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23020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明确几个概念:病原微生物:能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中毒性微生物:由于食入病原微生物或毒素而使动物发病。非病原微生物:不能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一)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 1、致病性 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传染过程的能力。 2、毒力 一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菌株,它们的致病能力大小是有差异的,这种菌株或毒株的致病力称为毒力毒力是各个菌株或毒株的群体特征。(有强毒和弱毒、无毒之分),(二)毒力大小的测定,a.(一)最小致死量(MLD)

2、 能使特定的试验动物于感染后,在一定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微生物量和毒素量。b.(二)半数致死量(LD50) 在一定时限内能使半数动物于感染后发生死亡所用之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最小感染量(MID)半数感染量(ID50)(多用实验动物进行),二、 细菌的致病作用,致病作用来自两方面致病性:种属特性毒力: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一)侵袭力,(一)侵袭力 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对机体无直接毒害作用。 侵袭力由病原菌的毒性酶和荚膜构成。 1细菌的酶 2荚膜,(二)毒素,1、外毒素 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产生外毒素的细菌

3、种类: 某些G+菌如破伤风、白喉、肉毒、魏氏梭菌等及少数G-菌如志贺氏痢疾杆菌、的N毒,霍乱弧菌的肠毒素等。,外毒素特点:,毒性强,小剂量即可致死易感机体。 对易感动物组织细胞有高度的特异性,常常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组织上或器官,引起特殊的病变。 外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一切破坏蛋白质的因素都有可能使之变性凝固,不耐热60-7020min即被破坏或减弱。溶于水, 具有抗原性。 外毒素经0.2-0.5%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仍然保留其抗原性制成类毒素。,2、内毒素,概念: 存在于某些G-菌细胞壁的最外层,是菌体的结构组成部分,在生活状态时不释放出来,只有当菌细胞自溶、死亡或用人工的方法(如反复冻融、

4、加热、长时间碾磨、超声波等),使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故称内毒素。,内毒素的特点:,毒性低。 无特异性致病作用对组织器官无选择性。内毒素为类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主要成分是脂多糖(简称LPS),故为易被蛋白酶破坏。性质稳定,耐热性强,不被1001h所破坏。 抗原性弱。 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不能制成类毒素。,外毒素与内毒素性质的主要区别,三、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染对畜主细胞的直接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的破坏包涵体的形成细胞凋亡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附(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第二节 病原菌引起传染的必要件,1、病原菌的毒力与数量2

5、、易感动物 3、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呼吸道传染 消化道传染 皮肤粘膜创伤传染接触传染 节肢动物传染4、环境条件,第三节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一、感染的来源 内源性 外源性二、感染的结局一是机体免疫力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使传染告终,机体获得痊愈,并遗留有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的免疫力。二是病原菌战胜机体的免疫力,毒害机体,以至造成长期病症,甚至死亡。三、感染的类型,1、显性传染,概念:又叫临床感染或传染病,指侵入机体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而机体的免疫力薄弱时,则病原菌在机体内生长繁,产生毒素,以致使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生理功能紊乱,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称明显传染。类型:局部传染 全身性传染,

6、局部传染: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局部病理损害的过程。原因为,病原菌毒力不强数量不多,机体的免疫力较强而将其限制于局部。全身传染: 指侵入机体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机体免疫力薄弱时,病原菌向周围扩散和蔓延,至适宜病原菌生长的器官,引起全身性传染,并出现全身临床症状者,称全身传染。,病原菌在全身性传染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种病理表现,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并不在血液中繁殖,只能短暂经过,但也能传至机体的其它部位。如伤寒病初期。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血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的病理损害,引起显著的临床症状。,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

7、的毒素侵入血流和淋巴液,运至敏感的组织或器官,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而细菌不进入血流,如破伤风。脓毒血症:于感染化脓菌发生败血症的同时,化脓菌经血液循环到达其它脏器或组织,引起化脓性全身病变的传染,2、隐性感染,当入侵机体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时,病原菌被迅速消灭或部分在机体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轻度病理损害,但机体生理功能无破坏,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的意义:,通过隐性感染,机体仍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在防止同种病原菌感染上有重要意义。 机体可随时向环境排出病原菌。故隐性传染在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带菌状态,在隐性感染或传染痊愈后,病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者处于带菌状态的机体称带菌者。带菌者是体内带有病原,但无临床症状。这种机体不断排出病原菌,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常成为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分为:健康带菌 恢复期带菌者,第四节 病原菌的排出途径,在局部传染时,因病灶破潰随分泌物和脓汁排出病原菌。在全身性传染时,发病动物机体的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如鼻漏、眼漏、尿液、粪便、乳汁等)都能排出大量病原菌,是极其危险的传染源,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以避免传染病的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