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docx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23738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幼儿园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幼儿园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幼儿园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幼儿园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园课程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对课程概念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分成几类?(四类)1) 课程即知识;认为课程是按照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依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等编排的数与学的内容,简言之,课程就是数学科目或教学科目的总和。2) 课程即计划;课程是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是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目标。3) 课程即活动;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科目,还包括学校活动及其进程和安排。4) 课程即经验;认为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和体验。1. 根据不同的标准,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关于课程分类的划分方式有几种?1) 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德语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与劳动技术

2、教育课程)2) 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3) 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认知性课程,情意性课程)4) 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5) 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2. 在多轮课程改革的推力下,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 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经验。第二, 从强调达成目的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第三, 从只关注分科课程转向开始关注课程的综合化。第四,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

3、程与隐性课程并重。3. 显性课程是指那些在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的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心理文化等4. 幼儿园课程的内涵是什么?1)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通过活动来获得经验的过程。2) 经验是指有益的经验。3) 经验获得的主要途径是活动或做事。4)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要根据各地各园的实际情况。5) 幼儿园课程强调整体结构。5. 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和各种活动的总和(概念)6. 幼儿园课程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4、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目标是指幼儿园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及评价课程的主要依据。课程内容是指可以达成课程目标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是帮助幼儿获得经验、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课程的评价既要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同时也要监控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及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7. 课程理念与课程四要素的关系。1) 课程理念不是幼儿园课程的独立要素,但它却弥散地、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课程各要素的状况。2) 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起点,幼儿园课程编制应是在正确的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

5、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四要素开发和构建的过程。3)8. 课程理念对课程要素的影响。1) 课程理念隐含在课程文本的各方面中。课程理念一旦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综合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理,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2)9. 幼儿园课程的特质。1) 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2) 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3) 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4) 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10. 怎样理解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1) 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2) 在幼儿园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

6、目标的融合。11. 怎么理解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1) 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幼儿周围的现实生活。2) 现实生活是多层次、复杂的,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3) 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12. 怎样理解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1) 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知识体系中的某一部分。生活中往往蕴藏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和可能。2) 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

7、机的发展整体。3) 幼儿园课程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13. 怎么理解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1)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2) 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3)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4) 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1. 幼儿园课程理念就是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

8、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 (课程理念的定义)2.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1) 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怎么理解)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幼儿生理、心理、道德、社会性的发展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构成一个整体。 生理发展是整体发展的基础。 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依赖于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会伤害幼儿整体的发展。2) 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怎么理解构建) 不是让幼儿教育变成生活训练,也不是将幼儿教育等同于日常生活,而是承认、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和需要,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能让他的生命得到成长的现实的、感性的、

9、能彰显主体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要求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要求我们将知识、技能及品德还原为经验。 要求我们关注幼儿感兴趣的生活3) 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 (怎么理解凸显以) 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课程实施要凸显活动性特征。 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性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实施要凸显体验性特征。4) 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 (怎么理解实施以) 课程评价应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 课程评价应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 课程评价应有利于促进幼儿园课程发展。3. 幼儿学习的特点?1) 做中学。 2)玩中学 3)生活中学4.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是幼儿

10、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概念)5. 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1) 从幼儿、社会、学科三个来源中确定暂时目标。2) 经过教育哲学与学习心理学筛选,最终确定目标。3) 图 P406. 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三个来源。1) 对幼儿的研究 2)对社会的研究 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7. 筛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个依据。1) 教育哲学 2)学习心理学8.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1) 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在我国, 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保育教育目标,也就相当于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把总目标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形成了课程领域目标。 (定义)2) 年龄阶段目标。这一层次的目标是

11、小、中、大三个年龄班一年的目标,即中期目标或中观目标。这三个一年目标之间衔接性强,分阶段实现。 (定义)3) 单元目标,是年龄阶段目标的再细化,这个“单元” ,既可是主题活动的“单元” ,也可是时间“单元” 。当它作为时间单元时,这层目标也就相当于“月计划” “周计划”的目标了。 (定义)4) 教育活动目标即某一教育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定义)9.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构建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的两种结构)1) 是以内容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2) 是以身心发展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10. 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1) 整体性原则。 从幼儿发展的全面性来讲,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12、、艺术各领域的发展。 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结构性来讲,在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 连续性原则 小、中、大班的目标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 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3) 可行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本国、本地、本园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不可树立高不可攀的目标,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遵循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课程目标应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4) 时代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社会与时代变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目标的表述中充分反映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质要求。11.

