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尊敬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来展开说课。一、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蕴含数学学习中常用的转化思想,对后面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多边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公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
2、如何构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里显得非常重要。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能力;培养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结构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突破方法:大胆猜测推理判断动手操作-概括结论。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交流,主动探索,通过大胆猜测,推理判断,动手实验、概括结论,数方格验证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另外,我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演示等方法,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改变了教材已有的编排,采用了学生通过以下五个活动探索环节来构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1.大胆猜想,展示自己观点。2.推理
4、判断,展示学生真实的思维。3.动手操作,推导面积公式。4.概括结论,构建计算方法。5.数方格验证结论。五、教学准备:挂图。平行四边形,易拉的平行四边形框架,三角尺,剪刀等。六、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猜测、验证、讨论、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基础上,我将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情景展示。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复习平行四边形知识,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平行四边形上找出一组底和高,量量底边、高
5、、邻边的长度标在图上。充分的复习铺垫,为新知识的过度架桥铺路。2.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的空间就是一个图形的世界。(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重要环节。我将做重点阐述。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1.大胆猜测。我没采用教材的编排:直观的数方格和学习材料的暗示,让学生产生割补转化的意识。而是直接向学生呈现问题:展开你的想象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并以此作为展开教学的依据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开展下面的探索活动。2.推理判断。我采用了“先证伪,再证真”的
6、过程。(5+7)2 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大部分学生能够判断出这样算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而不是面积。那么 75 也就是底边乘邻边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平行四边形一拉变成长方形,认为 57 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演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观察发现拉成的长方形面积变大了,75 是拉成的长方形面积,而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接着追问:你从哪里看到面积变了,请你上来画一画,指一指。第二种猜想也被排除了。那 74 也就是底乘高可以吗?为什么?这时学生看出了把右边的三角形剪下来补在左边,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底乘高对了。为了突破难点,这时我设计了一个疑问:刚才把
7、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底乘邻边算出的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现在也是变成长方形,底乘高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什么就对了呢?至此错误得以澄清,正确算法得以掌握,割补转化意识已形成。下面把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成长方形已顺理成章了。3.动手实践。由于前面推理过程,这一环节我完全放手于学生。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了突破第二个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三个思考引导:(1)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大了吗?(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接着学
8、生汇报,形成板书。汇报时,为了使学生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应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了图形的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空间观念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4.数方格验证结论。我尊重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经历数方格的方法体验凑数的过程。在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我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方格直观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底高。整个知识的构建过程,学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道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获得的。(三)应用实践,及时巩固实践是认识的
9、源泉,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了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新知,我设计 3 个层次练习:基本练习,即公式的应用,意在巩固所学知识;变式练习,已知面积和底(或高)求高(或底),使学生运用公式的能力达到灵活程度;拓展练习,即综合性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上练习中,一部分来自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在探究基本完成学生谈收获时,不仅要总结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正确计算方法,而且更要小结出用剪、移、拼方法将新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的这种转化思想方法在以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这样做不仅突出了转化数学思想这个重点,而且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儿童认知的心理规律,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不断感受、体验、探索、交流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在质疑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学习的快乐与高效。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内容一目了然,我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来呈现我的板书。(指黑板)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妥处,请各位评委老师评点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