPE,病人,飞沫,玩具、用具,

11、靶细胞CD46(除RBC外),(CD46为病毒受体),所致疾病麻疹,潜伏期:9-12天 前驱期:体温略高、卡它症状(鼻、眼),3-5天发疹期:体温突然升高,口颊Koplik,随后全身红色丘疹,从耳后开始,23天遍及全身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症状消失(全程10-14天)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缺陷病毒,柯氏斑,麻疹的并发症,细菌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肺结核免疫缺陷患者:麻疹巨细胞肺炎死亡率高神经系统:脑脊髓炎:1/1000麻疹患者,有后遗症发病机制:型超敏反应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M基因变异的缺陷麻疹病毒,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12、感染麻疹病毒(儿童期) 麻疹病毒潜伏 脑组织中 亚急性发作 发病初期: 学习下降,性格异常 数周或数月:出现智力障碍, 运动不协调 痴呆 去大脑强直 死亡,潜伏期为217年,麻疹感染(包括减毒活疫苗)能导致暂时性免疫抑制(主要是细胞免疫)病后免疫力牢固抗HA、抗F抗体-中和抗体细胞免疫-麻疹患者恢复主要因素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免疫性,麻疹的防治,一、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1年后及7岁时再次免疫 MMR三联疫苗: 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二、人工被动免疫 紧急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三、治疗控制高热,保持室内湿度,及时补液注意饮食营养注意并发症

13、,二.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球形,刺突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F蛋白细胞融合(多核巨细胞)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自然储存宿主致病性传染源: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飞沫、间接接触,所致疾病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7-25D 前驱期:发热、食欲减退及软弱无力发病期:腮腺肿大,疼痛并发症:青春期后可并发睾丸炎,男性不育症最主要原因 卵巢炎 无菌性脑炎 获得性耳聋免疫力牢固,致病机制,病毒,呼吸道上皮细胞、局部淋巴组织中增殖,入血,病毒血症,唾液腺炎症,睾丸、卵巢、胰腺、脑组织炎症,防治: 1.防:及时隔离;人工主动免疫:MMR(麻疹-流行性腮 腺炎-风疹病毒三联疫苗),2

14、.治:对症 头痛和腮腺胀痛可应用镇痛药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第三节 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普通冠状病毒 229E、 OC43 普通感冒SARS冠状病毒 SARS-CoVSARS,一、冠状病毒球形,ssRNA,不分节段, 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刺突放射排列呈冠状(日冕状),包膜上有刺突糖蛋白(S)及包膜蛋白(E)抵抗力弱,对理化因素敏感原代细胞培养连续传代后有CPE(人胚肾或肺)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成人腹泻或胃肠炎,S A R S-冠 状 病 毒,基因组,(+)ssRNA Virus,球形,有包膜,日冕状包膜刺突,二.SARS冠状病毒,S A R S-冠 状

15、病 毒,培 养 特 性,Vero 细胞和FRhk-4细胞,Uninfected Cells,Infected Cells,S A R S-冠 状 病 毒,抵 抗 力,符合一般病毒的特性1.56 30min 可杀灭2.对脂溶剂和射线敏感3.对一般消毒剂、酸敏感:丙酮、10甲醛、 10次氯酸钠、75乙醇等,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SARS患者传播途径:飞沫,粪口途径 密切接触(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病毒侵犯的部位: 呼吸系统是SARS入侵的门户和靶器官,所致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也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潜伏期:2-10天发

16、病期:初期:发热、头痛、肌肉痛、呼吸道感染症状、X片肺部阴影极期: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渗出、多器官衰竭、死亡、死亡率10%左右(有基础病40-50%)恢复期:抗体产生,症状减轻、消失,免疫力抗体中和作用:抗S蛋白细胞免疫:CTL同时有免疫病理损伤,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病毒分离与鉴定(BSL-3实验室)、核酸、血清学检查(测抗体)防治严格隔离病人监测疫情尚无特异性的疫苗目前暂无特效药治疗,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为风疹的病原体球形,20面体对称,单正链RNA,有包膜只有1个血清型人是唯一的自然宿主,1. 风疹病毒,致病性,水平感染呼吸道传播,儿童易感,多隐性感染,局部增殖后入血 表现低热、耳后

17、、枕下淋巴结肿大,全身麻疹样出疹,病情轻,无并发症,免疫力牢固垂直感染孕期20周内的先天感染流产、死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先心病白内障 三大主症耳聋,风疹患儿的皮疹,风疹患者耳后淋巴结肿大,预防与免疫,* 自然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母亲抗体可保护胎儿对孕妇感染风疹病毒进行早期诊断*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育龄妇女及学龄儿童* 三联疫苗(MMR),二.腺病毒,一、生物学性状球形无包膜DNA病毒,20面体252壳粒,有纤突及顶球型别多:分AG 7组,42个血清型细胞培养出现明显CPE,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泌尿道所致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一种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疾病不同

18、血清型可引起同一种疾病,呼吸道(3、7、11、14、21型)婴幼儿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3和7型-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3、7、14型咽结膜热眼部(8、19、31型)流行性角膜炎(游泳、浴池)胃肠道(40、41型)儿童病毒性胃肠炎病后对同型免疫力持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预防:型别多,疫苗使用受阻。,所致疾病,呼吸道病毒小结,为有包膜病毒,有刺突,(除腺病毒、鼻病毒)-SSRNA (除风疹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为正链,腺病毒为双链DNA)往往伴有并发症疫苗预防有效:MMR三联疫苗,问题,流感病毒有哪些型别?分型和分亚型的依据是什么?甲型流感病毒为什么易引起世界性大流性?麻疹病毒引起什么疾病?如何预防?简述风疹病毒与优生优育的关系普通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有何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