13、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类型。1) 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用来表明学习课程之后儿童所发生的诸多行为变化,因而其特点就是具体、精确与可操作。 (定义)2) 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指明儿童将在其中工作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及将要完成的任务,但不指定儿童将从这些情境、问题或任务中学到什么。 (定义)12. 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角度1) 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2) 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 (主要表述) 。13. 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注意事项。1) 目标的层次越高,表述越笼统。2) 对

14、于单元目标,一般要求:1.与上层目标的关系要密切。2.目标的涵盖面要广,应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艺术各领域的目标,也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3.单元目标虽要兼顾全面,但可有重点。4.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重复。3) 对于具体教育活动目标来说,一般要求:1.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不必面面俱到。14.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础知识、基本情感态度和基本行为方式。 (定义)(一) 课程内容的范围1) 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 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情感态度的内容。3)

15、有助于幼儿获得基本行为方式的内容。(二) 课程内容的类型。按学科结构分类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学科与心理相结合的方式)按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围绕关键经验的活动)划分15.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 目的性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生活化原则 4)兴趣化原则16. 贯彻目的性原则在选择课程内容要注意什么?1) 要关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或体智德美目标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到每一领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性。2) 要关注内容与目标的关联性。17. 要警惕在贯彻目的性原则时出现以下三种目标流失的问题。1) 偏重达成智育目

16、标的内容,而忽视达成其他方面目标的内容。2) 偏重达成语言和科学目标的内容,而忽视达成健康、社会和艺术目标的内容。3) 偏重达成认知和动作技能方面目标的内容,而忽视达成情感态度目标的内容。18. 在贯彻适宜性原则时,要注意发现与适宜性原则不相符的现象。1) 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或迎合家长胃口,将外语、电脑、音乐、美术、陶艺、体能等作为独立的学科开设。2) 一些幼儿园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幼儿园阶段学习,出现“小学化”现象。3) 虽然国家在幼儿园课程管理上给幼儿园充分放权,但一些地方政府完全不顾国家政策和各园幼儿的实际情况,强制当地幼儿园使用用一套教材。19. 如何考虑幼儿的兴趣。1) 关注幼

17、儿的兴趣,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选择相关内容。2) 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20. 幼儿园课程内容有效组织的标准1) 连续性:指主要课程经验的直线式重复。 (定义)2) 顺序性:顺序性涉及连续性,但又超越了连续性。 (定义)3) 整合性:指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定义)4) 平衡性: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上述三条课程内容有效组织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平衡性标准,即考虑各领域课程内容的比重。课程内容的平衡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幼儿发展的全面性。 (定义)21.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和方法1)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原则) 逻辑顺序组织指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来

18、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定义) 心理顺序组织指的是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来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定义) 遵循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都可以兼顾两种顺序。2) 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方法) 圆周法是指在不同的年龄班级,课程内容可以重复出现,不过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随着幼儿年龄的不同而做出适当调整。 (定义) 直进法是指将儿童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事物,依照其性质和内容的深浅分布在各个不同年龄的班级里。 (定义) 混合法是指在编制课程时,以上二法均采用。 (定义)22. 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1) 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强调按照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

19、内容。 (定义)2) 经验课程: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强调根据儿童已有经验、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组织课程内容,因而活动课程最关注的就是儿童自身。 (定义)3)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强调围绕社会问题组织活动内容。 (定义)23. 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的选择1) 游戏活动,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定义)2) 日程生活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满足幼儿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活动,包括入园、餐点、盥洗、喝水、睡眠、如厕、离园等环节。 (定义)3) 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起、维持或促进幼儿主动活动

20、的教育过程。4) 环境创设,环境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潜在的,同时又是无处不在的。 (定义)5) 家园合作,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家长也是幼儿的教育者,家园教育的一致性程度会影响幼儿发展的结果。24. 游戏活动的价值1)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交流的机会、想象的机会、操作的机会和表达的机会,这些机会就是幼儿发展的机会。2) 游戏作为幼儿主动自发的活动,对幼儿的精神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25. 日常生活活动的价值1) 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2) 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 渗透性地

21、促进幼儿在语言、社会性、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4) 了解幼儿现实的需要和兴趣,为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奠定基础。26. 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相比的特点1) 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强 2)由教师直接引发 3)内容主要由教师确定27. 教学活动的价值1) 将零散经验系统化,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2) 以弥补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的不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3) 可以解决幼儿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生活质量。28. 集体教学活动的最大优点是目标明确、内容经过精选、计划性强、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明显等。集体教学活动的最大缺点是无法顾及每位幼儿的需要,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其在原

22、有水平上发展。29.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是蕴涵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 (定义)30.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1) 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自然课程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环境。 (定义)课程的自然资源不仅为儿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还对其精神成长、人格发展、审美体验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作用) 社会课程资源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及所有社会活动资源。 (定义)课程的社会资源是儿童了解社会生活、习得社会规范、形成个体社会性的物质或精神基础。

23、(作用)2) 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划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可以分为园内课程资源和园外课程资源。 园内课程资源是指幼儿园范围内的人、物以及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和精神文化等。 (定义)园内课程资源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促进儿童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教育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中首选的资源。 (作用) 园外课程资源是指存在于幼儿园之外的家庭、社区及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 (定义)园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园内课程资源的不足,为幼儿园课程提供支持和保障。3)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幼儿园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者

24、来源的资源。 (定义) 条件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的资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实践的途径和组织方式等。 (定义)31. 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开发)1) 开发利用社会资源。 2)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3)开发利用家长资源32. 如何开放利用社会资源幼儿园应把当地社区的文化场所、社会生活等都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幼儿从社区生活中体验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人文价值,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33. 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 幼儿园置身其中的自然环境,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2) 环境资源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因素,会随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25、3)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34. 如何开发利用家长资源1)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2) 在幼儿园课程计划与组织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和人力支撑,仅靠幼儿园单方的力量是不够的,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非常重要。35.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 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的优势课程资源。2) 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3) 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36. 各类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关系1) 总体计划 总体计划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宏观计划,实施时所用时间较长,所以总体的课程计划又可以称为课程计划。 注意事项: 课程的设计应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幼儿愿意去做,

26、愿意去学。 课程实施过程应是幼儿动手做的过程,让幼儿在操作、摆弄、探索、交往、表达、表现等过程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2) 年龄阶段计划 年龄阶段计划就是从幼儿年龄的角度出发,分别制定小、中、大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又可以称之为学年计划。年度计划一般包括情况分析、教育目标、家长工作及拟进行的活动目标及举措。 (定义) 注意事项: 在新学年开始之初制订。 从方向上和整体上把握主要工作,内容不必过于详细。 年度计划的制订须基于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3) 学期计划 学期计划是教师对一个学期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是指导班级一个学期各项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依据。 (定义) 制订学期工作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7、 学期计划一般在学期开学之初幼儿来园之前制订。 学期计划从方向上和整体上把握学期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必过于详细。 学期计划的制订须基于本班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同一年龄段各班级的学期计划可以有所不同,不得要求同一年级各班级的学期教育计划必须相同。4) 单元计划 单元计划是学期计划的再细化。 (定义) 制订单元计划使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详细的单元计划一般应在活动组织之前一周的周四或周五完成。 在活动安排上,要遵循均衡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即每一单元活动应尽量考虑各领域的多样性和全面性,避免内容过于集中;同时要关注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制订单元计划时不仅要考虑教学活动,也要认真安排区域活动、生活活动、

28、环境创设、家长工作等各类活动。 为了避免幼儿的精神疲劳,相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之间应有适当的时间差。5) 具体活动计划 具体活动计划是微观层面的计划,它的操作性很强,是有效组织具体教育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定义) 注意事项: 在撰写具体活动计划时要避免泛谈、空洞。 具体活动计划主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等几个环节。37. 制定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 2)统整性原则 3)衔接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38.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全面性原则?1) 幼儿园课程目标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内容领域和认知。2) 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包含五大领域,每一领域内都应

29、该有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3)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包含一日生活各项活动。39.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计划的统整性原则?1) 四大元素要统整起来2) 五大途径要统整40.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计划的衔接性原则?1) 小、中、大班年龄阶段的课程计划要注意互相衔接。2) 不同层次的课程计划也要注意项目的衔接。41. 如何理解幼儿园课程计划的灵活性原则?要充分考虑本地、本园及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1.幼儿园课程实施是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而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 (定义)2.教师处理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常有三种方式,以下用三个

30、隐喻来形容。1) 隐喻一:课程计划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详见 P71)2) 隐喻二:课程计划是一场球赛的方案(同上)3) 隐喻三:课程计划是一份乐谱(同上)3.这三个隐喻形象地表达了课程实施与课程计划之间的三种关系,反映着三种不同的课程实施观。1)对应隐喻一的是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定义)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本质观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 (价值)2)对应隐喻二的是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幼儿园或班级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定义)相

31、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既看到了课程编制的专业性,认为课程专家是课程的主要生产者,也看到了课程实践情境的复杂性,认为教师具有对课程的改编权。 (价值)3) 对应隐喻三的是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幼儿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定义)这种课程实施观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幼儿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彻底解放出来。 (价值)4.总结课程实施的本质1)总之,课程实施不是将预先设计好的课程计划在实践中落实的过程,而是一项包含改变和创生的过程。2) 课程实施的本质是一个课程

32、的“再设计”过程,是教师富于创造性的劳动。5.教学活动的开展分几个过程1) 引发幼儿学习的动机。2) 鼓励并支持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交往、探究等进行学习。3) 观察幼儿。4)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的类型或任务?) 知识指导 教学活动的价值就是通过将知识系统化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习知识技能、构建关键概念、探索发现规律和巩固新发展。 技能指导 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动作技能、思维技能、观察技能、交往技能、表达表现技能等。 教师对幼儿进行技能指导时,与其进行示范教学,不如对幼儿加以引导、暗示、或请幼儿向同伴学习。 学习品质指导(如何

33、进行学习品质指导?)兴趣指导习惯指导态度指导6.幼儿园游戏活动按进程可分为准备阶段和开展阶段。7.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室要进行的工作有三项:提供游戏资源、观察游戏和即时指导游戏。8.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教师如何提供游戏资源。1)恰当的游戏资源既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的必需条件,又能影响幼儿的游戏品质,间接实现对幼儿的指导。 (总说)2)游戏资源的是提供首先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其次,要提供足够的游戏空间,保障各类游戏场地的大小能够满足幼儿开展游戏的需要;第三,要对游戏空间进行规划,科学布局各游戏区域,借助栅栏、矮柜等进行合理分隔;第四,要做好各游戏区域的背景环境创设,用标记

34、、挂图等背景环境提示、支持幼儿开展游戏;第五,要精心投放游戏材料,保证材料数量充足、类型丰富、具有难度层次。 (五要素)9.游戏中的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对游戏活动而言,观察价值)1)观察能帮助教师更透彻地了解班级内幼儿的真实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已有经验、认识风格、个性差异,获得幼儿活动中最真切、最全面、最生动的信息。 (掌握幼儿信息)3) 观察能够帮助教师找准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进行适宜的指导。 (掌握最佳时机)10.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各种相关行为和表现都可以成为观察的内容1) 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2) 幼儿的玩耍的情况。3) 师幼互动的情况。幼儿的人际交往。幼儿的发展情况。11.记录

35、就是借助某种介质和方法保存观察内容。 (定义)记录观察内容的常见方式有文字记录、绘图记录、图片记录和影像记录。 (方式)记录必须保持客观,如实记述所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语言,不应出现判断,评价,假设等内容。 (要求)12.何为教师的即时指导,有哪几种介入方式。 依据观察,借助一定技巧,对游戏活动中有需要的幼儿马上进行引导称为即时引导。 (定义)1) 平行介入 2)交叉介入 3)垂直介入13.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入园、餐点、盥洗、如厕、睡眠、整理、过渡和离园等环节的活动。 (填)14.日常生活活动实施(开展)原则1) 教养并重原则 教师在对幼儿的生活给予全面细心照顾的同时,要提高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36、(定义)2) 关注差异原则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提出差异性要求。 (定义)3) 轻松温馨原则 首先,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应允许幼儿之间进行自由交流,不要过分约束幼儿的行为,以免使幼儿处于压抑状态。其次,教师应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得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或批评指责。 (定义)4) 相互渗透原则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定义)5) 以非正式指导为主的原则 教师对生活活动的指导要根据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教育

37、契机进行非正式指导。 (定义)15.环境创设的注意事项1) 参与性 2)互动性 3)适宜性 4)挑战性 5)丰富性16.如何理解环境创设的参与性 参与性是指幼儿、教师、家长及相关人员都是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者,都应参与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 (定义)1) 幼儿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环境创设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如可以发展幼儿的规划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力等。2) 应根据幼儿飞年龄和发展水平,尽可能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3) 家长也是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家庭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于丰富幼儿园学习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4) 园长、保育员、保健医生、炊事员、司机等都是幼儿园学习环境的创设者。17.环境创设的互动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